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对者给2分。本大题共20分。
1、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质量管理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
A.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B.操作者自我管理阶段、工长检验阶段、专职检验机构检验阶段。
C.工长检验阶段、统计抽样阶段、专职检验机构检验阶段。 2、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提出质量管理的“科学管理”理论,其核心是( ):
A.将生产和检验两个职能分开,单独建立专职检验人员队伍和检验部门。
B.由生产工人自己检验改为工长检验。 C.运用统计技术进行抽样检验。 3、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是( ): A.产品合格判定权属于工长。
B.强调检验工作的监督职能,产品合格判定权属于检验人员及其职能机构。
C.产品检验工作由工长实施,合格判定权属于工长。 4、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管理指的是( ):
A.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B. 全企业 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管理。 C.全体职工参加 的管理、全公司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 5、 A.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 ): 以顾客为中心,一切为用户服务。
页脚内容
姓名: 分数
~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部分
B. C. 6、
一切为用户服务、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一切按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我国最初于哪年年等效采用了1987版ISO 9000系列标准?
PDCA循环办事。
( )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7. ISO 9001标准( )
A.只是一个符合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起码要求。 B.是符合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高高标准。 C.是企业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
8、当产品质量控制在±6σ范围内时,产品出现缺陷的概率为( ): A.仅为十万份之三点四。 B.仅为万份之三点四。 C.仅为百万份之三点四。
9、在正态分布状态下,有99.73%的产品落入目标值为( ): A. [T-3σ,T+3σ] 的区间内。 B.[T-6σ,T+6σ] 的区间内。 C.[T-2σ,T+2σ] 的区间内。 10、6S活动指的是:( )
A.整顿、清理、擦桌子、扫地、拖地和素养 B.整理、整顿、清洁、拖地、安全和素养。 C.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和素养。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给出的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选对者给2分,答案没有全对不给分。本大题共20分。 1、5S活动的目的是( ):
A.通过现场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页脚内容
~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部分
B.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为有效开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打好基础。
C.避免脏、乱、差的工作环境影响企业质量、效率、成本和交货期的实现。
D.打扫卫生、收拾物品。
2、5S活动所要求的干净、整洁是指( ): A.一种持续的状态。
B.必须立足于员工意识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素质的提高。 C.是经常性的大扫除活动。 D.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
3、日本新5S活动将“素养”放在第一位的目的是将( )放在首位:
A.培养员工遵守规则的良好品德。 B.培养员工严于律已的自律精神。
C.只是写书的人改变了5S活动的排列顺序,无实质性的意义。 D.重在育人,以提高员工“素养”为第一要务。
4、我国推行的6S活动可看作是全面管理的第一步,其作用是( ):
A.实施现场的细节管理,是企业维持和改善工作环境,从而增强品质的基本手段。
B.它是全过程、全员、全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
C. 它与ISO 9001标准“6.4工作环境”中要求“组织应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无关。
D.6S活动融入了ISO 9000族标准的相关要素,它是一个执行层面的管理方法。
5、6S活动推行的三个基本条件( ): A.正确认识推行6S活动的意义。 B.建立以人为本的活动基础。 C.建立以效率为基础的运营机制。
页脚内容
~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部分
D.推行ISO 9001标准。
6、6S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是( ): A.坚持并最终形成企业文化。 B.让一切规定变为顺理成章。
C.让员工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习以为常。 D.
