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结构功能的“三性”要求是指:(安全)性、(适用性) 和(耐久性)。 2. 阳台的整体倾覆应为不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极限状态。 3、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4、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是(立方体抗压)强度。
5、建筑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和(正常施工)时出现的各种作用。
6、钢筋按其生产工艺,机械性能与加工条件的不同可分为(热轧钢筋)、(中高强钢丝)、(钢绞线)和(冷加工钢筋)。
#7、采用约束混凝土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且可以提高构件的耐受(重复荷载)的能力。 8、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环境因素; 混凝土的应力条件 ()。
9、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两种,它们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要考虑荷载作用持续时间的不同区分为两种荷载效应组合:荷载的(标准 )效应组合和(准永久)效应组合。
#10、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11、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可分别用200mm、150mm、100mm•的立方体试块来测定,•用200mm试块比用150mm试块测得的抗压强度(低),而用100mm试块比用150mm试块测得的抗压强度(高),这种影响一般称为(尺寸效应)。
12.在对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进行质量查验时,主要应测定(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伸长率) 和 (冷弯性能)四项指标。
13.在对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进行质量查验时,主要应测定(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 和(伸长率)三项指标。
14.热轧钢筋分为四级,随着等级的提高,钢筋的屈服强度(提高),极限抗拉强度(提高),延伸率(降低)。 15.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取相应于(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作为没有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假想屈服点。
16.荷载效应S和抗力R之间的关系不同,结构构件将处于不同的状态,当(S #20、双筋矩形截面梁中, 所采用的受压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的取值原则是:当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fy小于或等于(400N/mm2)时,取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fyˊ=(fy)。当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大于(400N/mm2)时,取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为(400N/mm2 )。 二、简答题 1、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cu,k是如何确定的?与试块尺寸有什么关系? 尺寸愈小则试验测出的抗压强度愈高,这个现象称为尺寸效应 2、混凝土的割线模量、弹性模量有何区别?#它们与弹性系数有何关系? 3、什么叫混凝土的徐变?产生徐变的原因是什么?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何本质区别? 在荷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产生徐变的原因有三: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组成,养护条件下的温湿度,混凝土的应力条件。收缩是非荷载变形,徐变是荷载变形。收缩是混凝土产生裂缝,徐变会是结构产生应力重分布和使结构变形增加。 4、解释条件屈服强度、#屈强比、伸长率? #5 一对称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支座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试问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及钢筋中将产生哪些应力? 结构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 6、何谓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有几类?主要内容是什么?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种特定的状态叫结构的极限状态。两类: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7、何谓结构的可靠性及可靠度?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称为可靠性。可靠度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8、试说明材料强度平均值、标准值、设计值之间的关系。标准值大于设计值 9、论述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应采用哪些荷载组合? 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准永久组合 10、筋混凝土结构共同工作的机理是什么? 答: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质不同的材料之所以能共同工作是因为: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两者能成为共同受力的整体;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大致相同,钢筋α=1.0×10-5;混凝土α=(0.8~1.2)×10-5,当温度改变时,不致于破坏粘结力;混凝土包裹钢筋使钢筋免于锈蚀。 27、 试述极限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三、选择题 1、 #我国标准规范度量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原则是(A)。 A. 用β表示Pf,并在形式上采用分项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代替β B. 用分项系数,不计Pf C. 用分项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不计Pf 2、 我国钢材按化学成分可分为: B A、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 B、碳素钢和普通低合金钢; C、Ⅰ、Ⅱ、Ⅲ、Ⅳ、和5号钢; D、螺纹钢筋和人字形钢筋。 3、构件允许出现裂缝,但最大裂缝宽度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则其裂缝控制等级为(c)级。 A. 1 B. 2 C. 3 D. 4 4、一般室内环境下,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混凝土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b)。 A. 15mm B. 25mm C. 35mm D. 30mm 5、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d)。 A. 安全性 B. 适用性 C. 耐久性 D. 可靠性 6、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规定采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1.2 Ⅱ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 1.2 Ⅲ.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取 1.0 胜 Ⅳ.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取 1.0 A. Ⅰ、Ⅲ B. Ⅱ、Ⅲ C. Ⅰ、Ⅳ D. Ⅱ、Ⅳ 7、下列各项作用中是可变荷载的是(B )。 Ⅰ.风荷载 Ⅱ .雪荷载 Ⅲ.地震作用 Ⅳ. 楼面活荷载 Ⅴ.温度变化 Ⅵ.安装检修荷载 A.Ⅰ、Ⅱ、Ⅳ 、Ⅴ B.Ⅰ、Ⅱ、Ⅳ、Ⅵ C.Ⅰ、Ⅱ、Ⅲ 、Ⅳ 、 D.Ⅰ、Ⅱ、Ⅲ 、Ⅳ 、Ⅴ、、 8、#下列有关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 风荷载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B. 风荷载对高层建筑是一种主要茶载 C. 风荷载是一种动荷载,要考虑振动的影响 D. 好的建筑体型有利于减少风荷载 9、#下列荷载中为静荷载的是(D )。 A. 吊车荷载 B. 设备振动 C. 高层建筑上的风荷载 D. 住宅的楼面活荷载 1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结构构件,分别取( c )。 A. 一级1.3,二级1.2,三级1.1 B. 一级1.2,二级1.1,三级1.0 C. 一级1.1,二级1.0,三级0.9 D. 一级1.0,二级0.9,三级0.8 11. 当结构出现哪一类状态时,即认为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d )。 