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波尔效应及其生理意义

来源:易榕旅网
波尔效应及其生理意义?

答:1904年丹麦科学家Christian Bohr发现pH值或H+浓度和CO2分压的变化对血红蛋白结合氧能力的影响,血液pH值降低或pCO2升高,使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在任意pO2下Hb氧饱和度均降低,氧离曲线右移,反之,pH值升高或pCO2降低,则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在任意pO2下Hb氧饱和度均增加,氧离曲线左移。pH对Hb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生理意义:当血液流经组织,特别是代谢旺盛的组织如肌肉时,这里的pH较低,CO2浓度较高,氧合血红蛋白释放O2,使组织获得更多O2,供其需要,而O2的释放,又促使血红蛋白与H+与CO2结合,以缓解pH降低引起的问题。[H+]↑→促进Hb盐键形成→Hb构型变为T型→Hb与O2亲和力↓→氧离曲线右移→氧离易。 ●肾上腺素、胰岛素对糖代谢的的调节?

答:肾上腺素主要促进肝和肌肉中糖原的分解,可以提高血糖及血中乳酸的含量,与胰岛素在血糖方面的效应是对抗的,当血糖降低时,就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使血糖恢复正常,他还可以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增加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胰岛素主要作用为降低血糖,增加葡糖糖的吸收,促进糖原的合

成和储存,抑制糖原分解而降低血糖;增加脂肪酸的转运,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增加氨基酸的转运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酶的专一性的内容及描述专一性的模型? 答: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类或一种物质称为酶作用的专一性或特异性。 模型:锁钥学说、结构性质互补、三点附着,诱导契合。

●线粒体ATP合酶的工作机制?

答:质子流过时,圆柱(F0-C亚基)和轴(F1- ε γ )将会旋转,引起γ亚基依次与β亚基结合,引发β亚基构象的变化。

●产生ATP和NADPH的代谢途径名称?

答: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氧化呼吸链、光合磷酸化、脂肪酸的氧化途径。

●稳态方法推导米氏方程;快速平衡方法推导竞争性抑制动力学公式 答

k1 k2

稳态:ES形成和分解的速率相等 ES的净生成速率表示如下:

k3 k4

稳态时[ES]不变,即

,代入1式,得:

反应初期,[P]=0,

3式变形为:

2式变为:

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