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与非门、加法器、减法器、数码比较器实验
实验目的
1. 熟悉TTL与非门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 熟悉TTL与非门外型和管脚引线排列。
3. 握半加器、半减器、全加器、全减器、数码比较器等基本组合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4. 习利用给定的器件设计、调试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块 1台 1台 1只 1台
实验板(含相关芯片、发光二极管等) 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万用表 直流电源
三、 实验原理图:
其它的电路图,如半加器电路图不赘述。
四、 主要芯片及电路真值表:
74LS00逻辑功能表 输入 0 0 1 1
30
输出 0 1 0 1 1 1 1 0
半加器逻辑功能 半减器逻辑功能
输入 输出 Ci 0 0 0 1 输入 A 0 0 1 1 B 0 1 0 1 输出 D 0 1 1 0 Ci 0 1 0 0 A B S 0 0 0 0 1 1 1 1 0 1 1 0
五、 实验内容及步骤:
1.TTL与非门以及数字电路的基础相关知识:首先介绍一下TTL与非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输入端为一个双发射极三极管,而T4/T5作为两个三极管做开关使用。当A和B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时,输入端的三极管就会导通,这样T2截至,于是T3,T4导通,而T5截至,所以输出端(T4/T5公共端)输出电压,而电压的大小由于T5不导通,所以应该等于输入VCC;对于A,B同时为高电平的状况刚好相反,T4不导通、T5导通,所以输出低电平。列出真值表可以发现正好是一个与非门,要注意的是上图只是一个基本原理图,实际集成芯片中还有一些辅助电路。
接下来,虽然74LS00的性能测试不做了,但是还是进行介绍。首先是传输特性的介绍,主要是讲述我们所画的方波都是理想的方波,74LS00的传输特性也是一样,其实在实际电路工作中,与非门电平的转换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由于三极管导通截至的特性,可以知道是如书上图的一个传输特性曲线,由于现在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上升,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测出这条曲线了,所以不再做该实验。 对于扇出系数,在做电子电路系统设计时,只要使用了小规模集成的芯片,就会碰到该问题,对于TTL集成电路现在一般大约是7个同类门。另外我们在看书上150页的74LS00管脚图时,可以看到有一个CT4000,这是CMOS集成工艺的与非门。可以大概记住它们的命民规则。在这里比较一下CMOS与TTL的区别。CMOS电路的最大特点是耗功率小,阻抗很高,但是要注意CMOS电路的引脚在悬空时,是不定态,而TTL电路悬空则为高电平,但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必须接好,而不能悬空。而CMOS的最大缺点就是工作速度低,我们知道在电子电路中对功耗和工作速度都是要求很高的,所以要注意调节,但是一般情况下都尽量只选择一种。一个TTL电路一般可以驱动4个CMOS电路,反之也一样。对于其他所有数字电路的设计,甚至包括单片机等CPU都要注意它的驱动能力。 TTL电路也不是只有一种型号,出74LS00外,还有7400、74L00、74H00、74F00等,可以看到区别在与泄放回路的不同,当然后两者还有其它的一
31
些改进。常用的是74ls00、74f00、74h00,区别主要在于三者的工作速度不同,74ls00最慢,74h00最快,相差有几十个纳秒,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考虑。一般都只选用一种。 与非门的外特性很简单,看真值表就可以了。
2.在这里强调,输入直流电源不要才用右边的双路正负输出的,而是采用左边5V和COM2输出。输出的方波也不要采用最有下角的function输出,而是用TTL输出(固定好为正5V方波)。 强调我们已经进入数字电路的学习,所以不在记录电压的大小,而是记录它们的逻辑值,也就是只有“0”或“1”,一般只要这样记录即可。
在做真值表时,要求像书上一样,按“000”、“001”……“111”的顺序排列,以便于观察。
3.符号介绍: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现在都使用新的符号来表示与
非门、或非门等等,在这里将给予介绍。
4.强调在使用数字集成电路芯片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它的引脚图,所以一定要学会读它们的引脚图,并了解它们的意义,其次对于组合电路,看真值表,时序电路查看状态转换图。在电平控制引脚表示中,画一个小圆圈或者在符号上画一横表示低电平有效,对于时钟信号,则用小圆圈表示下降沿有效,没有表示上升沿有效。
5.该实验基本都是已经学过的实验原理,所以不详细介绍,如果是未学过数字电子的则简单介绍。 主要需要介绍的是半加器是指没有进位信号输入的,全加器是有的。同时模式控制的作用和与或非门的使用也简单说一下。最后对于最后一个设计要求一定需要是高电平有效,因为书上的是低电平有效的,以提起注意。 在实验中,要求电源接入一定要从右下角的实验电路板上接入电源,因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需要用到这个电源。同时输出要用二极管观测,对于波形的就不用了,只要用示波器就可以了。对于按钮因为实验板上的不大好使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上看。 在实验中强调,电源不要忘记接入。这是很常见的错误。
芯片的引脚读法与uA741一样,这里重新说一次,同时,在芯片上有该芯片的名称。至于SN之类的文字主要是标识标准和厂家等、无须注意。
有多余时间则要求设计三人表决电路并调试。
六、
1.
实验结果:
TTL与非门静态逻辑功能测试:Y=A nand B,真值表如上文给出。
2.半加器、半减器、全加器、可控半加/半减器:所得皆为真值表,其中前二者前
全加器逻辑功能
输入 A B Ci-1 32
面已经给出。
输出 S Ci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1 0 0 0 1 0 1 1 1 5. 二进制数码比较器:是一个设计性实验。一般的设计结果可以参看原理书,注意书上是低电平有效的。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