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满分:130分)
一、积累运用。(1-6小题每小题3分,7小题每空1分)(27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meí yǒu bǐ rén gèng gāo de shān meí yǒu bǐ jiǎo gèng cháng de lù
2.下面文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鸟类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从冰封雪冻的南北两极到地势显要的世界屋脊,从遮天弊日的热带丛林到寸草不生的沙漠腹地,从浩瀚无际的大洋到人口稠密的城市,几乎地球上的每一个角度,都有鸟儿骄健的身影。
答: 应改为 ; 应改为 ; 应改为 。 3、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得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① 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 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 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海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 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的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九年级语文
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7.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9分)
①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样《过零丁洋》)) ⑤让我们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会当凌绝顶, ”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 ,波撼岳阳城”的壮美;同王维使至塞上,感受“大漠孤烟直, ”的雄浑。 (6)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
, 。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8—11题(11分)
原来你离我那样近
安宁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当民工,风餐露宿。每个月领了钱,父亲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
③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那些总能收到父母寄来的包裹或是打来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一股脑儿展示给她;或者听他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羞涩无比。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同在北京,却好像远在天涯。常
共 5 页 第 1 页
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父母什么时候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应该是借了别人的手机。他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及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下“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与她不会有相见的机会,除非回家。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一种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她完成了所有工作打算回到座位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跑去围观,发现穿着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地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周围一群同样衣着的民工,一哄而上,试图反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门卫拉着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的女儿,试图混进去看。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暗了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钉子给钉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⑧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她的泪水终于哗哗流了下来。
⑨从没有想到,父亲离她如此地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有删节)
8. 结合语境,解释文段③中的加点词语。(2分)
模棱两可: 9.第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作用: 分析: 10.从文找出与第⑨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结合文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3分)
九年级语文
句子: 作用: 11.通读文章,谈谈你对“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一句的理解。(3)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2分)
人,要有五识
①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
②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了。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样的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③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名有“见识”的人。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不听也不是,听也不是。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
④有了上面三种“识”,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不过,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⑤“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一个人哪怕学富五车,亦有“见识”,可因为种种原因,却闷声发大财,到了该出手的时候,还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胆识”。
⑥我要强调一点,“胆识”可不仅仅是指大胆,更不是“有勇无谋”。一个无知的人,一个连常识都没完全搞清楚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称他有“胆识”。
⑦最后还要加一个好像同前面几个“识”关联不大的“赏识”。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都有偶遇他人赏识的时候,请问,你是什么感觉?我相信,有时他人的一两句赏识,往往成为你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造就了你的一生。我这里强调的“赏识”,就是你是否懂得赏识他人。
⑧那些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尤其是“胆识”的人,不少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们失去了“赏识”他人的能力。而不会、不能、不愿赏识他人的人,往往
也就开始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样的人能走多远呢?
12.作者认为“人,要有五识”,具体指哪“五识”?(5分)
共 5 页 第 2 页
13.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2)
14.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5.读了这篇文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赏识”的理解。(3分)
三、古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16-20题。(18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节选自周密《观潮》) 16.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17.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4)
(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 ) (3)既而渐近( )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18.下列各组语句中画横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0.填空。(每空1分共6分)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 、 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 的特点,以“素湍”、“回清”、“ ”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 、色 、 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6分) 点绛唇
九年级语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21.“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22.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
2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四、 综合性学习(每小题2分共6分)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24.右图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该图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25.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箱上有两句宣传语,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下句。
上句:回 收 废 旧 电 池
下句:
26.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说:
三、作文(50分)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话题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和启人心智的这里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共 5 页 第 3 页
请以“相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种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是一种美......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呢?
请将题目《最美的 》补充完整后作文。 100 200 300 九年级语文
400 500 600
共 5 页 第 4 页
答案
一积累运用
1.(2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路更长的路。(有一个错别字减1分,书写极不工整减1分)
2.(3分) 显 险;弊 蔽;骄 矫(找出并改对一个错别字得1分) 3.C 4.(3分) D(“刚刚”与“最新”语义重复) 5.(3分)B(正确的标点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6.B
7.①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断肠人在天涯 (2)野芳发而幽香 (4)惶恐滩头说惶恐 ⑤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⑦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⑧一览众山小 气蒸云梦泽 长河落日圆 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二.现代文阅读
(一)8.形容不表示明确的态度,含含糊糊,不愿说明真实的情况。
9.承上启下承上总结了她以为没有机会见到父亲,引出下文她与父亲意外相见一事。
10.呼应句子: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就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
作用:前文写了她听到父亲叫喊自己的名字,后文交代了父亲这样做的原因,这样写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11.“她”因为父亲身份卑微,怕被人耻笑而不愿见父亲,目的是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父亲之所以相隔咫尺而不去看女儿,是不愿意给女儿带来精神上的负担,是源自他对女儿深深的爱。(大意正确即可)
(二)12.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 13.道理论证。
14. 承接上文;补充论证了“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的观点;使论证更充分、更严密、更有力度。
15.理解: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一个人在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胆识的同
九年级语文
时,还必须具备赏识他人的能力,才能走得更远。 事例:围绕“赏识他人才能走得更远”举例即可。 三文言文
(一)16. 至于/夏水襄陵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17. (1)(有时) (2)( 飞奔的马 )(3)(不久) (4)(城墙 ) 18. A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 (2)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20.填空。
水势大、水流急 ; 清澈 ; “悬泉” ; 形 、 声。 (二)21.答案:听、听见、听到(1分) 22.答案: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
23.答案: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2分,每点1分)
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
24.大多数人把废旧电池当垃圾扔掉,只有少数人将其投入专门回收箱(极少数人将其存放在家)。
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答案中每出现图中的现成数字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25.示例:创建文明校园(争当环保卫士、创建绿色校园、建设生态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评分标准:2分,符合主题和对偶要求即可。若形式符合对偶要求,但内容言及其他的环保行为,得1分。类似“共享蓝天碧水”的形式和内容的,也得1分。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完为止。
26.叔叔,小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有责任一起爱护它。你别小看一节废电池,它腐烂后,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可大了,还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评分标准:3分。语言得体,1分;能指出这是大家的责任,1分;能结合链接知识说明废旧电池危害之大,1分。(劝说内容的顺序不影响得分。)
五、27.作文(略)
共 5 页 第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