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

来源:易榕旅网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 课程管理单位:汽车工程系 学时:42 学分:2 制定日期:2011-03-26 第一次修订日期: 第二次修订日期:

.。。 1、课程概述 1。 1课程性质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课程模块中的专业素质课,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必修课,《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它是来自企业的特色课程.

1。2课程的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电子专业数字技术方向的一门专业方向课。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汽车电子和车用总线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和控制总线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车上网络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异步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识及应用,控制器局域网(CAN)规范、常用CAN控制器、CAN应用系统设计,适用于车上线控系统基于时间触发的网络(TTCAN、TTP/C、byteflight、FlexRey),车上局部连接网络LIN及其应用,以及车上媒体系连接网络MOST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总线的基本原理,了解汽车总线的应用及开发技术等。本课程的知识为学生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汽车电控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汽车原理与构造》为前导课程,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该课程为后续课程

1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毕业设计》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中。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1。3修读条件

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英语达到国家三级水平。前期必须已经合格修读完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汽车单片机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等专业课程。 2、课程目标

2.1 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对车载网络系统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分析、修复和排除; 2)能够正确使用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各种检测、维修设备和工具; 3)能够正确使用和养护汽车车载网络系统,保障工作性能良好。 2.2 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维修,积累排除汽车故障技术工作经验,提高

检测、分析、维修汽车故障能力。

2)通过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各种检测、维修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养成正确、安全、规范使

用设备工具的意识,提高善于使用设备工具的能力。

3)通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边做边学,在做中学习,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环境能力,提高自

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3 社会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完成操作任务,提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的能力,适应工作岗位中汽车售后为客户服务的要求。

2)通过分组完成操作训练任务,提高分工协作,组织能力、团结意识,适应完成汽车维修工作岗位任务的要求。

2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3)通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资料、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未

来的发展和提高.

4)通过尽可能多的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增强体力、提高耐力;吃苦耐劳、责任意识,有利

于适应汽车维修工作岗位。

5)通过分组竞赛完成操作训练任务,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表现意识、自信心,适应汽车维

修工作的需要.

3、课程内容与要求、参考课时、教学方法建议 表一: 序号 (章节、模块、情境)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标题 求 教学方法建议 参考课时 1。 汽车微机控制基础 角色扮演法 1 项目一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基础 2. 总线技术基础 课堂对话法 1 4 3。 汽车全车网络概述 小组讨论 2 1。 大众轿车CAN总线系统4 与网关设定 大众轿车CAN总线 系2. 驱动系统CAN总线系统及项目二 案例教学法 统及总线装置 总线设备 小组讨论 4103、舒适CAN总线系统及总线2 设备 1、CAN总线故障诊断 2 CAN总线控制系统的项目三 项目教学法 2、典型汽车总线系统 头脑风暴法 28 维修 3、汽车总线故障诊断维修 4 3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1.CAN—Bus总线系统的故障类型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 头脑风暴法 2 2 6 8 项目四 车载网络系统的通信 2。 汽车网络通信标准 3. CAN—BUS局域网自我诊断 1、电源系与配电中心电路的读项目五 汽车总线电路的读识 识 2、发动机模块线路的读识 1、多媒体信息系统总线与光纤项目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2 4 2 6 通信技术 项目六 汽车媒体网络 2、D28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 3、MOST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2 2 6 考虑到课程标准的相对滞后性,允许科任老师在执行该标准时加减一定的教学内容,课时不超过总课时的5%;学时分配只是参考,允许科任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4、课程实施建议 4。1软硬件条件

软件条件:建立一个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硬件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室、汽车实训室、汽车电器万能实训台及汽车计算机仿真实训基地。课程要求校内实训基地资源丰富,需要有发动机实训区、底盘与整车检测实训区、汽车电气系统实训区,汽车装调实训区等等。

4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支撑本课程的实训条件要求有:汽车网络技术实训室、汽车电气部件实训室、汽车整车布线实训室,在实训内有教师自制各种电气实训台、和企业提供的各种教学设备,如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充电机、兆欧表、万用表、发电机、起动机、调节器、分电器、点火线圈及其他辅助电器若干.

