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与开发】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建模及仿真隗寒冰(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I程学院,重庆Ⅻ0口N摘要:选择一种现有成熟车型,设计成为并联混台动力汽车。在整车模拟分析软件cn蜥平台上对其摸鼠好析,在满足原有车i动力性的要求下.H氓合动力汽车动力形、燃油经济性为设计目标对动力系统进行参教Ⅸ配设计关键词:挹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仿真设计立麓际谤日:^中圈分娄号:u斯11混舍动力电动汽车(pm,/lelhbidi誊喧号:1006一w07忸lD8lsl一∞25—03袁I常*丰Ⅲ§粤教噩自女性要事d∞晾”埘e)是新老技术结合的最可行的产物,它同时具有纯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点,既具有纯电动汽车的高教串和低排雠蔬瓣“警“芽l075I555放的性能,还具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行驶里程长和快建补充燃料的性能因此.在制氢拄木I业化实现之前,混音动力电动汽车成为当前解央节能、环保问题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当前,汽车行业开发混合动力汽车采取的普追方案是H某一种原i车为基础,对其动力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进设计的指导思想是U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为±g拄木指标,在满足动力性要求前提T使燃抽&济性最大化,2协0牡0312亲热1鼗8:慧譬专:茅絮警785oi署热Ⅲ;]o%盎2常规车型Ⅱ№*真%^在满尼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使成车最小化'1设计方案奉设计参考丰日hu鼬车型功力布置形式,选择一种现有成熟车Ⅲ,设计成为井联混合动力汽车(P}彳吖),在整车模拟分析软件№平台t对其模拟分析,在满足原有车型动力性的要求下,“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为设计目标对动力系统进行参数g配设计毒3亩已徊]j5-:所选某常规车型的主要劳致见表I参考‘轻型赫台动力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斤击)国家标堆,循环工况琏用nP一"美国城市循环I况,对其进行性能仿真.掰相应的动匿_8菩一匿目I力性盅济性和排放性结皋(袁2)”。’混台动力采用混联式结构,传动效率高,能量损戋较少,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审,埔HEV*自}‰甚*¥i作者筒竹:魄幕球(I即一).男.湖北壹陆^肼师t硬士,主要从事汽车动力掌艘电于控制斟混台动力电动汽车研究2唧布置方案和能量管理策略混合动力汽车不同f纯电动汽车,它要珠电弛电量在循环I况的始末能够宴&基本平衡,月T需要外界对其进行能量补充.电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协调发动机不台理的工况Ⅲ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最佳经济E域,从而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和碱步捧放在车辆制动时.电动机转换为发发动机最大功率只邴与电动机最大功率^触之和至步等于混台最高车速时汽车所需功率只一,表遮式为只∞+P_限≥只-定功率为lOh,最大功率为11h3.2(3)根据“上结论,结合谭研情况.选择某直巍电动机.暂2电机g宅转速k和重高转速虬蚶¨自定电动机的最高转建靳车身的尺寸、重量、内在损耗等都有直接的关辜.对传动系尺寸也有禳大的影响低速电动机扩大恒功辜E系敷口较小,额定转矩高,转子电藏大.电动机尺寸自重量较大,内在损耗也较大高速电动机有著与之帽反的优点,但和低速电动机相比.大口值电动机会增大传动幕的传动比,也会使驱动轴扭矩和齿轮鹰力增大但大口值是车辆起步加速和稳定运行所必需的所以在选择电动机时必须协调考虑电机最高转建、齿轮应力和传动系尺寸目前一般选用中高速电动机(最高转建在6电机回收制动能量培电池充电车设计所采用的能量管理策略与H岫№混台动力汽车娄似在车辆启动或节气门全开加速时,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共同丹担驱动车辆所需的动力;车辆正常行驶时。电动机关用.慢幽发动机I作提供车辆行驶所需动力,若车辆轻载,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可“一部分通过电动机转化为电能蛤蔷电池克电;车辆制动或磕速行驶时,电动机工作f发电机模式,口过功率转换器培蓄电池充电000・15∞O以血).扩大恒功率系数口一般在4-6相应地,电动机额定转速为3动力元件的选择及参数匹配等f儿:%一印(4)本研究选择电动机的最高转速虬一为8咖t/rmn,口各参散匹配的基奉步骤是①发动机功率,@电机各参4.即额定转建‰为2030∥一圈2目圈3分剐为此电动机的扭矩特性和效率散(包括电动机瓿定功率‘、额定转速“、最高转速心一);0电池参数选择(功率厦容量);0传动系的传动比3l盘动机功率舶选择选择发动机的功宰是租关键的一十g节如果发动机功事选择过大,车辆燃油女济性和捧放性能就得不到改善;发动机功率偏小,后备功率兢会小,R不能满足车辆动力性要求在设计常规汽车时,通常从保证汽车璜期帕最高车速来韧步选择发动帆的功率.即B一=去【;舞“。+杀岔“o】(1)式(”中:只叫为发动机最大功宰."为传动系效率;m为为空气阻力幕散;^为汽车迎风面积奉设计并联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由发动机提供车辆平均行驶功率,由电动机提供峰值功率的控制策略.因此其功率值的选择主要应考虑车辆匀建行驶时的功率需求,辅汽车总质量,,为车轮滚动阻力系敷‰为最高车速;“保在《航车速‰下,发动机能I作在最佳&井B式(2)为车连在*下发动机应提供的行驶功卓t=古(焉*+者盎一)率之Ⅻ应该是发动机I作在&济Ⅸ能输出的功率奉设计选定某汽袖发动机,最大功率为"kW32电机●数的盎捧3(:)障了车辆行驶需求的功率蚪,发动机单独驱动车辆句建行驶时迁应有为电池充电的10%左右的功率裕量、1%一2%的胜功率幡量批附件功率(特别是有空谓时)这些功33电蕾●披的■定电弛用来向电动机提供电力功率的.所咀它必须满足电动机工作的要求电携在T同的荷电状态(soc)下对应21电机#定功率‘∞《择电机额定功率%要综合e定的发动机功率来考虑.不同的内阻和雌睦功率.在soc工作B内峰值放电功率*须太于电动机的最大功卓另外,电弛总电量也要满2汽车连续加速和爬坡时电动机做功的需求.即电池在socl主要“捕足混合动力汽车捏合最高车建的要求来碡定,即隗寒冰: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建模及仿真-●—一IIII_27I・o!