A. 挠度变形超过允许挠度值。 B. 裂缝宽度超过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C. 局部损坏已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 D. 结构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2 12. 关于极限状态的计算,下列叙述何项是正确的(a )。 A.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效应应取设计值 B.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效应应取设计值 C. 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效应应取标准值 D.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荷载效应应取长期荷载效应组合值 13. 下列情况(c )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 裂缝宽度超过规范限值 B. 挠度超过规范限值 C. 结构或构件视为刚体失去平衡 D. 预应力构件中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规范限值 14. 下列情况属于超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况有( b)。 A. 雨篷倾倒 B. 现浇双向板楼面在人行走时振动较大 C. 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铰 15. 下列那些项目可作为结构上的作用?(abd)。 A. 楼面活荷载 B. 地震 C. 梁内弯矩 D. 风荷载 16. 下列那些项目是结构上的作用效应?(abd)。 A. 柱内弯矩 B. 梁的挠度 C. 屋面雪荷载 D. 地震作用引起的剪力 17、《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把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划分为(a)个等级。 A.3 B.2 C.4 D.5 18.对于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何论述是正确的?(a )。 A. 混凝土在不变应力作用下随时间的延续沿应力作用方向而增长的应变,为混凝土的徐变 B. 混凝土在不变应力作用下随时间的延续沿应力作用方向而减小的应变,为混凝土的收缩 C.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由于蒸发而失去水份,其体积缩小,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D. 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只产生不利影响 19.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试验中,规定的试件龄期为多少天?(d )。 A. 7 B. 14 C. 21 D. 28 20.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何者确定的?(c )。 A.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B. 圆柱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C.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D. 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1. 热轧钢筋冷拉后,抗拉强度提高,而对变形能力的陈述何者是正确的?(b )。 A. 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D. 可能增大,亦可能降低 22.#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抗压实验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 B A. 曲线的峰值越高,下降段越陡,延性越好(差) B. 曲线的峰值越低,下降段越缓,延性越好 C. 曲线的峰值越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越大 (小) 2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混凝土试块在双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强度极限值比单向受压状态强度极限值高的主要原因是( B )。 A. 双向受压时的外压力比单向受压时多 B. 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约束 C. 双向受压时的纵向压缩变形比单向受压时小 24、 列哪种情况下,混凝土的徐变越小( a )。 A. 混凝土的龄期越长 B. 水泥用量越多 C. 水灰比越大 D. 混凝土的应力越大 25、 于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Ⅰ.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 Ⅱ.钢筋表面应光滑,与混凝土粘结较牢 Ⅲ.钢筋和混凝土之间产生吸附作用 Ⅳ.混凝土保护钢筋免于锈蚀,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 A. Ⅰ、Ⅱ、Ⅲ、Ⅳ B. Ⅰ、Ⅲ、Ⅳ C. Ⅱ、Ⅲ、Ⅳ D. Ⅰ、Ⅱ、Ⅳ 26. 衡量钢筋塑性性能的指标有( d )。 A. 冷拉、冷拔和冷弯 B. 屈服强度和伸长率 C. 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 D. 伸长率和冷弯 27.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其屈服强度的标准值取( d )。 3 A. 比例极限 B. 屈服下限 C. 屈服上限 D. 极限抗拉强度 28、 钢筋进行冷加工可以改变钢筋的性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冷拉可以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 B. 冷拔可以提高钢筋的抗压强度 C. 冷拔不可以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 D. 冷拉和冷拔均会使钢筋的塑性降低 29.混凝土有收缩和膨胀性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会收缩 B. 混凝土在水中结硬时,体积会膨胀 C. 一般情况下,收缩较膨胀值大得多,所以要加强早期养护 D. 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则收缩量越小 3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 Ⅰ、变形随时间增长 Ⅱ、变形随时间减小 Ⅲ、刚度随时间增加 Ⅳ、刚度随时间降低 A. Ⅰ、Ⅲ B. Ⅱ、Ⅲ C. Ⅰ、Ⅳ D. Ⅱ、Ⅳ 31、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应采用( c ) A、荷载标准值 B、荷载设计值 C、材料强度设计值 33、混凝土在双向受力下强度降低的是( b ) A、双向受拉 B、一拉一压 C、双向受压 34、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 b ) A 安全度 B可靠度 C可靠 35、结构设计的安全级别愈高,其失效概率就应(b ) A 愈大 B愈小 C二者无关。 36. 我国《规范》采用的混凝土的标准强度是(c )。 A平均强度; B标准强度除以安全系数K C在一定保证率下的强度值。 37、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在安全级别相同时,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它们的目标可靠指标βT (c )。 A两者相等 B延性破坏时目标可靠指标大于脆性破坏时目标可靠指标 C延性破坏时目标可靠指标小于脆性破坏时目标可靠指标。 (延性破坏时危害小,目标可靠指标小) #38、如图,则:(d) l A、因为l不变,混凝土与钢筋均不产生应力 B构件中混凝土产生拉应力,钢筋产生压应 C 混凝土中应力等于零,钢筋产生拉应力。 D 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钢筋无应力。 39.混凝土标号为20号的含义是( a )。 A.立方体强度为20MPa B.轴心抗压强度为20MPa C.轴心抗拉强度为20MPa D.该符号与混凝土强度大小无关 40、结构功能函数(状态方程)R—S=0,表明结构处于( c ) A、可靠状态 B、失效状态 C、极限状态 D、不确定状态 4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采用(d )设计法。 A、容许应力 B、破坏阶段 C、半概率半经验极限状态 D、近似概率极限状态 42.( c )是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 A.水泥用量 B.持续作用的压应力值的大小 C.压应力的作用时间 D.水灰比的大小 43、用200mm和100mm的立方体试块与150mm的立方体试块测得的抗压强度对比( a )。 A. 200mm试块的强度低,100mm试块的强度高。100mm试块的强度低,200mm试块的强度高。 4 C.200mm和100mm试块的强度都偏高。 D.三者强度相同。 44.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加荷速度的关系是( a )。 A.加荷速度越快,抗压强度越高。 B.加荷速度越快,抗压强度越低。 C.不论加荷速度快慢,抗压强度不变。 45.•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上(上升段)各点的总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称为混凝土的( C )。 