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个性化需求对产品设计形式的影响

来源:易榕旅网
个性化需求对产品设计形式的影响

赵浩杰

【摘 要】个性化产品的潜在性需求出现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为了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消费需求,因此,影响产品设计形式的因素不仅仅是材料、结构、功能,还有个性化审美因素.人们的不同情感需求导致产品个性化设计的出现,成为新的设计发展趋势,只有个性化的产品才能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在产品设计形式上我们要尊重个性差异,只有不断提升设计的应变能力,进行设计创新,通过改进、完善设计形式,增加产品的特殊功能和附属功能,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个性的新需求. 【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经济》 【年(卷),期】2010(000)001 【总页数】3页(P87-89)

【关键词】个性化需求;形式;产品;设计 【作 者】赵浩杰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B472

人类从最早的造物开始,就存有一种对形式的认识和追求,产品作为人的自由创造,成为人类自身本质的一种表现和自我确证。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即由一定形体、色彩、质地等产品外观的物质要素所构成,它可以直接为人所感知。

产品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成为人的知觉对象,使人对它产生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由此发挥它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 一、影响产品设计形式的几种因素

对于产品设计来说,产品的内容这一概念,并不止局限于产品的材料和结构,还包括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功能不仅包括实用的物质功能,还包括精神功能。这就是说,决定产品形式受到许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设计的形式追随功能

设计源于“制器造物”的人类活动,现代产品设计的目的也在于实用,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审美形式都不能脱离产品的使用功能。产品的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核心,它体现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性,即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回顾历史,从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到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到后现代主义的极简设计代表人物菲利普·斯塔克,无论其设计的产品是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以满足其基本使用功能为前提。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可看到真正能广为流传的好设计从来都是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统一。

(二)产品设计的形式受到材料的性能和特点的制约

人类的造物活动离不开材料,材料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物质材料。古代有所谓“物曲有利”的说法,即以各种物质材料,改变其形,偏重其利,所制成的器物。《考工记》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产品的外形既是外部构造的承担者,同时又是内在功能的传达者。由于不同的材料具备不同的性能特征,因而一旦材料被应用到某个具体的产品时,就会对这一产品产生形态、构造乃至视觉上的影响。新材料的出现,为产品结构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前提。从设计史上我们知道,不同设计风格的演变往往与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同步进行的,不同性质的材料与它组成的不同结构的产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特征,给人

不同的视觉感受。

(三)产品设计的形式受个体审美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新奇、独特、个性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社会消费主体服务的,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产品设计形式审美的表现必然不同,也就必然影响到产品的设计。产品在满足所需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形态是否符合消费审美成了能否打动消费者从而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这种对产品“有意味的形式”的审美又具很强的变异性,因此,为了力求解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情况,个性化设计作为对于消费者的进一步关注,必然会成为新的设计需求。 二、产品个性设计需求的必然性

个性化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除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要。产品的个性化设计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的不同情感需求引起的,只有个性化的产品才能满足多层次的需求。人们的个性差异必然导致他们在选择产品时情感的多样化,而情感的多样化就必然促使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设计正合乎了这一规律,情感型的产品变的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产品设计形式上我们要尊重个性差异,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技术发展为个性化需求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新兴的高科技使我们的生产模式、设计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变的更加高效迅速。以著名的个性化产品苹果i-Mac电脑的成功为例分析,i-Mac电脑不是肤浅的材质上的成功,它更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耐磨塑料出现、利用回收再生材料制造透明塑料技术,给设计半透明产品提供了展示产品个性的可能性。其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处处都塞满了半导体和有连接线的黑盒子,加上不断膨胀的数字化网络,这些都容易使人觉得茫然无措,倍感多方面的压力,人们心中涌起了强烈的求解欲和体验欲。i-Mac这个透明的黑盒子适时的出现了,完全颠覆了过去电脑在人们心目中的刻板印象,顺应了人们对个性化设计的需求。