在汽车整车一体化教学车间里,按照情境的实施配备相应的教学车辆。例如大众车系、丰田车系、奥迪车系等.要求能够满足所有学习情境的实施。

(2)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能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要求拥有一汽-大众公司、一汽-丰田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并能与多家品牌经销店保持紧密联系,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形成长期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群。这些国际化的品牌公司,管理规范、技术领先,兼职教师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参与教改热情高,为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够提供有利保障. 4。2师资条件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课程组由5名专职教师和3名兼职教师组成。

该团队要求为典型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要求有企业培训经历和企业

培训师资历,长期深入企业实践,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兼职教师职教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教师综合职教能力;结合“工读交替”,鼓励教师企业实践与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国内进修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密切校企合作,优化师资结构;引入学习机制。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课程组要求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课程组负责人要带领该团队开展各种相关的教研活动,如课程设计与实施、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的研讨,带领教师深入企业实习实践,并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之间实现经验共享,达到全员教师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5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负责人:

“双师型”素质,具备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或学位,讲师或以上职称,汽车专业技师或以上职业资格,五年以上讲台教学经历,三年以上汽车维修工作经历.

(二)任课教师:

“双师型”素质,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或学位,助理讲师或以上职称,汽车专业高级工或以上职业资格,二年以上讲台教学经历,一年以上汽车维修工作经历。

(三)企业特聘教师:

“双师型”素质,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或学位,助理工程师或以上职称,汽车专业技师或以上职业资格,有讲台教学或培训经历,五年以上汽车维修工作经历。 4。3 教材与教学资源 4。3。1推荐教材

[1] 秦贵和.《车载网络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5 [2] 徐景波 《汽车总线技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

4。3。2推荐教学参考书

[1] 南金瑞、刘波澜。《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0

[2] Daniel Rouche.《汽车车载网络(VAN/CAN/LIN)技术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3] Andrew S。Tanenbaum、Amsterdam著,潘爱民译.《计算机网络(第4版)(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8

4。3。3推荐教学参考网站

http://wenku。baidu.com/view/c68aef42336c1eb91a375dfc.html

http://bbs.qichejishu.com/?fromuser=susu0408 5、课程考核 5。1合格标准:

6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1、旷课不超过8节(总课时的10%); 2、平时成绩不低于20分; 3、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 4、没有不诚信行为。

5。2成绩构成:课程考核由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组成,本类课程平时成绩不低于60分。 5。3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表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

5。4考核方案:考核内容、标准与方式。 表二: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块考核评定表

考核内容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基础 考核方式 笔试 考核标准 试卷评分标准评分。重点考学生对汽车总线、汽车网络技术基本知识了解 使用仪器仪表检测故障的熟练程度,电路联接是考核主体 教师 教师 比例 10% 3% 2% 操作 否正确,测量方法是否正确,数据处理是否妥当。 学生 试卷评分标准评分。重点考学生对大众轿车CAN大众轿车CAN总线 系统及总线装置 笔试 总线系统与网关设定掌握程度及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使用仪器仪表检测故障的熟练程度,对CAN总线操作 系统工作原理是否熟悉,测量方法是否正确,故障处理是否妥当。 教师 5% 教师 学生 4% 1% 7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笔试 试卷评分标准评分。重点考学生对CAN总线故障5% CAN总线诊断、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 控制系统使用仪器仪表检测故障的熟练程度,电路设计是教师 4% 的维修 操作 否合理,电路联接是否正确,测量方法是否正确,故障处理是否妥当. 学生 1% 试卷评分标准评分。重点考学生对车载网络系统笔试 通信了解,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教师 10% 车载网络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系统的通信 使用仪器仪表检测故障的熟练程度,对电路图是教师 2% 操作 否熟悉,电路联接是否正确,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学生 1% 故障处理是否妥当。 现场专家 2% 笔试 试卷评分标准评分。重点考学生对汽车总线读图掌 10% 汽车总线握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电路的读教师 3% 识 操作 使用仪器仪表检测故障的熟练程度,故障原因分析是否合理,检测方法是否正确,故障处理是否妥当. 企业 专家 2% 笔试 试卷评分标准评分。重点考学生对汽车多媒体的掌握程度及故障处理的能力 教师 5% 汽车媒体网络 使用仪器仪表检测故障的熟练程度,故障检测方法教师 3% 操作 是否正确,故障处理是否妥当。 企业专家 2% 8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课堂回根据回答时态度是否端正、内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清教师 3% 答问题 晰进行评定 学生 2% 考勤教师 2% 根据上课是否迟到、旷课、早退进行评定 学生 3% 平时 小作业 根据作业是否按时完成、是否工整、是否正确进行评定 教师 5% 教师 3% 大作2% 业 根据分析故障原因、处理故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 学生 企业专家 5% 总 计 100% 表三: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课程实训模块考核评定表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 方式 考核标准 评价主体 权重 操作 根据学生电路联接、测试、调试过程熟练程度进行成绩评定 教师 10% 根据学生电路故障检修结果及教师 10% 一 基本技能作品、实训考核实训项目后整理的实训报告 报告 进行成绩评定 学生 5% 现场专家 10% 答辩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能客观教师、 5% 反映自己的成果 现场专家 3% 9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学生 操作 作品、实训二 综合考核 报告 根据实训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教师 教师、 根据实训作品进行考核 现场专家 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能客观反映自己的成果 平时出勤、实训态度 总 计 教师、 现场专家 教师 2% 10% 15% 10% 3% 7% 10% 100% 答辩 三 平时考核 6、课程教学设计