A.初始弹性模量 B.切线模量 C.割线模量 46.混凝土的徐变而言,下列几种叙述中(d)不正确。 A. 徐变是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的现象 B. 持续应力的大小对徐变有重要影响 C. 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 D. 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小 (大) 4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将结构上的作用分为如下两类( c),其中,前者也称为荷载。 A. 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 B. 可变作用和永久作用 C.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D. 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 48• 箍筋约束混凝土可提高混凝土的: B弹性模量 D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49•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 d A 84.13% B 100% C 97.73% D 95% 50• 均匀延伸率 b A 不包括弹性应变; B 包括弹性应变; C 为钢筋拉断时的应变; D 为钢筋拉断后的长度与原长度的比值。 51• 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的条件屈服强度为: a A 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 B 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 C 应变为2%时所对应的应力; D 残余应变为2%时所对应的应力。 52• 钢筋强度标准值 a A 保证率为95%; B 保证率为97.73%; C 等于平均值减去1.645倍均方差; D 等于平均值。 53• 混凝土的弹性系数ν是混凝土的: A 弹性应变与总应变之比。 B 塑性应变与弹性应变之比; C 弹性应变与塑性应变之比; D 塑性应变与总应变之比; 54• 在I、II级钢筋周围混凝土受压破坏之前的瞬间, A 没有这一项 B 钢筋受压力达400N/mm2; C 钢筋受压应力仍很低; D 受压钢筋已达屈服。 四、判断题 1、混凝土构件适用于以压为主的结构。 ( 对 ) 2、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是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出发,裂缝和变形的计算是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出发的。(对 ) 3.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对 ) 4.可靠度指标β越小,失效概率Pi越大,表明结构越安全。( 错 ) 5.结构设计的安全级别愈高,其目标可靠指标就应愈小。( 对 ) 6、在两向拉压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错 ) 7、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大。( 对 ) 8、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体积缩小。( 对 ) 9、剪压的复合受力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单向受压强度( 错 ) 10、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棱柱体抗压强度越高。( 错 ) 11、侧向液压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侧向压力的增大而提高。(对 ) 12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即认为已经失效。 (错 ) 5 A极限压应变 C抗拉强度 13 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得超过400N/mm2,这是因为混凝土相应已达到峰值压应变,更高的钢筋强度不能被利用。 (对) 14 通常用徐变系数φ表示混凝土徐变的大小,φ是混凝土最终徐变变形与瞬时弹性变形之比。(对) 15 加荷速度越慢,混凝土试块的应力-应变曲线越平缓。 (对) 16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若弯矩沿长度方向没有变化,则钢筋和混凝土间就不存在粘结力。(错) 17 钢筋的锚固长度越长,则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越大。 (错) 18 钢筋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97.73%。HRP235级钢筋设计强度210N/mm2,意味着尚有2.27%的钢筋强度低于210N/mm2(错) 复习题 第一部分 绪论及材料力学性能 一、选择题 1.图1所示为一素混凝土梁,这种简图是否现实。( b ) A.现实; B.不现实。 素混凝土梁图2-12.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与纯混凝图2-1 土梁相比,其承载能力:c A.有所提高 B.有所降低 C.提高很多 D.相同 3.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与纯混凝土梁相比,其抵抗开裂的能力:c A.有所提高 B.有所降低 C.提高很多 D.相同 4.混凝土组成成分中最薄弱的环节是:C A.水泥石的抗拉强度 B.砂浆的抗拉强度 C.水泥石与骨料间的粘结 D.砂浆与骨料间的粘结 5.混凝土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a A.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B.轴心受压设计强度 C.轴心抗压标准强度 D.立方体抗压平均强度 6.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实验后的:d A.平均值强度确定 B.2确定 C.1.0确定 D.1.645确定 7.钢筋混凝土最主要的缺点是:c A.使用荷载下带裂缝工作 B.费工费模板 C.自重大隔音差 D.抗震性能差 8.混凝土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强度降低:c A.两向受压 B.两向受拉 C.一拉一压 D.三向受压 9.混凝土极限压应变cu大致为:A A.(3~3.5)×10-3 B.(3~3.5)×10-4 C.(1~1.5)×10-3 D.(1~1.5)×10-4 10.混凝土极限拉应变大致为:D A.(1~1.5)×10-3 B.(1~1.5)×10-5 C.(1~1.5)×10-4 D.(3~3.5)×10-4 6 11.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的收缩将使 A A.钢筋应力增大 B.混凝土应力增大 C.钢筋应力减小 D.混凝土应力减小 12.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中混凝土的徐变将使C A.钢筋应力增大 B.混凝土应力增大 C.钢筋应力减小 D.混凝土应力减小 13.混凝土各种强度指标由大到小的次序为:C A.fcu.kfcftftk B.fcu.kfcftftk C.fcukfcftkft D. fcfcukftkft 14.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b ) A.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C.主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15.《规范》中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是指(a ) A.受拉锚固长度。 B.受压锚固长度。 C搭接锚固长度。 D.延伸锚固长度。 16.下列表述( c )为正确。 A.钢筋通过冷拉可同时提高抗拉可抗压强度 B.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0.2表示,即取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C.混凝土强度等级由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立方体抗压试件在28d用标准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确定 D.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cfck/c,c由保证率为95%确定 17.当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下列的材料选择何项有错误(D ) A.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底于C20 B.当采用HRB4410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C.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D.采用钢绞线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c35) 18.混凝土中以下何项叙述为正确:C A.水灰比愈大徐变愈小 B.水泥用量愈多徐变小 C.骨料愈坚硬徐变愈小 D.构件尺寸愈大,徐变愈大 19.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使得B A.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减小 B.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增大 C.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增大 D.