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2022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来源:易榕旅网
2022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一、判断题

1、阿米巴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都是化脓性炎。( ) 2、口眼干燥综合征是以鳞状上皮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病。( ) 3、分裂增殖能力弱的组织或器官其体积增大往往与增生无关。( )

4、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出现进行性肌萎缩、肌无力,常死于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 5、耳源性脑脓肿多见于额叶。( )

6、炎症的变质性病变可以表现为:细胞水肿、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干酪样坏死等。( )

7、嗜酸性变可发展成嗜酸性小体,是肝细胞坏死的一种表现。( ) 8、Ph染色体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9、绒毛膜癌其本身组织内含丰富的血管,常发生血道转移。( )

10、肺炎链球菌一般引起肺泡壁组织坏死,大叶性肺炎愈复后肺组织不能完全恢复其正常结构及功能。( )

11、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受累的是三尖瓣。( )

12、甲状腺癌患者常出现严重腹泻和低血钙症,间质内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积的是髓样癌。( )

13、臭氧化学性质高度稳定,容易与细胞膜表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导致炎性介质的释放,引起呼吸道的炎症。( )

14、肾盂肾炎上行性感染首先累及肾间质。( )

15、近年来由于AIDS的流行,使真菌病成为AIDS患者的重要和常见机会性感染。( )

二、选择题

16、易出现气体栓塞的情况是( )

A.飞行员按正常速度从地表升人低空B.静脉输液误伤动脉C.深海潜水者迅速升至水面D.腹部严重冲击伤E.短时间内自口腔吸入大量空气 17、良性高血压病的主要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 A.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B.细小动脉玻璃样变 C.肌型动脉中膜增厚D.肌型动脉内膜增厚 E.中型动脉粥样硬化

18、细胞损伤的最常见原因是( )

A.生物性因素B.缺氧C.免疫因素D.遗传缺陷E.理化因素 19、下列描述不符合二期愈合的是( )

A.组织缺损大B.创缘不能整齐对合C.伴有感染发D.伤口大,肉芽组织难以将其填平E.愈合时间长,形成的频痕较大

20、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不包括( )

A.缺碘B.机体对碘或甲状腺素需求量增加C.长期摄人大量碘E.垂体促甲状腺素腺瘤 21、宫颈癌在淋巴道转移中,首先转移的部位是( )

A.子宫旁淋巴结B.闭孔淋巴结C.髂总血管淋巴结D.腹股沟淋巴结E.骶前淋巴结 2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尿甚至无尿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囊腔狭窄、闭塞,滤过减少B.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高 C.肾小管萎缩、消失,重吸收功能降低D.继发性醛固酮增多E.肾细小动脉硬化 23、最先出现在新鲜梗死灶边缘的细胞是( )

A.浆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肥大细胞

24、以下药物滥用会促进大脑多巴胺的释放而发挥作用的是( ) A.海洛因B.甲基苯丙胺C.苯环已哌啶D.四氢大麻酚E.可卡因 25、关于嗜酸性小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肝细胞坏死B.肝细胞凋亡C.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D.肝细胞胞质浓缩 E.肝细胞核消失

26、属于良性病变的是( )

A.白血病B.神经母细胞瘤C.创伤性神经瘤D.戴样霉菌病E.非霍奇金淋巴瘤 27、下列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疾病是( )

A.糖尿病B.唇裂C.镰状细胞贫血D.精神病E.先天性心脏病

28、患者女,32岁,孕16周。一天前皮肤巩膜黄染,并迅速加深,尿色变深。明显厌食,频繁恶心呕吐.极度乏力,精神差。既往无病毒性肝炎病史。查体腹部触痛,肝浊音界缩小。B超肝脏体积明显缩小,几乎是正常肝脏体积的1/3-1/2。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胆酶分离,血氨升高。患者血清嗜肝病毒抗体检测,最有可能阳性的是( ) A.甲型肝炎病毒(HAV)B.乙型肝炎病毒(HBV)C.丙型肝炎病毒(HCV) D.丁型肝炎病毒(HDV)E.戊型肝炎病毒(HEV)