三、产品的形式融入个性化的前提

苹果i-Mac电脑的个性化设计,使我们能够看到产品的个性化设计是以个体需求为导向,是在融合了大众审美的基础上的个性化,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个性化需求就是人们表现自我,提高个体识别性的需求和行动,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方式。个性化设计要求设计师对消费者深层次情感的理解,与消费者的互动协作;同时,产品个性化设计也意味着设计方式的变革,要建立与多样、变化的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设计机制,不断提升设计的应变能力,进行设计创新。

设计的本质是一种创新活动,阿道夫·格勒提出:“审美疲劳”的解释,熟悉的东西比不熟悉的东西较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人们总是要求更强烈的刺激。”①要进行产品个性化设计的定位,首先要抓住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了解个性化需求的影响因素显的尤为重要,这有助于设计过程中对目标消费者喜好的选择、寻找个性化需求的诉求点。产品设计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当初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单纯的功能主义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日趋丰富,产品设计已演变为对生活方式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设计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及生活品位的一门艺术。产品设计虽然以物质功能为表现前提,却也越来越关注人类精神的需求,并且随着这种对人类精神需求关注的深化,在产品设计上表现出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如个性化设计、情感设计等,而这种人性化关怀设计逐步的被越来越多的群体所关注。

四、个性化需求对产品设计形式的影响

作为人的个体,由于性格、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消费者对产品的形式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除了消费者所要求的共同实用功能外,不同的消费者还要求产品的形式设计具有不同的精神功能。

(一)个性化需求是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设计产品及造型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除生理与心理的分别之外,无时

无刻不在变化,因此,个性化产品形态的研究与发展也将是无止境的,并以科学技术为发展的物质载体。

产品造型形态是多种信息的载体,设计师们通过特定的形式语言,进行产品的形态设计。任何一件工业产品都是科学和艺术相统一的结晶,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产品的造型,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产品造型设计的不断发展。产品设计的形式必须与消费者与市场联系起来,个性化需求的出现,必然将设计者的审美体验和消费者对美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美的形式。西门子于2003年在手机市场里面通过新系列——XELIBRL,把自己定位于时尚大家庭中。买一款XELIBRL手机就像买了一副健身器或者一个新包——是2003年的时尚必备。XELIBRL是创造了一个时尚必备概念的手机品牌。实践证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必将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虽然只是一个通话工具,但是却将用户带进了一个未来高科技的世界。 (二)个性化需求促使产品设计的完善

人类对待功能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完美而纯粹的实用价值”②是功能设计师不断追求的。现代的工业产品既趋向于要求具有人文价值观,还要求具有形式审美特征。现代产品设计是以人为本的,为人服务的,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时,产品形态的创造除了明确把握外观形态和物理结构研究外,应进一步完善使用功能的不足之处,并且还应该使产品具有美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现代产品正向着多功能和特殊功能的方向发展,个性化新产品的设计,除了注重产品的基本效用,还须注意在增加附属的功能和特殊功能上下功夫,使个性新产品具有与同类产品相比不同的特点。例如:耐克(Nike)的Go-Pro篮球的特征是有一个下凹的橡胶“投射点”,它是一个手指位的引导;同时,利用色彩原理,长方形的黄色图形在球被完全掷出的时候会旋转成一根实线,有运动的曲线美感;OXO量杯是美国的OXO公司根据现有的量杯缺点进行改良的一件产品,解决了

察看刻度的不便,使人们操作的时候只需要低下头就能清楚地看到刻度线。 产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不仅具有物质功能,同时也具有审美功能。没有功能的设计是无用的设计,没有审美的设计是丑陋的设计。只有功能融入了创新的设计,融入了个性化的设计,才是引领潮流的设计,才是时代前列的设计。 五、结语

产品的形式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显现了人类的自由而产生和发展着的一种肯定性价值,它与人的实践自由及其情感表现是密切相依的。随着艺术设计的发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产品设计形式也越来越多,人们在经历了物质满足与情感满足后,寻求个体独特性的满足亦是新的追求。个性化设计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未来产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的产品设计形式更加适合消费者的心理和个性的新需求。◆ 【注】

① 韩晨平.室内设计与社会风尚[J].装饰,2004;(3).

②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马钟元.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3] 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吴翔.产品系统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5] 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6]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修订版)[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7]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8] [俄]诺维科娃.劳动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9]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