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易榕旅网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要通过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使自由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确立”。这说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 ) A.稳定西欧各国的政治秩序 B.援助西欧复兴发展经济 C.扭转美国在西欧的形象 D.为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2.张明同学以“二战后非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搜集的史实,他能选用的是( )

①1952年,埃及人民在纳赛尔的领导下,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②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③1990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里完全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④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3.二战后的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敲响了世界殖民体系的丧钟。下列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历史事件是( ) A.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1960年“非洲年”的出现 C.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D.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关键在于( )

A.遭受殖民压迫的程度不同

B.工农群众的觉悟程度不同 C.苏俄支持援助的程度不同 D.两国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

5.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材料中“苏联的崩溃”在本质上是指(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 B.由一党制变为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C.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戈尔巴乔夫等社会主义改革失败

6.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柏林墙将柏林一分为二,阻断了东柏林和西伯林之间人员的自由来往。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公里,199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这道柏林墙,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也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缩影。以下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德国的分裂是二战后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的具体表现 B.柏林墙的拆除宣告冷战局面的结束 C.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是冷战的具体表现 D.德国的分裂标志冷战的开始

7.某同学以冷战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 A.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 B.《联合国家宣言》文件 C.丘吉尔铁幕演说稿 D.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8.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进行工业体制改革 D.未根本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9.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下列各项不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統一》 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

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④视频:《苏联的改革》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0.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实际上发出对苏联“冷战”的信号。美国“冷战”政策表现在( ) ①出台杜鲁门主义 ②提出马歇尔计划 ③建立华约 ④建立北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古巴长期处于美国的控制,因此在推翻了亲美政权之后的巴拿马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革命政府,古巴革命的领导人是( ) A.卡斯特罗 C.拉吉夫•甘地

B.尼赫鲁 D.托里霍斯

12.1947年,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尼赫鲁所说的“厄运时代”是指( )

A.受英国的殖民统治 B.地震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 C.持续的国内战争 D.东南亚金融危机

13.2018年2月9日,在“跃动的和平”为主题的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朝韩两国运动员共举“朝鲜半岛旗”入场,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下列关于朝鲜半岛的近现代史实描述准确的是( ) ①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并进一步扩大事态,最终引发甲午中日战争 ②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占领了北纬38度线以南的朝鲜地区 ③1953年7月,中朝美韩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此后南北双方长期对峙 ④霸权主义干涉与拥核危机是破坏半岛和平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史实和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A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 1787年宪法的颁布 标志美国独立 史实 结论 C 在斯大林模式下,企业“生产每一双皮计划体制更有利于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经济的协调发展 D 1999年,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A.A

B.B

C.C

D.D

15.写读书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习惯。涵涵同学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请你帮助涵涵的好朋友希希判断,涵涵学习的内容主要发生在( )

A.一战时期 C.冷战时期

B.二战时期 D.一超多极时期

16.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强烈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维护国际和平安全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17.标志着美国“遏制”苏联的“冷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B.古巴导弹危机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8.“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卡德纳斯改革 C.华夫脱运动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倒幕运动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北约”组织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华约”组织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20.指出下列不属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 A.不接受英国当局给予的头衔

B.抵制英货;提倡手纺车运动,穿用土布 C.不接受英国人的教育 D.捣毁、焚烧警察局

21.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

A.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B.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C.埃及争得彻底独立 D.运动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22.有学者评论某次20世纪末的一次改革的时候,“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此次变革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B.经济改革的失败 C.民族问题

D.《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

23.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通过了口口提出的“暴力不合作计划”,改变大故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取得印度的自治,“口口”应是( ) A.甘地

B.林肯

C.列宁

D.魏源

24.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 ④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导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甘地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6.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据估算,2017年上半年日本GDP超过520万亿日元,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日本主要外交活动(部分) 时 间 1992 主 要 活 动 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法案》 1993 为派遣自卫队,通过《伊拉克重建措施特别法案》 1996 参与美国组织的国际军事演习,与美欧平起平坐 2000 以打击东南亚海盗为名,派出军舰巡航 2015 日本右翼和一些保守势力力求摆脱“战后体制”,挑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1)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有何影响?80年代中期日本实行什么政策又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 年 2 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 8000 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对手,而不是伙伴。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 12 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