29、患者近年来劳累时,心前区经常疼痛,并向左肩部放射,因病情不缓解,住院治疗。心电图显示系统性心肌缺血,入院后逐渐加重,出现肝大,下肢水肿,在治疗过程中,夜间突然死亡。该患者死亡原因最可能是( ) A.心肌硬化合并心衰B.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 C.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衰D.心肌病合并心衰 E.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

30、患者,女,41岁,右乳腺乳头外上方皮下扪及一肿块,有局部压痛,不可推动。患者此时需要做以下什么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

A.CT B.MRI C.肿瘤标记物筛查D.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E.PET扫描

31、女性,43岁,临床表现为怕冷,嗜睡,月经周期不规则,动作、思维减慢,并见胫前区黏液性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甲状腺腺瘤B.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C.毒性甲状腺肿D.结节性甲状腺肿 E.甲状腺功能低下

32、男性,5岁,左腿烫伤后红肿、疼痛,数小时后起水疱。其病变为( ) A.出血性炎B.纤维素性炎C.化脓性炎D.浆液性炎E.蜂窝织炎 33、海绵状脑病的致病因子是( )

A.脂蛋白E B.阮蛋白 C.tau蛋白 D.β-淀粉样蛋白 E.a突触蛋白

34、患者60岁,低热、乏力、盗汗、咳嗽,痰中带血数年、加重1个月人院,X线检查见右上肺叶有一厚壁空润影,直径2.5~3cm,余肺组织内见多处模糊片状或条索状阴影,痰培养查见抗酸杆菌,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局灶型肺结核B.浸润型肺结核C.干酪样肺炎D.肺结核球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三、名词解释

35、病理性色素沉着

36、稳定细胞

37、高催乳素血症

38、淋巴瘤

39、非小细胞肺癌

40、侵蚀性葡萄胎

41、向心性肥大

42、浆液性炎

43、伤寒

四、简答题

44、何谓化脓性炎症?简述其常见的类型并举例。

45、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46、以肾脏为例简述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47、一患者患病已3周,有持续性高热、心动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牌肿大。请根据以上症状和体征对其作出诊断。

48、试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肉眼、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及临床表现。

49、请列举至少三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简述各自的病理特点。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错 12、对 13、错 14、错 15、对

二、选择题

16、C 17、B

18、A 19、D 20、E 21、A 22、A 23、C 24、B 25、A 26、C 27、C 28、E 29、E 30、D 31、E 32、D 33、B 34、E

三、名词解释

35、病理性色素沉着(pathological pigmentation):病理情况下,人体内的内源性色素与外源性色素积聚于细胞内外。

36、稳定细胞(stable cells):生理状态时,该类细胞处于G期,增生现象不明显。当受损伤时,则进入DNA合成前期(G1期),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包括各种腺体和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间叶细胞。

37、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一部分是由于垂体催乳激素细胞腺瘤分泌过多的催乳素(PRL)引起,一部分由下丘脑病变或药物所致,表现为溢乳-闭经综合征:女性闭经、不育和溢乳.男性性功能下降,少数也可溢乳。

38、淋巴瘤(lymphoma);是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及其他组织具有淋巴细胞分化特点的恶性肿瘤。

39、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90%。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大细胞癌等非小细胞癌的类型。

40、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为介于葡萄胎和绒癌之间的交界性肿瘤。水泡状绒毛可侵人子宫肌层,引起子宫肌层出血、坏死,甚至向子宫外侵袭累及阔韧带,或经血管栓塞至阴道、肺和脑等远隔器官。滋养层细胞增生程度和异型性比良性葡萄胎显著。 41、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长期慢性高血压可引起心脏病变,主要变现为左心室肥大、这是对血压持续升高,心脏工作负荷增加而发生的代偿性肥大。心脏重量增加,可达400g以上。左心室壁增厚,可达@**********,乳头肌和肉柱增租变圆,但心腔不扩张,甚至路缩小,称为向心性肥大。

42、浆液性炎(serous inflammation):以浆液渗出为特征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黏膜、浆膜、滑膜、皮肤和疏松结缔组织等。

