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学刊
2017年16期
高校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雷雨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指导者,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第一线,也是 高校危机事件管理的主要参与者。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中应加强角色定位,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功能发挥,促进科学 长效的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工作机制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营造安全稳定的大学校园环境。
关键词: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0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96-000X( 2017) 16-0138-03
Abstract: As the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organizers, practitioners and director of the
management work, college counselors, are in the first line of college students' daily management, and they are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College counselor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own roles in crisis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self-worth and effect of their work, by which,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risis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college can be formed. And it w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risis event, and build a safe and stable environment of university campus.
Key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the campus crisis; role definition
一、高校辅导员与高校危机事件的关系(一) 现实基础
危机事件管理是高校辅导员现实工作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这 就使得辅导员可以通过日常谈心谈话、学生干部培养、主 题班会、团日活动等渠道紧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重要 行动。对危机事件的管理就建立在这种天然联系的基础 上,平时工作中可以以各种形式对危机事件进行预防教
部的双重身份。《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则 明确规定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等级标准以及具体内 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 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
与实践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第五条 关于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第(三)款规定,辅导员应了解和 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
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 育,培养学生对危机事件的防范意识;在危机事件发生时, 问题,
辅导员需要在第一时间赶至现场,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 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以上这些制度文本详 恶化,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掌握事件发生时的第一手资 料,并将事件及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危机事件 得到有效控制后,辅导员需迅速、全面且客观地调查事件 发生的原因与背景,通过与当事学生及涉事人员进行沟通 协调搜集关于事件的详细信息,从中掌握事件发生的实际 情况,为接下来的工作做详细的部署与安排。
(二) 制度基础
在制度建设上,危机事件的管理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 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类制度文本对辅导员工作职 责和角色准确定位,是正确理解高校辅导员和校园危机事 件管理关系的重要前提。《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 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 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 人。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是 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与干
作者筒介:雷雨(1989,04-),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38-
细界定了高校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和作 用。
二、高校辅导员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一)危机事件发生前一防患未然的“预防者”高校危机事件前的管理处于防范管理阶段。危机事件
的发生虽大多具有突发性,但并不是完全偶然的,而是经 过了一个从隐形到显性、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辅导 员在防范管理阶段中扮演着防患于未然的\"预防者\"角色, 通过建立一系列可操作的预防工作机制,早发现、早预防 危机事件的先兆与苗头,尽可能地从源头上减少危机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
1.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重要行动
(1)建立完整、动态的学生档案
以学生大一人校时期建立的档案库(包括纸质档案和 电子档案,涉及个人信息、高考成绩、家庭基本情况等内 容)为基础,通过日常谈心谈话、走访学生宿舍、联系家长
2017年16期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学刊
高教管理
等方式和途径,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习 惯、人际关系、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在平时的沟通交 不断更新和调整学生的档案信息,建立动态的档案管理系 统,以保证随时掌握所带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重要行动。
(2) 建立学生“信息员”反馈机制
及有关部门,形成书面材料,如有必要应将事件发生的真 实情况及时告知学生,引导舆论向真实、积极的方向发展, 影响,缓解群体紧张气氛,避免危机事件的负面传播带来 更大的损失。
2.掌握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
流和集体活动中挖掘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个性特征, 充分发挥网络对危机事件处理的正面作用,及时消除负面
辅导员一般要带的学生少则百余名,多则两三百人, 在收到危机事件发生的通知后,辅导员可参照新闻
五W要素”要求,即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 在日常管理上很难做到随时随地掌握每名同学的情况。辅 “导员必须在学生中成立可信赖、工作得力的学生\"信息员\" 队伍,以年级、班级主要学生干部为依托,以班级、专业为 单位,以班长、心理委员、宿舍长为主力,通过他们的定期 汇报和重大情况反馈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主要动态,收 集危机信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动态档案。