_!——,—!・!作区内所能提供的电量必须大于电动机持续做的总功.本设计所选镍一氢电池组SOC在充电内阻0.2一O.8kg.图4为蓄电池的内阻模型.电池由一个开路电压和一个内阻串联构成,它反映了蓄电池组电路的参数.在模型中,忽略了充电和放电时引起的电压的变化,并假定电池的开路电压是与SOC和温度有关、与时间无关的函数【6】.n,平均值为0.6n,放电内阻平均值为0.40,总电压的平均值为120V,总能量2.4kW・h,总容量16Ah,总质量3l图4蓄电池等效模型4.2燃油经济性4仿真结果分析通过利用上述仿真模型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仿真计算,可得到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最大爬坡度),以及在SOC最大化控制策略和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下的FII町5实验循环的百公里油耗、发动机、电机在其特性图中的工作点、电池电荷量变化等结果.根据这些结果可以分析混合动力系统机构参数及控制策略设计的合理性.4.I动力性仿真由表4结果可知,对于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不管是采用SOC最大化控制策略还是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其百公里油耗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燃油经济性都有所改善,而在起停频繁的城市循环下尤其明显,如在兀聊5城市循环下,相比原车有28.8%(SOC最大化控制策略)和21.2%(模糊控制策略)的提高.表4唧燃油经济性能仿真结果\\≠型\循环PHVPHV(SOC最大化策略)4.74.4(模糊策略)5.24.7唧虽然动力性稍有降低,但还是满足提出的动力性要求,这说明动力系统各参数匹配对动力性而言比较恰当.对于燃油经济性,如表3所示,汽车空载、半载和满载的仿真结果均有所改善.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c血∞仿真分析,改装后的唧5城市I盯P75高速公路在起停频繁的城市循环下,原车发动机大多以节气门部分开度运转,发动机工作点多分布于最佳经济区以下,而不论是采用SOC最大化控制策略还是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PHV发动机工作点大都处于经济区域;另一方面,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尺寸相比原车有所减小,且工作点优于原车,故较之原车燃油经济性有明显改善.表3眦V性能仿真结果6结论混合动力汽车对比常规车型的优势在(下转第42页)42I■四川兵工学报Matlab模型进行长安某自动变速器轿车的动力性、经Il___ll●lIl_____●l_●IlI_l_l_●●__I__-4.2济性的仿真计算使用上面的Matlab模型进行长安某自动变速器(AT)轿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图3是长安某轿车的满油门加速性能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的对比图.:瓷邑京:曼三三角廿图5工况油耗仿真与试验的对比从以上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动力性、经济性的仿真与试验的曲线是基本吻合的,说明Matlab的液力自动变速器(AT)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模型的仿真计算精度高,能满足仿真的要求.图3满油门加速性能仿真与试验的对比图4是欧洲进行油耗试验的l、fEDC循环工况图.图5是用Manab油耗模型仿真欧洲NEDC工况油耗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图.参:考文献:[1]会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鹎。[2]邓定瀛.自动变速器原理与运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3]喻凡,林逸.汽车系统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图4欧洲麟循环工况(上接第27页)于发动机能更多地工作在经济区域以及能对制动能量回收,因而比常规车型更省油.本研究建立了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各主要机构的仿真模型,并采用仿真方法连接各机构模型构成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整车仿真模型.对仿真结果动力性和经济性能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改装后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确实比常规车型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也说明了动力系统参数选择的正确性.【3]何仁.汽车传动系最优匹配评价指标的探讨[J].汽车工程。1996(1):55.[4]WongKT,YSOverview0fpowerm蚰昭删ino鼬rolsmallhybridelectricvehicles[J].EnersyFG,FrankAConversionandManagtm把nt。2002(43):1953一19醴.[5】HarmonA。J0日lliSS.Thenofapar-allelhybrid-electricpropulsionsystemforserialvehicleusingaunmannedCMACNeuralNetWork[J].Neural参考文献:[1]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加03.[2】彭涛,陈全世.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参教匹配[J】.汽丰工程。20c13:69.Networks,20晒(18):772.[6]lee。H-D。slll.K-S.Fuffiy-logic-ha∞dtorque∞加folmmegyforparallel・typeTransaction011h州delectricvehicle[J].IEEEIndustrialElectnmics,199s(4):625.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建模及仿真
作者:作者单位:
隗寒冰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10979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