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减小 20.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选用,下列何者不正确?B A.普通钢筋宜采用采用热扎钢筋 B.冷拉Ⅰ、Ⅱ、Ⅲ级钢筋都是用作预应力钢筋的 7 C.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D.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 21.对任何类型的钢筋,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y(B ) A.fyfy B. fyfy C.fy400N/mm2 D. fy400N/mm2 22.关于钢筋的力学特性,以下何项所述错误?C A.钢筋的受拉与受压弹性模量相同 B.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条件屈服强度是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 C.钢筋的疲劳强度取决于最大应力与钢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 23.材料强度设计值是( d ) A.材料强度的平均值乘材料分项系数 B.材料强度的平均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 C.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乘材料分项系数 D.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 2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下面哪种因素无关?AD A.混凝土强度等级 B.构件类型 C.构件工作环境 D.钢筋级别 25.规范规定的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C ) 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加 B.随钢筋等级提高而降低 C.随混凝土强度等级而减少,随钢筋等级提高而增大 D.随混凝土及钢筋等级提高而减少 26.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 A )接头。 A.绑扎搭接 B.焊接连接 C.机械连接 27.需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 C )接头,也不宜采用(C )接头。 A.焊接、绑扎搭接 B.机械,绑扎搭接 C.绑扎搭接,焊接 D.机械,焊接 二、填空题 1.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其极限压应变 愈低 。(强度越高,混凝土越脆因此,应变越小) 2.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用量越多,则徐变 越大 收缩 越大 。 3.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有 标准值 、 频遇值 、 准永久值 和 组合值 。 4.对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进行质量检验的四项主要指标为屈服强度 、极限抗拉强度 、伸长率 和冷弯性能。 8 5.混凝土的三个基本强度指标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和 混凝土抗拉强度 。 6.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mm。 7.材料强度设计值的表达式为 8.混凝土立方体标准强度fcu,k应具有 百分之九十五 的保证率,考虑到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为,因而同批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平均值与fcu,k之间的关系是fcu,k= -1.645 。 9.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15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 ;当采用HRB400和RRB400级钢筋时以及对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C20 。 10.钢材的疲劳机理主要是 。钢材的疲劳强度大约是静力拉伸强度的 。混凝土的疲劳破坏是由于 所造成的,混凝土疲劳强度大致是其静力强度的 。 三、判断题 1.《规范》中只有混凝土立方体的标准强度,而没有混凝土立方体的设计强度。 ( 错 ) 2.钢材的拉、压性能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考虑到受压时容易呀屈,所以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最多取为400N/mm2。( 对 ) 3.轴心受拉构件中纵向钢筋的搭接,都必须加焊,不能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 (对 ) 4.混凝土保护层 ①是指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对 ) ②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下最小厚度可减小些( 错 ) 三、名词解释: 1.塑性变形2.弹性变形3.徐 变 混凝土在持续荷载的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 4.松 弛5.弹性模量 第二部分 设计基本原则 一、选择题 1.现行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以何种概率为基础的?C A.半概率 B.半概率半经验 C.近似概率 D.全概率 2.建筑结构在规定时间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C A.安全度 B.安全性 C.可靠度 D.可靠性 3.建筑结构在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B A.结构立即丧失其功能B.可靠度减小 C.可靠度不变 D.安全性不变 重点4.甲、乙两个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仅配筋率不同,设甲乙,即将开裂时,A A.甲、乙钢筋应力基本相等 B.甲应力大 C.乙应力大 D.无法判断 9 重点5.甲、乙两个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配筋率等相同,截面尺寸不同,设A甲A乙,则承载力为:B A.甲、乙相等 B.甲>乙 C.乙>甲 D.无法判断 6.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在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压应力的增长:A A.非线性增长 B.线性增长 C.比钢筋慢 D.比钢筋快 7.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达最大应力时的压应变值为0.25~0.35%,而混凝土棱柱体相应的压应变为0.15~0.2%,其主要原因是:B A.短柱长 B.尺寸效应 C.混凝土发挥了塑性性能 D.钢筋压屈 ‘8.甲、乙两个仅配筋率不同的钢筋混凝土轴压柱,甲,乙,则因徐变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程度:C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9.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相比,有间接配筋的柱主要破坏特点是:C (A) 混凝土压碎,纵筋压屈B.混凝土压碎,纵筋不屈服C.间接钢筋屈服,柱子才破坏 10.下列A、B、C、D为结构或构件在使用中出现的几种情况,其中哪一种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 ) A.水池结构因开裂引起渗漏。 B.梁因配筋不足造成断裂破坏。 C.施工中过早拆模造成楼板坍塌 D.偏心受压柱失稳破坏 1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混凝土应满足 B 要求。 A.一类环境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碱含量≤30kg/m B.一类环境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碱含量不受限制 C.二类环境中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最大碱含量≤30kg/m D.二b类环境中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最大氯离子含量0.1% 二、填空题 1.我国规定的设计基准期为 50 年。 2.设计建筑结构和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产生的荷载效应,对下列哪两种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分别取其最不利情况进行设计。 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①与②相比,出现的概率大的为 二 。 3.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 适用性 、 安全性 和 耐久性 三项要求。 4.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组合和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 组合进行设计。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考虑荷载的 准永久组合,和 频遇 组合进行设计。 5.