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复习——图像题》教学反思2篇

《专题复习——图像题》教学反思2篇

来源:易榕旅网


《专题复习——图像题》教学反思2篇

《专题复习——图像题》教学反思

(第1课时)

图像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又是我们初中化学不得不掌握的一个重点,它是我们在进行中考前的第二轮复习中专门要攻克的一个专题。因此,我们用两节课,从易到难,分类给学生一一分析、解决。

在第一节课中,主要解决的是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和酸、碱中和及稀释的图像题。首先,强调无论是什么图像题都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再逐一地分析起点——转折点——终点。接下来就给学生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的一般规律,学生掌握的非常好,题目做得既快又准,由于我设计的题目中前5题的横、纵坐标都是一样的,学生只需要记住规律就会做了,可是第6题我改变了横坐标,学生就思维定势盲目地套规律,完全忘记了我之前强调的\"无论是什么图像题都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意义\"。让我顿时觉醒到,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对学生强调得太死,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注意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做第7题的时候学生就没有刚刚那么盲目,知道按照之前强调的方法:先分析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再逐一地分析起点——转折点——终点。酸、碱中和及稀释的图像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几乎全班同学都会,最每想到的是第13虽然改变了横、纵坐标,但学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盲目,而是用我教的方法逐一分析,因此收到的效果不错。

从这节课中,我觉得,老师重要的不是要教会学生做题,而是要从做题的训练中学会分析题目的方法,这样同种类型的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专题复习——图像题》教学反思

( 第二课时)

第一节课中,解决了图像题中两类比较简单的类型,而这两种类型也比较有规律可循。第二节课的内容难度比较大,也没什么规律可循,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全面,只能依靠学生们按照方法先看清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再逐一地分析起点——转折点——终点

一类是有关质量改变的图像题,其中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是第17题,加热氯酸钾制氧气,产生氧气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为什么起点不是从0开始。这就是我们平时在实验操作中的疏忽,理论和实际没有和学生讲清楚,造成学生错误的理解。当我在这里给学生解释道: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是不是一加热就有氧气产生呢?学生马上就会想到加热还需要一段时间,这类题目很容易就能理解了。有些思考的同学还会举一反三地问道:\"如果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那应该一开始就会有氧气吧。\"这是我没想到的这节课的另一个收获。最后一个类型就是难度最大的综合应用题,虽然比较难,但由于有前三种类型的题目做铺垫,学生已经把方法应用得滚瓜烂熟,通过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最终还是分析得挺不错的,只是有些同学快一点,有些同学慢一些。

从这节课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也一定要和理论区别清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打好了基础掌握好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算是难题学生也知道通过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