奖罚严明,从严考核,与员工经济利益挂钩。 7、减少质量变异的方法( )
A.掌握产品质量变异的数据分布特征和幅度。 B.掌握产品质量变异发生的概率。 C.识别产品质量变异因素的特征。 D.彻底消除质量变异。
8、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第一层次的6个要素之一,这六个要素分别是( )。 A.管理职责。 B.资源管理。 C.产品实现。 D. 测量、分析和改进。
9、持续改进的要求来自( ): A.检验检疫机构。 B. 顾客。 C. 其他相关方。 D. 组织内部。
10、 组织应当及时收集和分析的信息包括( )等: A.政府法律、法规对组织的要求。
B. 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先进水平及其采取的改进措施; C.相关科学技术发展动向以及可能运用的前景。 D.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变化情况;
E.供方和合作者对组织的需求和期望的变化。
三、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
页脚内容
~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部分
1、只有组织广泛开展各个层次的持续改进才能说组织已经保持了持续改进( )。
2、组织只要开展了持续改进活动,就可以说组织已经保持了持续改进( )。
3、组织负责跨部门改进的机构应参与质量改进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
4、组织负责跨部门改进的机构应参与质量改进的策划和监督,组织、协调由行政部门负责( )。
5、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评审是管理评审( )。
6、对质量改进项目的评审叫QC小组活动评审或攻关评审( )。 7、在产品生产条件完全一致的条件下,由于人、机、料、法、环、测等诸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仍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 8、强调过程特别是关键过程应处于受控状态,但受控并不等于没有变异,受控是相对的,而变异是绝对的( )。
9、产品质量变异的规律,可以根据质量数据的分布,用数学工具来描述( )。
10、根据产品质量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确认的最佳解决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根据关数据分析做出相关决策;有助于促进持续改进( )。
四、简答题:请在下列题目中任意选择4道题回答,答对一题给5分。本大题共20分。
1、什么叫计量值数据,请举例说明。 答:
2、什么叫计数值数据,请举例说明。 答:
页脚内容
~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部分
3、什么是计件值数据,请举例说明。 答:
4、什么是计点值数据,请举例说明。 答:
5、 什么叫样本,通常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
6、 简要叙述PDCA模式(即过程方法模式)的含义。
五、计算题:答题步骤正确给5分,计算正确给10分,回答准确给5分。本大题共20分
某厂采用2级电表计量发电量,在使用过程中按二级电表进行周期检定均为合格。国家标准要求:电量计量误差应小于2.5%,属于精密度较低的一般工业测量任务。该厂选择2级电表计量发电量是否适宜? 解:
已知: T=±2.5%=5% 要求:Mcp≧1.5-2 验证:
页脚内容
~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部分
答:
试题答案
一、1、A 2、A 3、B 4、A 5、B 6、C 7、A 8、C 9、A 10、C。
二、1、A、B、C 2、A、B 3、A、B、D 4、A、B、D 5、A、B、C 6、A、B、C 7、A、B、C 8、A、B、C、D 9、B、C、D 10、A、B、C、D、E。
三、1、√ 2、✕ 3、√ 4、✕ 5、√ 6、√ 7、√ 8、√ 9、√ 10、√。
四、1、答:计量值数据是可以用仪器测量的连续性数据,或者可以测得小数点以下数值的数据。如:机械计量值数据有:长度、温度、强度、硬度、重量、成分;电气计量值数据有: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
2、答:计数值数据是指不用或不能用仪器测量的数据。或者说只能用件数、个数等正整数描述,而不能测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数据。如:不合格品件数、废品件数、疵点数,或用止规和通规检查,只能得到通或止两种结果所测得的数据。
3、答:按产品个数计数的数据叫计件值数据。如:合格品件数、废品件数、不合格品件数等等。
4、答:按点数计数的数据叫计点值数据。如:斑点数、缺陷数、气孔数等。
5、答:样本又叫子样。它是从总体中抽取的,用于测试、判断总体质量水平的那部分产品,用n表示。 6、答:
P-根据顾客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过程;
页脚内容
~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第部分
C-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并报告结果;
A-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五、解:
已知: T=±2.5%=5% 要求:Mcp≧1.5-2
验证:将V1 =2%代入得:Mcp=T/3V1 =5%/3✕2% =0.83﹤1.5
将V1 =5%代入得:Mcp=T/3V1 =5%/3✕1.5% =1.11﹤1.5 答:该厂选择2级电表是不适宜的,应选择1级电表。因为,将V1 =2%和V1 =1.5%代入时,Mcp都小于1.5-2的规定值(国家规定:测量装置的测量误差V=(1/3~1/10)T,最好(1/10)T)。
十你若真见过那些强者打拼的样子,就一定会明白,那些人之所以能达到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全是因为他们吃过许多别人吃不了的苦。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