在设计中应考虑的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是 结构上的各种作用 , 材料性能 , 几何参数 , 计算公式的精确性 。 6.结构上的作用按其产生的原因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直接作用就是指荷载;间接作用是指 的其他作用,诸如 基础沉降 、 混凝土收缩 、 温度的变化 、 等引起的作用。 7.结构上的作用按其随时间的变异性和出现的可能性,可分为 永久作用 、 可变作用 及 偶然作用 。 3 3 10 8.“预加应力”、“焊接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物的作用都是属于间接作用中的 作用。 9.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G是这样取的: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G= 1.2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G= 1.0 ;当验算结构倾覆和滑移时,G= 0.9 。 10.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Q是这样取的:一般情况下,取Q=1.4;对工业建筑楼面均布荷载,大于400/mm2取Q=1.3。 三、判断题 1.偶然作用发生的概率很小,持续的时间较短,但对结构可造成相当大的损害。( 对 ) 2.对目标可靠指标(或设计或靠指标),有: ① 越大,失效概率f越小,结构越可靠( 对 ) ②属延性破坏的构件值比脆性破坏的值大( 对 ) ③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时,值可相应减小(对 ) ④两种极限状态的值相同( 错 ) 3.在考虑结构可靠度时,除了其他影响因素外,还考虑了人为过失可能造成的影响……(错 第三部分 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一、选择题 1.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瞬间,受拉钢筋的应力S与配筋率的关系是:A (A)↑‚σs↓ (B) ↑,σS↑ (C)σS 与关系不大 D.无法判断 2.受弯构件的纯弯曲段内,开裂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应力B (A) 0 (B) 均匀分布 (C)不均匀分布 D.无法判断 3.少筋截面梁破坏时, S<Y, C<CU 裂宽及绕度过大 A.S>Y, C=CU 裂宽及绕度过大 (B) S<Y,C<CU 裂宽及绕度过大 C.S>Y,CCU 即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4.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刚屈服时, C A.承载力达到极限 B.受压边缘混凝土达 C.S=Y, C<CU D.S<Y, C=CU 5.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三个阶段,试填充: ①抗裂计算以 B 阶段为基础 ②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以 C 为基础。 ③承载能力计算以 F 阶段为依据。 A. (Ⅰ) (B) (Ⅰa) C. (Ⅱ) D. (Ⅱa) (E) (Ⅲ) (F) (Ⅲa) 6.受弯适筋梁,MY 11 A.大,M小 (B) 小,M小 C.M与无关 7.正截面强度计算中不考虑受拉混凝土的作用,因为:C A.中和轴以下,混凝土全部开裂 B.混凝土抗拉强度低 C.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应力承担的力矩很小 8.正截面强度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其确定原则为:A A.保证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B.矩形面积xfcm曲线面积,x0.8xa C.由平截面假定确定x0.8xa 9.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之一为平截面假定,其主要作用是:C A.确定等效矩形应力图形高度x B.确定受压边混凝土应变达cu时,受压区合力点的位置 C.确定界限破坏时受压区高度系数b D.由ccu,确定s值 10.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相比,对承载能力的影响(受弯构件):A A.提高钢筋等级效果较大B.提高混凝土等级效果较大C.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等级是等效的 11.单筋梁max值:B (A)是个定值 B.钢筋强度高,max小C.混凝土等级高,max小 12.设计双筋梁时,当求As 、As'时,用钢量最小或接近最少的方法是:A 'A.取b B.取AsAs' C.使x2as 13.当双筋梁已知As'求As时,M1fyAs(h0as),M2MM1按M2计算发现xbh0,则:B A.Asb'''1fcfybh0fy'fyAs'求 B.按As'未知,令b求As' As C.AsM/fy(h0as) 14.已知截面尺寸和配筋,复核T形截面承载能力时,可按x0,用xfyAs/1fcbfhf,判别第一或第二种T形梁,当xhf时,则:C A.As1''''1fcfy(b'fb)h'f,As2按求得的x计算(截面尺寸为bh)M2。 b'fh'f,As2按求得的x计算(截面尺寸为bh)M2。 (b'fb)h'f,计算相应的M1,用As2AsAs1,按单筋bh截面重求x得M2。 B.As11fcfyC.As11fcfy15.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受剪承载能力的大小为:C A.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剪压破坏 B.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C.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 D.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12 16.仅配箍筋的梁,受剪承载力式为Vcs0.7ftbh01.25高抗剪强度有效些?A A.h0 B. ft C.b fyvAsvsh0,在b、ft、h0三个因素中,哪个提 17.为什么不验算使用荷载下斜裂缝的宽度(对普通RC构件而言)?C A.尚无计算方法B.受剪承载力公式确定时已照顾了抗裂要求C.不允许使用荷载下出现斜裂缝 18.仅配箍筋的梁,受剪公式为VuVcVsv,在Vc项中:A A.仅为混凝土的抗剪作用,因为Vc0.7ftbh0或 1.75ftbh0 1B.包括了混凝土剪压区、骨料咬合、纵筋暗销作用。 C.除B.点外,还有箍筋的部分作用,因系试验结果的经验式。 19.T、工形截面梁计算时与矩形截面有何共同?A A.不计翼缘作用,仍按Vc0.7ftbh0或B.按Vc0.7ftbh0计算C.按 1.75ftbh0计算。 11.750.7ftbh0计算 120.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下述哪一种情况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A ) A.达到混凝土实际的抗拉强度。 B.达到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 C.达到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 D.达到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值。 21.截面尺寸和材料品种确定后,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强度与受拉区纵向钢筋配筋率之间的关系是(B ) A. 愈大,正截面抗弯强度也愈大。 B.当满足条件minmax时,愈大,正截面抗弯强度也愈大。 22.有两根条件相同的受弯构件,但正截面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一根大,另一根小,设Mcr是正截面开裂弯矩,Mu是正截面抗弯强度,则与Mcr/Mu/的关系是( B ) A. 大的Mcr/Mu大。 B. 小的Mcr/Mu大。 C两者的Mcr/Mu相同。 23.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中破坏的性质是:( A ) A 都属于脆性破坏。 B.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剪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C.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24.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他们的破坏性质是( D ) A.都属于塑性破坏 B.都属于脆性破坏C. 适筋梁、超筋梁属于脆性破坏,少筋梁属于塑性破坏 D. 适筋梁属于塑性破坏,超筋梁、少筋梁属于脆性破坏 25.轴向压力对构件抗剪强度的影响是C 13 A.凡有轴向压力都可提高构件的抗剪强度B.轴向压力对构件抗剪强度没多大关系/ C.一般说来,轴向压力可提高抗剪强度,但当轴压比过大时,却反而降低抗剪强度 26.适筋梁的受弯破坏是( B ) A.受拉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压碎引起的破坏 B.受拉钢筋屈服,随后受压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 C.破坏前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不超过设计限值 D.受拉钢筋屈服恰好与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 27.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其确定的原则为( A ) A.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 B.矩形面积fcx等于曲线面积 C.由平截面假定确定等于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1 D.