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音乐鉴赏高效线上课堂教
学的探究
1
摘要: 音乐鉴赏课程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 提高其审美能力, 缓解其压力, 培养其艺术情感。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教学中, 音乐鉴赏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欣赏艺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实现方式。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鉴赏教学, 以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 高中; 音乐鉴赏; 课堂教学
音乐教学是一种审美教育。分析作品的主题、内容、流派和风格上的区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环节,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性,评估和判断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学生在音乐作品的熏陶下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培养音乐学习兴趣,提升艺术感受力。
一、高中音乐鉴赏线上课堂的开设意义
第一,让学生感受生活之美。音乐鉴赏是一门让人体验音乐之美的课程,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来源于创作者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蕴含有丰富的情感。真挚的感情和美妙的旋律,能让人在聆听优秀音乐作品时,感受到生活之美。第二,学到相关的音
2
乐知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很多同学在对音乐加深了解的同时,逐渐培养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需要借助想象力,他们需要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景象。这会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高中的学生面临来自高考的压力,音乐鉴赏课程比较简单和轻松。在高压学习之下,学生可以通过音乐鉴赏课程,释放学习压力,增添学习生活的乐趣,从而以更饱满的精神和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1]。 二、高中音乐鉴赏线上课堂实施策略 (一) 让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追星,甚至有些学生追星的劲头十分狂热。学生之所以追星,是因为这些明星身上有能够吸引学生的方面。这是榜样崇拜的力量。教师可以此为鉴,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明星”。这样学生就会听从教师的教诲,以教师为榜样。要想成为学生的榜样,老师必须有一定的才能。音乐教师不一定要在音乐上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必须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全面的掌握,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能力获得提升,例如音乐教师需要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常用乐器。世界上乐器的种类丰富,音乐教师不一定要知道并掌握所有乐器,但应当对此有较宽广的知识面,熟悉一些常用乐器,最好能有几个拿手乐器。音乐教师还需要掌握乐谱理论知识,
3
这也是一项基本职业能力,不需要有太高的造诣,但需要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在音乐教师这里有所学,才能对其心存敬意,听从其指导。除了专业能力外,音乐教师要懂得一些教学技巧,掌握新的教学理念,能够运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安排课程计划,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转变低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2]。 (二)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高中音乐鉴赏课,主要是通过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些有年代感的作品。因为缺乏时代情境,对创作背景不甚了解,学生对这些音乐作品的学习兴趣不高,普遍觉得较难理解。高中音乐鉴赏课实际上是一场听觉盛宴,课堂上赏析的音乐都是经典名作。因此,音乐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音乐鉴赏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明白这些经典音乐作品的传世价值,从而愿意学习甚至喜欢上这些经典音乐作品。爱音乐的人会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它,自然不会觉得音乐鉴赏课无聊。在日常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喜好,将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内容引入课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在课前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趣,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比如在课堂上教学生赏析民歌是非常难以开展的,许多学生觉得枯燥。但在上课之前,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来收集
4
信息,设计教学形式。课堂开始时,老师弹奏了刘欢唱的《好汉歌》。这首歌旋律简单却大气磅礴,歌词十分朴实,非常有记忆点,大多数人都会唱。以这首《好汉歌》为引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播放了民歌《王大娘钉缸》,让学生们讨论这两首歌的相似性。由于学生们对《好汉歌》都比较熟悉,且十分喜爱,所以他们讨论得十分认真。学生分享完讨论后,教师再对这首歌曲进行介绍,学生会听得更加认真,学习得更加深入,对这首歌曲的记忆也就比较深刻。然后教师再问学生有哪些类似的民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丰富课堂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3]。 (三) 以乐器为媒
世界上的音乐丰富多彩,乐器也是多种多样,如贺绿汀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所用到的钢琴,以及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所用到的小提琴。每一种乐器其实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历史,有自己独特的声音魅力,在音乐鉴赏课上多介绍分享乐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乐器为媒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4]。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十八相送”一段,小提琴缓慢演奏时的细腻凄婉表现出了祝英台与梁山伯分手时,那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两人渐离渐远的无可奈何自然流露。结合乐器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
5
发掘出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4]。 三、音乐鉴赏线上课堂实践 (一) 音乐鉴赏线上课堂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线上课堂开课前,主讲教师搜集整理课程参考资料,更新补充和完善课程内容,通过线上平台如学习通、微信群等建立了网络课程班级,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和任务。在直播上课过程中,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签到,严查考勤,确保无特殊情况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线上教学。在讲授“独特的民族风格”时, 播放一些典型的民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其音乐氛围,并了解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看感受。之后, 向学生讲解长调、囊玛等民间歌曲艺术,并对其旋律和节奏的特点进行比较。将学生按照民族歌曲的特点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结合各民族文化和传统分析不同民族的歌曲,然后对各民族音乐的产生、发展进行相应的探析[5]。 (二)音乐鉴赏线上课堂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预先上传的课程资源、预先发布的作业和任务进行了在线讨论。主讲教师针对每一位学生每一项作业进行随机抽查与点评,并与学生们进行互动,让学生及时修改作业中的不足之处并发布在学习通里,对于需协作完成任务,告知学生如何与搭档配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随机提问学生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度,例如线上
6
抽查学生对蒙古族文化与音乐的了解。每年的七八月,草原上会举办壮观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族同胞庆祝丰收的庆典,摔跤比赛是其经典活动。除了摔跤比赛以外,那达慕大会还举办骑马射箭、骑马抓羊等各种比赛和大型歌舞表演。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几乎没有语词,音域高亢,节奏舒缓,曲调悠长,自由而平静,抒情性强。蒙古族舞蹈节奏愉快,动作坚定有力,最有特色的舞蹈动作是摇肩膀,反映出蒙古人朴实、热情而强健的气质[6]。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后,通过对线上直播对蒙古族民歌《呼伦贝尔大草原》进行欣赏分析,在线提问学生这首歌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属于长调歌还是短调歌。按照这样的教学安排依次开展对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歌曲赏析。之后,利用线上教学工具,让同学们比较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歌曲特征。在分析了民族歌曲的特征后在线上举行民歌接力比赛,演唱至少四首民歌,活跃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梁淑君.关于新课程下高中音乐鉴赏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6(12):150- 151.
[2]伍俊蓉.浅谈高中音乐鉴赏高效课堂的打造[J].中学教学参考,2017(6):64.
[3]梁淑君.关于新课程下高中音乐鉴赏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6(12):151- 152.
7
[4]沈震勤.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J].知音励志,2016(15):289.
[5]王露颖.关于高中乐鉴赏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师),2019(3):231.
[6]冯晓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