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来源:易榕旅网


七年级阅读课教案

【篇一:七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

七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前置作业: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三、小组讨论1、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2、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四、交流展示:生汇报讨论所得。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六、课堂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繁星》《春水》 (2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冰心的资料,对作者及其《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的写作背景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2、反复阅读《繁星》和《春水》两本诗集中的诗歌,品味冰心诗歌的语言,明确做读书笔记的几个简单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步骤,

能自选其中一首诗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3、读《繁星》和《春水》,感受作者思想感情,交流心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明确做读书笔记的几个简单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步骤。 2、难点:在对冰心的诗歌反复朗诵的过程中,把握富有感染力的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步骤:

一、前置作业:积累冰心资料,了解《繁星》、《春水》写作背景

二、情景导入:同学们都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你认为读名著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小结:(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就是对名著阅读最好的诠释。

三、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幻灯片展示的诗句:猜猜是什么作品中的表达?你了解作者和该作品多少?零碎的诗句,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然而它们是光明闪烁的,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 ——冰心

教师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小结:⑴ 冰心资料(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 冰心既是一位小说家,又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散文家。她一生勤于写作,关心祖国和人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早期诗作《繁星》164首小诗组成,和《春水》182首小诗组成。)⑵ 冰心创作《繁星》、《春水》的时代背景(冰心写作《繁星》和《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高潮期至高潮刚刚过去之后。作为五四时代的著名诗人,她接受的思想除了爱国主义、民主主义之外,还有基督教教义和爱的哲学。在当时那种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社会环境里,冰心成了文学研究会中的一员。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冰。心坦诚她的《繁星》和《春水》是接受了泰戈尔诗作的影响 。《繁星》和《春水》,才能更直接地反映冰心这位青年知识女性内心的感触和情思。)⑶好的阅读方法使积累名著知识事半功倍。

四、小组讨论: 介绍做读书笔记的几个简单方法和写读后感的步骤。阅读名著的方法:读书笔记。

1、符号式笔记 我们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好词佳句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用各种符

号(例如直线、曲线、问号??等等)勾划出来,或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语,这种笔记,就是符号式笔记。

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书海变笔记。 作摘录笔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选择地抄录。把文中对我们最有用、最有启发的内容抄下来, (2)要忠实原文。书里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要注明出处。这样便于以后使用时查对。

3、感想式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 指导学生反复读诗,品味诗,分析选例中的读后感内容及结构。 强调:写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小结:假如我们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集花蜜。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读书笔记对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品读下面的小诗,选择其中一首写出读后感)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鱼儿上来了,/水面上一个小虫儿漂浮着----/在这小小的生死关头,我脆弱的心,/忽然颤抖了。 ——《春水》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繁星》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繁星》 学生作品展示并小结:《繁星》、《春水》的主题 妙语佳句集锦展示 ◆青年啊!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描你现在的图画。——《繁星》 ◆大风起了!秋虫的鸣声都息了!—《春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春水》 ◆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 ----------《春水》 赠言: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在知识的大花园采集缕缕书香。同学们,愿淡淡的墨香,朗朗的书声缭绕

菁菁校园,伴你成长。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读这本书,挑你最喜欢的语句背一背,看谁背的又多又好。

2、记下你思想中三言两语的小感悟。

3、运用所学阅读你喜欢的一部书。

板书设计:《繁星》、《春水》 冰心

读后感: 母爱 童真 自然

【篇二: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课教学案例

英语组:袁迎迎

1、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初二英语review6-8课外阅读文章,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话题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很多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 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warming–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 (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

2. 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 during the talking,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bread, meat, juice.

3. 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 “do you like it?”

(三)discussion :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2) do you think ? is good for our health? (3) which is your favorite?

reading

(一)listening and scanning:

1. what do students want to be?

2. what do students eat for breakfast now?

(二)intensive reading: read the text again, try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三)skimming: 1. to ask groups 1 2 to read the text a third time, and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2. to ask groups 3 4 to retell the story.

(四)extension activity: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ir own lifestyles.

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阅读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教会学生阅读,而不是仅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考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设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但教师不能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快乐”,一味强调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3、阅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提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

4、实践和反思的关系。反思是实践的一面镜子,每次的教学反思都能折射出实践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借鉴成功,改进不足,把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自主学习作为追求的目标。

【篇三:七年级课外阅读 课教案】

六、七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前置作业: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

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三,小组讨论

1、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2、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四、交流展示: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六,课堂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查字典理解字词 标注读书感受好词佳句要积累联系实际去理解 遇疑惑善提问 学后运用乐趣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