试验结果 28.图示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相同,材料强度相同,配筋不同,其极限受弯承载力Mu minminmaxmaxmax(a) (b) (c) (d) 大小按图编号依次排为D A.ab>c>d C.a=b B.验算第一类T形梁配筋率时用As/bh计算 C.验算第二类T形梁配筋率时用As2/bh0计算 D.受均布荷载作用的梁在进行抗剪计算时,若V0.25cfcbh0时应加大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30.梁中配置受压纵筋后( A ) A.既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又可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B.加大构件混凝土徐变 C.只能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D.能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31.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时,若V0.25cfcbh0,应采取的措施是:C A.加大箍筋直径或减小箍筋间距 B.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C.增大构件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加配弯起钢筋 14 32.一般受弯构件,当V0.7ftbh0时,( C ) A.可直接按最小配筋率0.02fc/fyv配筋 B.可直接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筋 C.按构造要求的箍筋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配筋,并验算最小配筋 D.按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配筋 33.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而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板的厚度(A ) A.大于200mm B.等于200mm C.不大于250mm D.不应小于150mm 34.对Ф20钢筋,梁顶和梁底钢筋之间净距分别要求( C ) A.梁顶≥30mm,梁底≥30mm B.梁顶≥20mm,梁底≥25 mm C.梁顶≥30mm,梁底≥25mm D.梁顶≥20mm,梁底≥30mm 35.当梁的腹板高度大于等于 A mm时,梁的两侧应配纵向构造钢筋。 A.450 B.500 C.600 D.650 36.对于跨高比小于 B 的钢筋混凝土梁宜啊深受弯构件进行设计。 A.2 B.2.5 C.5 D.3 37.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B )且不少于两根。 A.1/2 B.1/3 C.1/4 D.1/5 二、填空题 1.受弯构件 min是为了__防止将构件设计成少筋构件_;max是为了防止将构件设计成超筋构件。 2.第一种T形截面梁的适用条件及第二种T形截面梁的试用条件中,不必验算的条件分别是_X A.单筋矩形梁 P=AS/bh0 ;B.双筋梁 P=AS/bh0 ; C.第一种T形梁 P=AS/bh0 ;D.第二种T形梁 P=AS/bh0 。 4.T形截面连续梁,跨中按 T形 截面,而支座边按 矩形 截面计算。 5.受剪计算公式是根据 剪压 破坏形态的受力特征建立的;发生斜压破坏的原因是 剪跨比较小 , 因此用 采取相应构造措施 加以解决。 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随配筋率的变化,可能出现 少筋破坏 、 适筋破坏 和 超筋破坏 等三种沿正截面的破坏形态。 7、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过程可分三个阶段,承载力计算以 第三阶段末 阶段为依据,抗裂计算以 第一阶段 阶段为依据,变形和裂缝计算以 第二阶段 阶段为依据。 8、对钢筋混凝土双筋梁进行截面设计时,如As与 As'都未知,计算时引入的补充条件为 15 AS=A’S 。 9、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如满足如满足M> αfcb’fh’f(h0-hf’/2) 则为二类T形截面。 10、矩形梁的高宽比一般为 2.0~2.5 ;T形梁一般为 2.5~4.0 。 11、在单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中,配筋率是按肋宽b计算的,即As/bh0而不是按这是因为:受压区混凝土不参加计算 ,而截面有效面积主要取决于受拉区的形状 。 As/bfh0计算的。 12、影响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剪跨比 、 高跨比 、 混凝土强度等级 和 配箍率 以及 配筋率 。 13、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愈大,梁的抗剪强度也愈大。纵向钢筋对抗剪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 增大减压区高度 ,二是 抑制斜裂缝的开展。 14、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即被充分利用)的截面以外 h0/2处,以---保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以保证 斜截面受弯承载力630 。 15、通常,当跨高比l/h< 2 的简支梁或l/h 2.5 的连续梁称为深梁。深梁的正截面强度计算的关键在于确定 计算高度 。 三、判断题: 1.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按规范进行抗弯、抗剪设计后,正常使用阶段一般只有垂直裂缝(对 ) 2.在轴心受拉构件中,纵向钢筋的搭接,必须加焊(绑扎骨架)( 对 ) 3.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按规范计算受弯、受剪承载力恰好相等,则弯曲、剪切破坏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对 ) 4.在适筋梁中,提高混凝土等级对提高受弯承载力的作用很大(错 ) 5.在适筋梁中,越大,受弯承载力也越大(对 ) 6.箍筋对梁斜裂缝的出现影响很大( 错 ) 7.对无腹筋梁,剪跨比愈大,抗剪强度愈低( 对 ) 8.对有腹筋梁,虽剪跨比大于1,只要超配筋,同样会斜压破坏(对 ) 9.间接加载将产生拉应力y,导致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 ) 10.受弯构件中,只有在纵向钢筋被切断或弯起的地方,才需要考虑斜截面抗弯强度的问题。(对 ) 11.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b与混凝土等级无关( 错 ) 12.受弯构件纵向钢筋全部伸入支座时,仍然要验算斜截面抗弯强度(错 ) 13.梁中有计算受压筋时,应设封闭箍筋(对 ) 14.超筋梁与超配箍梁的特点均是混凝土破坏时钢筋未屈服( 对 ) 15.若满足Vcftbh0,则可不配箍筋(错 ) 16.少筋梁正截面抗弯破坏时,破坏弯矩小于正常情况下的开裂弯矩(错 ) 16 17.xhf的T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抗弯强度相当于宽度为bf的矩形截面,所以配筋率也用bf来表 示,即As/bfh0( 错 ) 18.在适筋范围内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提高混凝土标号对于提高正截面抗弯强度的作用不是很明显的(对 ) 19.箍筋对梁斜裂缝的出现影响不大( 对 ) 20.当梁的配筋率相同时,采用直径较小和间距较密的箍筋可以减小斜裂缝的宽度(对 ) 21.剪跨比对有腹筋梁抗剪强度的影响比对无腹筋梁的要大些( 错 ) 22.剪跨比a/h0愈大,无腹筋梁的抗剪强度低,但当a/h03后,梁的极限抗剪强度变化不大。 (对 ) 23.T形、工字形截面梁,由于截面上混凝土剪压区面积的扩大,因而大大提高了无腹筋的抗剪强度,对有腹筋梁则效果更加显著(错 ) 24.在深梁中是不允许把纵向钢筋弯起的( 错 ) 第四部分 偏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一、选择题 '1.在大偏拉和大偏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 ,要求x2as是为了( A ) A.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B.防止受压钢筋压曲。C.避免保护层剥落。 D.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其抗压强度极限值。 2.何种情况下令Asminbh0计算偏压构件?B ''A. AsAs,且均未知的大偏压。B. AsAs小偏压(近轴力侧混凝土达cu)。 'C. AsAs,且已知As'的大偏压。 3.何种情况下令xxb计算偏压构件?A ''A.AsAs,且均未知的大偏压。B.AsAs,且均未知的小偏压。 ''C.AsAs且As'已知时的大偏压。D.AsAs且As'已知时的小偏压。 4.偏拉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B ) A.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B.随轴向力的减小而增加。 C.小偏拉时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D.大偏拉时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 5.若ei0.3h0时,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受压破坏:C A.已知As求As时,As较多而N较小。B.当As、As均未知时,设xxb,计算得As0。 ''' 17 C.截面尺寸较小而N较大时。D.As较小。 6.在钢筋混凝土短柱截面中,由徐变引起的塑性应力重分布现象与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关系是:( B ) A. 愈大,塑性应力重分布现象愈明显。B. 