43、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为其病变特征,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大、皮肤玫现疹及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等。

四、简答题

44、答:化脓性炎症是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主的炎症,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常见三种类型:脓肿、蜂窝织炎和表面化脓与积脓。脓肿是发生于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如肺脓肿、皮肤疖、痈等;蜂窝织炎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内,如皮肤的蜂窝织炎;表面化脓发生于浆膜、黏膜,如上呼吸道感染时脓性卡他,若脓液不能排出,在浆膜腔或管腔内蓄积称为积脓,如输卵管积脓。

45、答: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1)概念:血栓形成是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栓塞是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梗死是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2)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子→栓塞→梗死(无足够侧支循环时发生),原位形成的血栓也可导致梗死。

46、答: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如下:

(1)超急性排斥反应:以广泛分布的急性小动脉炎、血栓形成和由此而引起的组织缺血性坏死为特征。移植肾肉眼观,色泽由粉红色迅速转变为暗红色,伴出血或梗死,出现花斑状外观。镜下表现为广泛的急性小动脉炎伴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坏死。

(2)急性排斥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者,主要表现为间质内单个核细胞浸润;以体液免疫为主者,以血管炎为特征。有时两种病变可同时存在:①细胞型排斥反应可见肾间质明显水肿,CD4°和CD8'T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浸润,并侵袭肾小管壁,导致肾小管炎,引起局部肾小管坏死。也可出现血管炎及血管壁坏死,在血管壁上有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②血管型排斥反应抗体及补体的沉积引起血管损伤,随后出现血栓形成及相应部位的梗死。此型更常出现的是亚急性血管炎,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泡沫状巨噬细胞增生所引起的血管内膜增厚,常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肾小球损伤则表现为与补体产物沉积相关的肾小球肾炎。

(3)慢性排斥反应:肾慢性排斥反应的突出病变是血管内膜纤维化,引起管腔严重狭窄,从而导致肾缺血,其形态表现为肾小球萎缩、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肾间质除纤维化表现外,同时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47、答:诊断为肠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1)病理特点:①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尤以回肠淋巴组织为甚;②特征性伤寒细胞及伤寒小结,由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淋

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等形成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伤寒小节,具有病理诊断价值;③典型的肠道病变分四期: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及愈合期;④其他器官如肠系膜淋巴结、肝、牌和骨髓等处伤寒小结和坏死形成。

(2)临床表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大、皮肤玫瑰疹及血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等。

(3)常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等。…该患者在肠伤寒基础上并发肠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48、答: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为一组病情进展迅速的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为大量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变化:①肉眼观双侧肾脏均匀肿大,颜色苍白,为“大白肾”;②光镜下见多数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占肾小球总数50%以上),开始为细胞性新月体,后期转化为纤维性新月体,肾小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并压迫毛细血管丛;③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与具体类型有关,1型表现为lgG和C3沿毛细血管壁呈线条状沉积,Ⅱ型则为颗粒状荧光,Ⅲ型通常无荧光反应;④电镜观察可见囊壁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临床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并迅速发展为肾衰竭。预后一般认为与新月体的数目有关,如受累肾小球<50%者则预后相对较好。

49、答: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主要病理改变为相对单一形态的、体积较大的淋巴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瘤细胞表达成熟B细胞分化抗原。②Burkitt 淋巴瘤:主要病理特点为中等大小、形态相对单一的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瘤细胞间见散在吞噬碎屑的巨噬细胞,低倍镜下形成“满天星(starry skyy”现象,高分裂指数和高调亡是该肿瘤特征性的表现。瘤细胞表达成熟B细胞分化抗原以及滤泡生发中心细胞标志CD10和bcl-6,不表达Bcl-2。③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基本病变是体积大小不等,核形态不规则的瘤细胞弥漫浸润,核分裂象多见。常见显著的瘤组织坏死,并可见瘤细胞浸润血管鉴和大量的反应性炎症细胞。肿瘤细胞表达部分T细胞分化抗原、NK细胞相关抗原以及细胞毒性颗粒相关抗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