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越,等:浅淡植物保护在园林设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实用技术 浅谈植物保护在园林设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赵越。朱冠华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210006) [摘 要]近年来,从城市建设到小区建设,园林绿地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园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为 干预下的极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再加之植物搭配不合理,新的虫害病害的传播,传统的打药灭虫等植物保护手段已不 能解决当前问题,必须要采用新的、综合的植保手段运用于园林的设计与管理中。 [关键词]植物保护;病虫害;现状;对策 1 植物保护在园林保护中的现状及问题 1.1 植物品种的频繁交流带来外来病虫害 随着人仃J埘园林绿化的重 ,人们对园林植物的选择面越 来越广,选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植物品种的频繁交流 导致一 些地区小现了新的病虫害,加之防治该种病虫害的经验不足, 使一・些外来病虫害上升为该地 的主要病虫害.超过本地病 害:如光府早火牛、黄斑星天牛。它们的危害范围近些年来在全 同范罔内扩散。根腐病原菌、锈病菌随着草坪植物的种植而逐 渐增多;像美洲斑潜蝇、吹绵蚁、薇甘菊、椰心叶甲等是典型的 外来物种,会对植物造成很大危害: 1.2园林设计和选用树种不合理 些园林绿地在设计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植物保护的 冈素.比如大多园林绿地建设舟城市,一些城市生态环境不佳. 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好;土壤不够疏松,透气性差,土质 低劣, 长空间不足,这些直接助长_『病虫害的发生。比如在大 气污染严重的T业城市普遍发生松树枯萎现象.所以在园林设 计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品种选 择 一.会造成植物群落简单,助长病虫害猖獗。设计园林时不 能单纯追求植物景观效果,要充分考虑到植保的因素。存某些 园林没计叶J,种植物搭配种植小合理,有利于病虫害之间的相 互传染,人为地引发病虫害发生。如选用槐树与苜蓿为邻将为 槐蚜提供转主寄主,危害槐树;松和栎混栽会诱发松一栎锈病。 1.3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 园林植物害虫大致分为取食树术及草坪叶片的食叶害虫, 蛀食树木枝十形成许多坑道的蛀食性害虫,刺吸式[1器刺进植 物的组织内部汲取汁液的刺吸式害虫,为害植物根、地_F茎、种 子等的地下害虫,危害草坪的草坪病害虫。首先,杀虫剂的使用 会危害人的健康,在城市园林中喷}两农药会污染空气、土壤,也 污染了池塘及水源。在 林病虫的实际防治T作中,所使用的 杀虫剂如久效磷的浓度常高达600倍,菊酯类农药的浓度为 400倍,大大高于正常用量。农药残留的产生不仅决定于农药本 身,而且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农药残留已成为安全评价不 可缺少的依据。 由于杀虫剂的经常使用,使得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这相当 于一个不断筛选的过程.剩下的害虫都是有较强抗药性的虫 体,这样经过不断筛选和繁殖,群体的抗约性进一步增强,给防 治工作带来网难。 2 当今情况下应采取的植保措施 2.1 乡土树种应成为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 所谓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当地或通过长期驯化,证明其已 非常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这类植物屉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 性植物,往往对当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具有抗 旱、抗寒、抗热、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卣日地从外地弓j进植物 虽 然景观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弓1人的植物品种往往不适应当地环 境,表现出生长不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弱等问题。有时还会传人 一些检疫性病虫害,在引种地暴发流行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 当前,一些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自日追求外来树种.避而不 H{乡土树种.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2.2建立良好的园林生态系统 2.2.1 复层种植。良好的复层结构植物群落能够最大限度地利 用土地及空间,使植物能够充分利用 照、热量、水势、土肥等 自然资源。不仅如此,构建丰富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有助于生 物多样性的实现,增加园林植物的品种、数量,形成丰富的立面 结构层次;同时复层结构植物群还有利于鸟类、蜘蛛等天敌动 物及其他有益生物的生存繁衍,因此对植物病虫害可以起到很 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 f}勺平衡关系,便于病虫 害的生物控制,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可能 如上层为乔木.中层 为大灌木;下层小灌小或草坪 同时复层结构群落能形成多样 的小生态环境,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柄息和繁衍场所,配 置的群落应可招引各种昆虫、鸟类和小兽类,形成完善的食物 链,以保障生态系统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持续稳定发展。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绿化观赏效果,而且减轻土传病害及杂 草的发生。 2_2-2加强园林植被的多样性建没。加强城市园林植被的多样 性建设,促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对病虫危害的自 控能力。园林绿地的多样性是指园林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既包 括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也包括动物区系的多样性.植物物种的 多样性可为动物提供更多的徙栖场昕和食物资源,使绿色系统 巾的形成较为稳定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群落,使结构更 一】33— 实用技术 趋合理,植物群在这种条件下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长势 好,自身抗性可得到提高。