生。

﹣﹣刘金质《冷战史》

(1)概括材料一中乔治。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详解】依据题干“使自由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确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凋敝,为了防止出现革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是题干描述的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详解】③1990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里完全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和④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属于美洲国家的斗争事例,不符合题意,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 故选:D。

3.【详解】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历史事件是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故选:C。

4.【详解】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取非暴力革命的方式,因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不同特点是否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 故选:D。

5.【详解】据“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苏联的崩溃”在本质上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导致了苏联的改革举步维艰,严重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进行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社会主义制度变为了资本主义制度。

故选:C。

6.【详解】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柏林墙将柏林一分为二,阻断了东柏林和西伯林之间人员的自由来往。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公里,199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这道柏林墙,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也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缩影。可见德国的分裂是二战后冷战阴影下国际关系的具体表现。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详解】A.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B项适合。

C.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时,发表了以“铁幕”一词闻名的反共反苏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最先发出冷战信号。

D.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北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华约组织在冷战中互相对峙,是冷战的主要表现。

B.《联合国家宣言》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此项内容发生在冷战之前,与冷战无关。 故选:B。

8.【详解】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未根本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

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故选:D。

9.【详解】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各项不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統一》④视频:《苏联的改革》。②图片:《纳米比亚独立》反映的是非洲民族独立和振兴,③地图:《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反映的是拉丁美洲民族独立和振兴,符合题意。 故选:C。

10.【详解】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实际上发出对苏联“冷战”的信号。美国“冷战”政策表现在①出台杜鲁门主义②提出马歇尔计划④建立北约。华约是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详解】卡斯特罗是拉美古巴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拉美国家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新政权努力发展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A符合题意。 故选:A。

12.【详解】1947年,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尼赫鲁所说的“厄运时代”是指受英国的殖民统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根据宗教信仰不同)。印度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工农业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 故选:A。

13.【详解】关于朝鲜半岛的近现代史实描述准确的是①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并进一步扩大事态,最终引发甲午中日战争、②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占领了北纬

38度线以南的朝鲜地区、③1953年7月,中朝美韩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此后南北双方长期对峙、④霸权主义干涉与拥核危机是破坏半岛和平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故选:D。

14.【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A项对应错误;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B项对应错误;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阻碍了经济的生产和建设,C项对应错误;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标志着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D项对应正确。 故选:D。

15.【详解】据所学知,二战后美苏两国实行冷战,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都处于冷战时期。 故选:C。

16.【详解】根据材料“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大的稳定因素在于美苏势均力敌,都无法消灭对方,因而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故选:C。

17.【详解】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故选:D。

18.【详解】据“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

动。 故选:B。

19.【详解】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冷战开始。C符合题意。 故选:C。

20.【详解】捣毁、焚烧警察局不属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斗争形式为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故选:D。

21.【详解】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故选:B。

22.【详解】有学者评论某次20世纪末的一次改革的时候,“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它评述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据此判断,此次变革失败的原因不包括《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结成独联体。 故选:D。

23.【详解】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4.【详解】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④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说法均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详解】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6.【详解】(1)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有美国扶持;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体现在受经济危机打击,日本经济发展减缓;80年代中期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又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3)材料二表格中内容反映的问题是体现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倾向;其影响体现在严重威胁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故答案为:

(1)美国扶持;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影响:受经济危机打击,日本经济发展减缓;政策:实行“科技立国。

(3)问题:体现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倾向;影响:严重威胁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27.【详解】(1)据材料“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对手,而不是伙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乔治•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是苏联是美国的政治对手。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美国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并企图称霸世界,两国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刷,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巨大降碍。

(2)据材料“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有,冷战双方队伍扩大美苏争夺激烈,亚洲爆发了局部战争,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封锁,冷战国内化趋势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冷战局面正式形成,两极格局加强,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故答案为:

(1)认识:苏联是美国的政治对手。原因:美国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并企图称霸世界,两国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刷,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巨大降碍。 (2)表现:冷战双方队伍扩大美苏争夺激烈,亚洲爆发了局部战争,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封锁,冷战国内化趋势加强。(任等两点)影响: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冷战局面正式形成,两极格局加强,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任答两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