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定位模型
第一部分:商业地产业态 第二部分:定位模型
第一部分:商业地产业态
划分标准:业态 表1(业态划分)
序号 1 业态 百货 按其经营理念分划分类别 日式百货:实行单品管理,注重成本、普遍将其纳入流通业领域,如日本的伊藤洋华堂、西武百货等 台湾百货:服务先行,普遍将其纳入服务业领域,如台湾的太平洋百货 2 购物中心 (shopping mall) 购物中心:面积不少于20000平米,街区型 大型购物中心:面积大于100000平米,城市按其体量分型 特大型购物中心:面积大于200000平米,都市型 小型超市:面积不大于500平米,社区型 按 其 体 量 分 中型超市:面积大于10000平米,城市型 大型超市:面积大于20000平米,都市型 单层商业街:采取单层建筑结构的商业街,多为特色古典型商业街 按其建筑形式分 多层商业街:采取多层建筑结构的商业 街,如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 销售地型专业市场 按 其 功 能 分 产地型专业市场 集散地型专业市场 郊区型综合市场(批发型、辐射面广、规模大) 按 其 位 置 分 市区型综合市场(社区型) 街区型底商(分散) 按 其 位 置 分 社区型底商(集中) 3 超市 4 商业街 5 专业市场 6 综合市场 7 底商 (社区型商业)
表2(业态需求)
序号 1 业态 百货 运营设施需求 ◆ 中央空调 ◆ 消防系统(中控) ◆ 卖场背景音乐系统(播音) ◆ 自动扶梯、货梯 ◆ POS系统(收银) ◆ 卖场监控系统 ◆ 应急电源(发电机组) ◆ 卖场照明系统 ◆ 卖场监控系统 ◆ 排污排烟(上下水,烟道) ◆ 市场照明系统 ◆ 市场监控系统 ◆ 市场背景音乐系统(播音) ◆ 市场消防系统 面积 (平方米) 5000-30000 特性 经营品牌 特点 2 购物中心 (shopping mall) 20000-200000以上 经营品质 体验式购物 3 超市 500-20000 价格低、品类多、自选购物 商业综合体(体量大、业态丰富) 同一品类、规模化、平价 规模化、平价 独立、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需求 4 综合市场 10000以上 5 专业市场 5000以上 6 商业街 ◆ 公共照明系统 ◆ 街面监控系统 ◆ 形象展示(广告、展示) ◆ 排污排烟(上下水,烟道) ◆ 消防 ◆ 安全防护 30000以上 7 底商 (社区型商业) 20-300 服务型商业
第二部分:定位模型 定位方向 ◆ 策略定位 ◆ 市场定位 ◆ 功能定位
常说的商业定位 功能定位+业态定位
◆ 业态定位
定位思路 1、市场前景 外部因素 天时 2、区域、行业前景
1、市场前景
宏观的指项目所在城市的区位优势、GDP、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商业发展状况(商圈分布、形态、商业相关法规等)、交通状况等。
例如河北廊坊地处北京与天津的之间,被划入“大北京”区域,1990年建市,整个产业结构主要市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人口结构主要以18-35的青年人为主,这种城市适合发展教育培训、儿童行业、餐饮娱乐业种,对百货业态有一定需求,且百货形象定位多以时尚为推广核心,如廊坊明珠百货。
拟建 模型1:产业结构主要以房地产开发,人口年龄层次呈年轻化的城市,小体量独立商业物业项目适合做教育培训、儿童行业、餐饮业种,百货业态形象定位为时尚,市场定位为中高档。
2、区域、行业前景
商业项目的定位一般是考虑大环境、对项目作几个参考定位,然后对参考定位进行市场研究论证,进一步确定其可行性。
例如北京大都市商业街南一楼,地处崇文区瓷器口,两广路交汇处,虽邻近新世界商圈,但被大都市商业街的主路(双向八车道)给切断,“一步隔三市”,服装百货类等业态无任何优势(新世界百货影
响),但整个大都市商业街由于其交通优势,逐渐形成大的办公区域,加之南边缺乏数码、IT商业,可以考虑数码电子类行业(将办公类产品的比重增加),一方面弥补北京南边的数码电子商业,辐射可达10公里,另一方面与北边中关村遥相呼应(产品互补)。然后对此项目进行分析论证。
拟建 模型2:对于区域商业发展欠佳的地区,其商业定位可根据区域空白业种拟订商业定位,进而进行商业分析论证。
1、地理优势
内部因素 地利 2、交通条件 2、项目本身硬件情况
1、地理优势
商业地产对地理位置的要求很高,所说的“地气、人气、商气”地气指的就是地理位置,一个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必定是“三花聚顶”。地理优势的核心是人气,要看人流动线,汇聚点两方面,业内有句俗话“一步隔三市”指的就是这个。例如:西单商圈中的109百货,虽有好的地理优势,与西单购物中心隔街相往,但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及“商圈真空”(指商圈内人气最弱的地方、一般是以条型商业街为中心的商圈,其商业街的两头)原因,整个人流被切断,无法借势,导致其开业3次,业种及市场定位多次均不见效果,最后运用逆向思维,与西单商圈内的百货业态及其业种(服装),实现最大差异化,将西四的婚纱婚庆资源有效整合,打造了北京第一家婚庆
概念专业商场,将死盘就活。地理优势还应该看有无绿化带、立交桥、主干道等将其隔断。
拟建 模型3:对于商圈死角商业项目,其商业定位可采用逆向思维,与商圈内其它商业业态的主流业种实现最大差异化,达到业态、业种互补,品牌互补。
2、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 ◆道路规模 ◆公共交通系统状况 ◆停车位情况
3、项目本身的硬件情况 ◆商业体量(面积)
◆建筑形态(独立型商铺、敞开式大卖场)
◆建筑参数(是否有中空厅、层高、进深、柱子分布、柱间距、使用率、每平米楼板承重、电力参数)
◆是否有预留烟道?上下水管网?
◆商业营运设施:自动扶梯数量?位置?直乘电梯数量?位置?货运电梯数量?位置?卸货区位置?面积?等等
◆是否有广场?面积?停车位数量?
1、终端消费者 综合因素 人和 2、商户 3、运营管理团队
1、终端消费者
◆需求(实际需求、潜在需求) ◆购买力(现有购买力、潜在购买力) ◆出行方式(步行、公共交通、自驾车)
◆消费心理(品牌、服务、价格、规模、综合、扎堆效应) ◆消费习惯(固定场所消费、逛街溜达消费) 2、商户 ◆经营种类
◆品牌及方式(什么品牌、什么档次、是经销商还是代理商) ◆需求规模(面积)
◆合作方式(租赁、流水倒扣、租赁+流水倒扣) ◆招商政策(租金、扣点、免租期、降扣)
3、商业运营团队 ◆团队从业经验 ◆运营理念
◆运营管理方式(统一管理、统一收银?分营管理、分营收银?)
我觉得一个商业项目的成功与否,天时、地利是充分条件、而
人和才是必要条件,在前两者不足的情况下,应加强人的因素,很多二次项目都是在前两者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精准的定位、稳健的招商及得当运营、管理而重生的。
定位常用的方法是“SWOT矩针分析法”,就是从一个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方面进行综合客观的分析,从而得出项目的可操作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