同时,叉使绿色系统中的动物之间形 成多样化的食物链,构成食物链网,使各物种的种群变化能够通 过多渠道加以控制,从而可以推迟葵至避免害虫种群的迅速扩大。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2l卷第0l期(总第237期) 物防治,或称为“以菌治虫”。由于微生物产品已普遍采用工厂 化生产,以菌治虫的方法简便,效果一般较好。昆虫病原微生物 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大类。此外,还包括少 数的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线虫等:如生产上运用最广的芽孢杆 2_2-3合理搭配园林植物 搭配合理化是指既要布局得当、景 观优美,义要科学地利用植物问的相互关系.配置成有利于植 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传播的种植结构,避免人为造成有利 于病虫害发生和传播的环境条件。设计建园时,为了保证景观的 美化效果 往往是许多种植物搭配种植,这样反而有利于病虫害 之间的相互传染,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如果搭配不合 菌属的种类,它能产生毒素,经昆虫 食后通过消化道侵人体 腔而发病。1973年,美国的美洲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问 世,在中国,目前也有2O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已经进入大田试 验和生产示范。经过1~3d,害虫就会大量死 。 3.3其它有益动物的利用 其他有益动物包括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及蜘蛛和捕食螨 理,会诱发或加重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如桃、梅等与梨相距太近, 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等的大量发生:云杉和冷杉混栽后会发生冷 杉球蚜;梨和桧拍互为梨桧柏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若把它 们近距离混栽会利于锈病的发生:黑松和野牛草混栽.因互相争 夺地下水分而使松树生长不良。合理的搭配肩%减轻或限制病虫 的危害。如杨树林里种植臭椿,椿树的臭味能驱避杨树蛀干天 牛;把山茶花和山苍子混植,山苍子可减轻山茶花煤污病的发生。 此外还要注意植物问的他感作用,他感物质是南植物体向 外分泌m并对其邻近植物产生有害或有益影响的某些化学物 质,主要含有丹宁类、醛酮类、醌类、萜烯类等14大类数百种化 合物,如柏树挥发油中含有醚等物质,可以延缓其他植物的呼吸, 使其生长停止:葡萄在卷心菜、萝 旁生长不好。核桃周围的苹 果生长不好:很多植物受石松、云杉、银冷杉的影响而受到毒 害;葱与菜豆、枳树与云杉、栎树与白桦、番茄与黄瓜等都不能 间种, 3推广生物防治 当今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谢的产物来 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已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的目的。其特点在 于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极少,有时对某些害虫可以达到长 期抑制的作用,而且天敌资源丰富,使用成本较低,便于利用, 可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及其它有益生 物,昆虫激素利用等几方面。 3.1 天敌昆虫的利用 天敌昆虫可以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天敌在 生物防治中效果较好且常见的种类有瓢虫,草蛉,食蚜蝇,食虫 虻,蚂蚁,食虫蝽,胡蜂,步甲等。捕食性昆虫医生一般要捕食很 多昆虫。寄生性天敌大多数种类均属膜翅目和双翅目,即寄生 蜂和寄生蝇。在我国目前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最成功的事例是 利用赤眼蜂防治多种鳞翅目的害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 主要途径包括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大量繁殖和饲养释放 天敌昆虫,移植和引进外地天敌昆虫等。 3-2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称为微生 一134一 等。鸟类是多种农林害虫和害鼠的捕食者。啄木鸟和灰喜鹊等 能捕食果树和林木的多种害虫。如利用啄木鸟防治双条杉天牛: 利用灰喜雀防治松毛虫等。两栖类的蟾蜍和蛙类是田间鳞翅目 害虫,象甲,蝼蛄,蛴螬等害虫的捕食者,更是自古以来受到人 们保护。生物防治是根据自然界存在的种问斗争,利用有益生物 来防治有害生物。它能大量消灭害虫,且对人、畜、植物安全。不 伤天敌,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可促 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 3.4以昆虫激素治虫 利用性引诱剂将雄蛾诱来,再采用黏胶、毒饵、杀虫剂将其 杀死,昆虫的激素分外激素和内激素两大类型,其中研究应用最 多的是雌性外激素。某些昆虫的雌性外激素已能人工合成,在害 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琼芳城市园林植保污染与环境保护控制对策_J]云南环境科 学.2004.23(-t ̄-?-J 1):135 137 [2] 杨永青,张新玲,王希宏.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发展趋势初探[J].河南 林业科技.2004.第24卷第4期 [3] 周祖基,扬伟.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工作浅议l_J].四川林业科技,1999, 第20卷第1期 [4] 张利军,梁丽君.城市园林植物害虫调查及无公害防除[J]山西农 业科学.2009,37(2):56-59. [5] 王子华.浅谈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I]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第8卷第3期 [6] 叶剑挺现代农业科技[_I]浙江林业,2009.5 [7] 陈烨.谈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09, 第11期. [8] 屠万林.园林植物保护从设计开始 _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9月. [9]徐公天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及对策LJ].中国森林病 虫.2002年2月,第21卷第1期 作者简介: 赵越(1989一),女,汉族,贵州责阳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在校生。 朱冠华(1989-),男,汉族,江苏宿迁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在 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