愈大,塑性应力重分布现象愈不明显。 7.当长细比l0/d相同时,与钢的轴心受压构件相比,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不稳定系数(A ) A.要大一些。 B .要小一些。 C.相同。 8.在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当x2a(C ) s时,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的求法是, 的形心取矩求得,即按x2aA.对受压钢筋Ass求得。 =0,x为未知,而求出As,B.要进行两种计算:一是按上述A的方法求出As,另一是按As然后取这两个As值中的大值。 C.同上述B,但最后是取这两个As中的小值。 9.有两个配有螺旋钢箍的柱的截面,一个直径大,另一个直径小,但螺旋箍筋的品种、直径和螺距都是相同的,则螺旋箍筋对哪一个柱的承载力提高得大些指相对于该柱本身)(C ) A.对直径大的 B.直径小的。 C .两者相同。 10.配有螺旋式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不考虑稳定系数,在下列理由中何项为正确( B ) A.螺旋箍约束了核心混凝土,在轴心荷载作用下不可能发生失稳 B.规范规定此类柱只适合用柱l012d(d为圆柱直径) C.此类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比配普通箍筋的柱大得多 D.此类柱比配普通箍筋的柱有更高的抗震能力 11.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柱在下列四组内力作用下,若采用对称配筋,则控制配筋的内力为( D ) A.M=100kN.m,N=150kN B.M=-100kN.m,N=500kN C.M=200kN.m,N=150kN D.M=-200kN.m,N=500kN 12.一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构件的三组荷载效应分别( I )] Ⅰ.M=52.1kN.m,N=998kN Ⅱ.M=41.2kN.m,N=998kN Ⅲ.M=41.2kN.m,N=789kN 试判断在截面设计时,上述三组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的荷载效应是( ) A.Ⅲ B.Ⅱ C.Ⅰ D.Ⅱ和Ⅲ均应考虑 13.大偏心受压构件随弯矩M的增加,截面轴向力N的能力( A ) A.增加 B.降低 C.保持不变 D.当M不大时为降低,当M 达到一定值时为增加 14.小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承受轴向力N的能力随着M的加大而( B ) A加大 B.减小 C. 保持不变 D.当M不大时为减小,当M 达到一定值时为增大 18 15.在钢筋混凝土双筋梁、大偏心受压和大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要求受压区高度x2as是为了(A ) A.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其抗压强度设计值 B.防止受压钢筋压屈 C.避免保护层剥落 D.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极限抗压强度 16.偏拉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B ) A.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 B.随轴向力的减小而增加 C.小偏拉时随轴向力增加而增加 D.大偏拉时随轴向力的增加而增加 17.偏心受压构件中,轴向N对构件抗剪承载力Vu的影响是( C ) A.N大时可提高构件的Vu B. N大时可提高构件的Vu C.N/fcbh0.3~0.5,Vu达最大值 D.不论N的大小,均会降低构件的Vu 18.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其纵筋根数不应小于 (B ) A.4根 B.6根 C.8根 D.10根 二、填空题 1.偏心受压构件截面As,或As'的改变,将改变截面破坏形态,当e00.3h0时,仅As由小到大变化时,将由 破坏转变为 破坏;仅As'由小到大变化时,将由 破坏转变为 破坏。 2. 当x2as时,取x = 2as ,其出发点是为了 防止受压区纵向受力钢筋在构件破坏时没有达到抗拉强度设计值 '若as不太大时,与设As'0求得的As相比要 些。 '3.对称配筋矩形偏压构件计算中存在着e00.3h0,xxb的矛盾情况,其原因是 ,实际截面上应力为 。 '4.不论AsAs或AsAs',复核截面时,均按 =0求x,Nu。此时,如何判别大、小偏压? 不对称配筋用 判别;对称配筋可用 判别。 5.矩形截面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界限是 受拉区钢筋初始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 ,大偏拉时 受压区;小偏拉时 受压区;对称配筋大偏拉时 ,小偏拉时 。 6.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随轴力的增加而 ,但要控制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随轴力的增加而 ,到一定程度,只考虑 的抗剪作用。 '7.AsAs,当ei 时,肯定为受压破坏,因为min,而min时As 。 8.偏心受压柱的混凝土等级为__________________;钢筋等级为__________________;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取______________。 9.矩形截面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250 mm,为了避免柱的长细比过大,承载能力降低过多, 19 常取l0/b 30 ,l0/h <=20 。 10.e0/h0较大的偏压柱总含钢率为__________________,较小时为________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 11.偏压构件正截面破坏类型有__受拉破坏、受压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 “受拉破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压破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破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稳破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2.《规范》规定,轴心受压构件的全部受压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得小于 ,且不应超过 。 13.大偏心受压截面的破坏特征是 轴力增加,受拉区钢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高度减小,受压区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小偏心受压截面的破坏特征是 随着轴力增加,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然后受压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距轴力较远一侧的受拉钢筋没有屈服 。 14.偏心受压构件除应计算弯矩作用平面的强度以外,尚应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 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 的强度,此时不考虑弯矩作用,但应考虑纵向弯曲的影响。 三、判断题 1.e0/h0等相同,仅l0/b不同的两个偏压构件l0/b大者Mu大,Nu大(V ) 2.e0/h0等相同,仅改变l0/b的诸偏压柱,当l0/b增大时,将由材料破坏转变成失稳破坏(V ) 3.适量配筋的短柱,e0/h0由小到大,截面的破坏类型不会改变(V ) 4.只要发生材料破坏,受压钢筋As'总可达fy(X ) 5.偏压构件与受弯构件正截面两种破坏界限是相同的(V ) 6.凡e0/h0较大的偏压构件,必发生受拉破坏( X) 7.不论大偏心受压破坏还是小偏心受压破坏,都要计算ea求ei(V ) 8.不论大偏心受压破坏还是小偏心受压破坏,都要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X ) 9.不论大偏心受压破坏还是小偏心受压破坏,计算时,均需计算偏心率影响系数1( ) 10.界限破坏时截面受压区的计算高度xb,对于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及大偏心受拉构 件都是可以采用相同的计算公式:xb'11fyEscuh0( V ) 11.按照《规范》的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所画出的NuMu关系曲线,可分为两段:一是大偏心受压段,是一条曲线;另一是小偏心受压段,是一条直线 ( V ) 12.大偏心受压与小偏心受压破坏的共同点是破坏时受压区边缘混凝土都达到极限压应变。因而不论是大偏 总是屈服的(X ) 心受压还是小偏心受压,受压钢筋As 20 13.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和截面尺寸相同,as和as也相同,仅钢筋截面面积不同时,则其正截面承受能力的NuMu关系曲线是这样的一组曲线,他们的大、小偏心受压的分界点都在平行于Mu坐标轴的一条直线上( V ) 第五部分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一、选择题 1.一般说来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破坏是属于(a ) A.脆性破坏 B.延性破坏。 2.矩形截面抗扭纵筋除应设置在梁的四角外,其余受扭纵筋宜沿( a ) A.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 B.截面短边中点 C.截面长边中点 D.截面任意位置 3.对于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适筋破坏形态,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抗扭纵筋用量适当 B.