有效策略探究
摘 要:一年级是小学生成长的关键一年,是启蒙的黄金时期,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之下,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就要接受学前或幼儿园的学习,但是幼儿园的学习不接触知识,学习任务轻,只是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学习与培养,跨入小学,学生就要接触小学的知识,学习任务随之加重,学习时间也要加长.当学生跨入一年级,不能迅速实现角色转换,还是停留在学前或者幼儿园的学习状态,那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难提升.由此观之,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帮助学生实现角色的转变是及其重要的.
关键词:班主任;角色转换;小幼衔接;习惯养成;家校共育()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姑开苗族彝族乡胜利小学,贵州毕节553311
况 维
一年级孩子的角色转换就是要让学生从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转换成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老师的教学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乐中要培养一定
的行为习惯.当前,幼儿园的学习要求“去小学化”,在
学前教育阶段不让加重学生负担,不允许教授小学的知识,这是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的.学前阶段,学生的校园生活是轻松愉悦的.但是,当学生快如一年级,我们就要面对语文、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学习,我们不可能再同学前阶段一样,学生的学习节奏变得紧张,学习内容增加,学习难度要求提升,在此情况之下,必须要尽快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均是6~7岁孩子,还是天真烂漫的小孩儿,经过幼儿或学前的学习,对小学的学习也许有足够的好奇心,开始一段时间可能觉得新鲜,但是
新鲜劲一“退潮”,可能内心难再起“波澜”,如果不及时
采取措施,让他们变得“风平浪静”,今后学生的学习与
成长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无论教师“千呼万唤”,可能都是“吹不起半点漪沦”,为了避免如此惨剧发生,及时
帮助学生实现角色的转换才是良方妙药.结合个人执教经验探索,为做好学生角色转换我们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新环境
.
抓好小幼衔接工作,
让学生逐渐适应新生活、小幼衔接即让学生在小学的学习找到点幼儿园的感觉.小学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当学生来到一年级如果没有一些衔接与过度,强制让学生接受小学的新环境、新生活,似乎就是有些“赶鸭子上
架”,无形中增添了孩子们的负担,也许还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厌恶感,突然间讨厌了小学的生活.
在幼儿园中班和大班,老师们都会有意识进行幼小衔接,让孩子们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所涉猎、有所了解,让他们对其产生一定的期待和向往.小幼衔接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学生保留住内心的期待与向往,留住对小学的神圣与高洁.在学生刚走进一年级的前一段时间就是实施小幼衔接的重要时段.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进行主题班会的讨论交流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找到轻松感、愉悦感;可以在每堂课中融入学生喜欢的游戏、音乐、美术等的元素,让学生找回“原
来的味道”;可以减少教学内容,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
任务,让他们建立起“小学不过如此”的良好心里状态. 注重行为习惯养成,
为今后发展奠基六七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在这年龄段的孩子,记忆力强、学习能力强,我们只要严格要求孩子,孩子养成好习惯就能让孩子受益终生.一年级也是孩子进入学习正轨的起点,今后我们要陪伴他 202
锋绘
2019年第4(
下)期
们六年,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在一年级,我们重点要培养好学生两方面的习惯:一是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如何坐、课堂上如何与老师交流、有问题时如何有序表达、如何倾听他人观点、做作业如何书写、写字如何坐及握
笔等等,这些都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必备“秘籍”;二是生
活习惯,教会学生如何打理个人卫生、如何参与班级卫生管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校园内外如何与他人礼貌相处等等.
随话说“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学生良好
习惯能否养成是学生今后成长成与败的重要因素.若能在一年级迅速培养起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今后的
成长便会“如鱼得水”、顺风顺水,反之则不然,因此作
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们得做好学生成长的“领路
人”,尽心竭力将学生引入康庄大道,为学生今后的成3长奠定坚实基础 .
搭建家校共育“
桥梁”,为学生角色成功转变保驾护航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时间最久的两个场所,因
此实现家校互通、家校配合、家校共育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一年级之时,我们刚接触学生和家长,同他们都比较陌生,交流可能会有困难,但是我们要想方设法建立
起同家长沟通的平台,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
.当前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通常,一年级的已进入学校,都会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我们认识家长、同家长交流的重要时刻,同时我们还可以产生班级家长委员会,让他们参与到关心孩子成长的行伍之中来,让他们多留意孩子的健康成长、多分体,Q通Q过、他信享们群帮我等助们是孩可我子以们成实家长现校的信共策息育略共必等享不.、交可除流少了探的家讨交长等流会外,微,载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集众人智慧,为孩子进行“会
诊”,找到有效策略.家校共育对孩子迅速实现角色的转换是及其有效的,在学校老师有新要求,在家庭家长也同学校同步,对孩子有稍高的要求及标准.老师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家长也跟上步伐,垂范在先,加之
一定的陪伴与监督,学生慢慢就能“习惯成自然”,转变
个人角色,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们必须的做一名优秀的领路人,在个关键时期、关键环节上做好本职工作,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苑婷.有备方能无患:浅谈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几点][2]教学科研吴琼,2013,(第3准备[教育期).
J.
20.1小学9,一第1年4级新生入学适应性的心理转换和辅导[]好家长,(期).
J.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