6-1课程教学设计原则要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是本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课程教学设计应把握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设计教学时要全面考虑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以及知识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使多种因素能够协调一致,相互适应,充分体现出科学性、整体性、协调性。 2、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三个不同层次: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张扬服务。 3、发展性原则

10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学是认知、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成长、整体发展的过程 4、过程性原则

重过程在于让学生“会学”,重在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探究知识。 5、开放性原则

课程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师生互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开放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6、情景、体验教学原则

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和改善学生学习的心态与学习行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并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以愉悦的学习促进学习的愉悦。

6-2课程教学设计参考方案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学习单元 学习目标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 学时 4 日期 授课教师 汽车总线故障诊断维修 1、能获取车辆检修信息,根据故障症状制定检修计划,选择诊断设备; 2、能正确排除总线故障。 11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学习要1、掌握汽车总线故障机理分析; 求 2、掌握接点故障; 3、会对故障案例分析总结; 任务载案例:换挡后无法加速、EPC灯点亮 体 车型:大众捷达轿车 症状:连接故障诊断仪,读取故障码为“16955\" 工具媒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维修资料、设备手册、任务工单、测试习题 体 大众捷达轿车实验台、捷达轿车、万用表、拆装工具、可以上网查阅资料的电脑工作台 实施步骤 内容 方法 时间(分钟) 辅材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 预备知汽车原理与构造基本知识 识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 引导文法 15 复习资料 Epc的工作原理 问题导学习情境描述,明确任务 入 5 分组 每组4人,指定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 5换挡后无法加速、EPC灯点亮角色扮演法 咨询 的故障原因 小组讨论 25 教师指导 12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制定学习计划 计划 对学生制定的计划进行可行性学生对话 分析 教师巡视 35 成果提交方式(恢复车辆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对每个完成的实施 任务进行记录。(1)完成任务小组讨论, 单 教师巡视 35 (2)电路检测 (3)现场5S的规定与实施 学生的工作状态、工作质量; 是否完整的完成工作任务? 记录是否完整? 过程考评权重如下: (1)态度(10%):根据遵小组讨论 评估 守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生产学生对话 35 纪律等进行打分; 教师指导 (2)实际操作(70%):任务方案正确(10);工具使用正确(10);操作过程正确(70) (3)工单考评(20%):预习内容

13

(完整word版)《车载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10);项目操作过程记录(10) 是否完成任务? 总结 工作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学生评价 团队合作是否协调? 教师评价 20 学习目的是否达到? 拓展 多路信息传输系统链路故障? 小组讨论 10 7、其他说明

1、本计划适用于2010级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2、本课程标准的实施必须具备较好的软硬件条件; 3、本课程标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法; 4、本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