抗扭箍筋用量适当 C.抗扭纵筋用量适当,抗扭箍筋用量过多 D.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用量均适当 4. T、I形截面剪扭构件可分成矩形快计算,此时( ) A.由各矩形快分担剪力 B.剪力全由腹板承担 C.剪力、扭矩全由腹板承担 D.扭矩全由腹板承担 二、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随着扭矩的增大,先在截面的 长边中点附近 最薄弱的部位出现斜裂缝,然后形成大体连续的 斜裂缝 。 2.对T、工形截面,计算wt时可分块计算后迭加,分块的原则是 首先满足较宽矩形截面的完整性 。 3.受扭构件截面塑性抵抗矩wt是由 导出。 4.混凝土纯扭构件可能发生 、 、 、 等破坏形态 5.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裂缝迹线是 。 6.《规范》中,受扭构件是按 变角空间桁架模型的 理论来进行强度计算的。 7.抗扭纵向钢筋应沿截面的周边比较均匀地布置,并且还应符合 原则。 8.有一弯扭构件,其截面配筋如图3-1a所示,其中抗弯所需的纵向钢 21 筋如图3-1b所示,则在复核此弯矩构件强度时,抗扭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应取为 。 三、判断题 3-1a 3-1b 1.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当抗扭纵筋、箍筋均屈服时为塑性破坏( ) 2.抗扭纵筋与箍筋的强度比0.61.7时,可保证适筋破坏( ) 3.为防止少筋破坏,应用最小抗扭配筋率保证即可( ) 4.为防止超筋破坏,与抗剪一样,用截面限制条件保证( ) 5.计算抗扭钢筋,不考虑混凝土参加工作( ) 6.矩形压扭构件,可适当考虑轴向力的有利影响( ) 7.压扭构件中,轴压力的有利影响主要是约束了箍筋应变( ) 8.弯、剪、扭构件的强度计算中的关键是剪扭共同作用下混凝土作用的相关关系( ) 9.若剪扭时混凝土强度降低系数t0,则受剪时混凝土强度不降低( ) 10.计算T形截面弯、剪、扭构件时,翼缘不参加抗剪工作( ) 11.最小抗扭纵筋率由强度比导得,因而与剪扭相关关系无关( ) 12.受扭构件上的裂缝,在总体上呈螺旋形,但不是连续贯通的,而是断断续续的。 ( ) 13.受扭构件强度计算中的就是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中混凝土斜压杆与构件纵轴线夹 角的余切,既 cot。 ( ) 14.《规范》中,对弯、扭构件的截面设计,采用了按弯扭分别计算,然后把钢筋截面面积 叠加起来的方法。这种简化方法的实质是不考虑弯扭的相关性。 ( ) 第六部分 钢筋混凝土构件抗裂度、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 一、选择题 1.为什么室内正常条件下,裂缝宽度限值可比室外大些,梁柱保护层厚度可小些?b A.环境条件差,混凝土易碳化。 B.室内CO2虽多,但室外H2O多,易使钢筋生锈。 2.钢筋纵向的混凝土裂缝比法向裂缝的危害性。( ) A.小 B.大 C.两者差不多 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与材料力学方法(fML2)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EIA.后者EI为常数,前者每个截面EI常数,长向为变数。 B.前者沿长向EI为变数,每个截面EI也是变数。 22 C.除B点外,跨度内还有剪切变形,也不为常数。 4.规范挠度计算时,取跨长内Mmax处min代替材力公式中的EI,其所以适用,主要是计算偏大、偏小值自行相消,试说明偏大、偏小情况。 1.用min计算f,将使计算值(偏小)(偏大); 2.min仅考虑弯曲变形,未考虑剪切变形影响,使计算值(偏小)(偏大) 3.材力中由导得,实际RC中的(偏小)(偏大),不加修正时使教育处挠及(偏小)(偏大)。 5.其他条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 A.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C.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6.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表面处的裂缝宽度比构件表面处的裂缝宽度( ) A.小的多。 B.大得多。 C.稍小些。 7.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越大,表明 A.混凝土参加工作越多,裂缝截面处受拉钢筋应变越大 B.混凝土参加工作越多,裂缝截面处受拉钢筋应变越小 C.混凝土参加工作越少,裂缝截面处受拉钢筋应变越大 D.混凝土参加工作越少,裂缝截面处受拉钢筋应变越小 8.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时,截面刚度是取( ) A.最大刚度 B.最小刚度 C.平均刚度 D.1.5倍的平均刚度 9.提高受弯构件抗弯刚度(减小挠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c)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C.加大截面的有效高度 D.加大截面宽度 二、填空题 1.验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抗裂度、裂缝宽度和变形时,荷载采用 标准 值,混凝土强度用 强度。 2.验算受弯构件抗裂度时按阶段 时的应力状态,此时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可按 分布,受拉区混凝土应力图形可按 分布;相应地受压区混凝土变形模量取 ,受拉区混凝土变形模量取 。 3.受弯构件抗裂验算时,可用McrftkW0,式中为 ,值的大小与 有关;W0是 4.两个截面尺寸、材性相同的轴拉构件,即将开裂时,配筋率大的钢筋应力比配筋率小的应力(大)(小)(基本相等),因此时受 控制。 5.受有拉应力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出现与 混凝土抗拉强度 有关,裂缝的分布与 混凝土和钢筋间的粘结强度及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有关,裂缝的开展与 裂缝间距、混凝土和钢筋间的滑移量、 23 钢筋应力大小,以及荷载的长期作用因素 。 6.平均裂缝宽度即是 。 7.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有 钢筋的混凝土保持层厚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工作应力、 钢筋直径、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 8.其他条件相同时,配筋率愈高。平均裂缝间距愈 小 ,平均裂缝宽度愈 小 。其他条件相同时,混凝土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宽度愈 大 。 9.在截面抗弯刚度的计算公式中,体现截面抗弯刚度随弯矩的增大而减小的是系数 B ,它的名称是 长期刚度 ,其物理意义是 抗弯刚度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 10.纵向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反映了裂缝间受拉区混凝土参与工作,从而降低裂缝间钢筋应变的程度。 愈小,表明裂缝间受拉区混凝土参与工作的程度愈 强 。随钢筋应力的增大而 ,随配筋率的 减小而 ,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 ,随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能的提高而 。 11.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受拉区混凝土即将开裂时的受拉钢筋应力大致是 N/mm2左右。 12.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处钢筋锈蚀的机理是 。 13.有一试验梁在纯弯区段量得的钢筋平均应变为s=8.30Ⅹ10-4,平均裂缝间距lcr120mm,则纯弯区段平均裂缝宽度大致为 mm。 三、判断题 1.规范验算的裂缝宽度是指钢筋表面处宽度( ) 2.平均裂缝间距lcr主要与钢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应力规律有关,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不明显( ) 3.在计算lcr及中, 采用受拉纵筋有效配筋率et,主要是近似考虑受拉钢筋对混凝土的有效约束范围( ) 4.相同et下,钢筋直径d小者大些,相同d下,et大者lcr大些( ) 5.表示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的程度,则1时,裂缝间钢筋滑动( ) 6.条件相同的矩形梁,et大者较小( ) 7.b,h,MK配筋量及AS材性相同的矩形、T形、侧T形,相同( ) 8.相同跨高比梁的配筋率相同,长、短期荷载效应应比值大的挠度大( ) 9.配筋率较低的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低,裂缝宽度易满足( ) 10.截面相同的受弯构件,栩筋率高者s小些,因而裂缝宽度相应小些,因此裂缝宽度也可用钢筋应力控制( ) 11.受弯构件考虑长期荷载作用时的刚度时,将荷载乘以刚度降低系数,且1( ) 12.配有受压钢筋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的影响( ) 24 13.构件处于干燥地区时,正截面强度低,但挠度不易满足( ) 14.配筋率较高的变弯构件,正截面强度低,但挠度不易满足( ) 15.受弯构件sMK/0.87ASh0,表明0与混凝土等级无关( ) 16.配筋率相同的梁,钢筋级别高者,使用阶段的要求容易满足( ) 17.裂缝宽度计算中的s是按阶段Ⅱ末即Ⅱa应力状态建立的( ) 18.裂缝宽度比裂缝间距的离散性更大,多数试验表明,梁上垂直裂缝宽度的频率分布基本上是符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规律的。( )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