(3) 建立平等有效的师生对话机制
除了面对面沟通、电话联系等传统沟通方式之外,辅 导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覆盖面广、联系即时的
QQ、微信、微博等对话平台,打破师生对话的障碍,及时为
学生解释疑惑,主动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诉求,掌握他们
的思想异动,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与意见,拉近师生距离, 全方位地与学生建立联系。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危机预防意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路人,可将危机预防 教育和日常班级管理相结合,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举 办安全教育团日活动,将培养学生危机意识和危机防范能 力抓在日常。通过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 等载体,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国家国际重大事件动态, 形成对国家正确的认知与价值观。加强学校规章制度、法
律法规宣传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知法、 懂法、守法,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懂得用法律 途径正当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法律 责任与义务。此外,辅导员还需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 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与人生观,积极应对困难与挫 折,增强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 态,从根源上杜绝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危机事件发生时一
当机立断的“处理者”
1.控制危机事件进一步恶化
校园危机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后,辅导员一般都是最 先收到事件发生的通知,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稳定涉事 学生及相关人员的情绪,最大程度地防止事态进一步蔓延
与恶化。同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及时上报所在二级学 院领导和学校相关部门如校医院、保卫处、学生处、心理咨 询中心等,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处理现场,必要时向相关专 门机构请求帮助,避免出现因学院和学校的不知情导致事 件得不到有效控制、现场混乱的情况。
除了在现场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外,还要及时了解和 掌握危机事件在互联网上传播扩散的情况。不乏会有学生 和相关人员在没有了解事件全貌的情况下以谣传谣、夸大 事态、歪曲事实,引起学生的恐慌情绪,影响校园环境的安 全与稳定。辅导员应在了解事件整体情况后及时汇报上级
(What)、何因(Why)、何人(Who),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各类 信息进行判断和确认。首先要与主要涉事学生双方进行沟 通交流,创造学生倾诉的渠道,让双方将事件的经过进行 详细说明,以掌握事件发生的整体情况,多以换位思考的 角度分析学生言行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此外,还需向周围 学生及现场其他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如发生大学生失踪、 自我伤害等危机事件,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以妥当的方式
告知当事人的监护人或其他重要亲属,主动进行沟通和解 释。听取各方反映的事件情况后,辅导员要根据危机事件 的性质与类别,如学生恶性伤害事件、大学生群体事件、个
体自残或自杀事件等,针对危机事件的现场状况,对危机 事件的涉及范围、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可能波及的范围等 情况进一步迅速作出判断,尽可能准确地掌握危机事件发
生的真实情况。
(三)危机事件发生后——细致人微的“协调者”
1.重视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工作
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工作,包括稳定受危机事件影
响的学生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心理的善后工作,及稳定利益 各方情绪和心态的善后工作。辅导员应注意做好这部分受
影响的学生群体和相关人员的思想引导及心理疏导等工 作,及时清除事件潜在的隐患。(1) 沟通协调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管理中,辅导员首要需要处理好 涉事学生、学生家长、社会舆论等相关人之间的关系,做好 信息交流的协调者角色,避免因信息交流障碍而造成事件
处理不畅。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负责对危机事件 相关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教育或安抚等工作, 稳定学生的情绪和行为。涉事学生是高校危机事件的主 体,其行为及心理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辅导员对危机事件 现场的学生进行安抚,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紧张情绪, 控制危机事件现场的事态发展,杜绝二次危机事件的发 生。同时作为参与危机事件处理的主要人员,辅导员要加 强与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向决策者 提供动态信息报告,包括处理进展、事态发展情况、影响程 度。
(2) 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涉事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造成 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辅导员应结合自身疏导和外界协助 疏导,力争最大程度上减少危机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心
(下转142页)
-139-
高教管理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高教学刊
2017年16期
拓展翻转课堂理念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
钱欣瑞
(天津大学图书馆,天津300350)
摘要:纵观国内外经济的发展,都与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必然引起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变革。翻转 课堂颠覆了传统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过程,成为当今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在研读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翻 转课堂及相关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对翻转课堂的理解,并把翻转课堂理念拓展到图书馆服务进行实践,探寻提升高校图书馆服 务质量的新途径。
关键词:翻转课堂;图书馆;服务质量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96-000X( 2017)16-0140-03
Abstract: Throughou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novative ideas in education and
talent strategies, and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education reform. Flipped classroom overthrows the traditional processes in passing on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and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search topics in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any studies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related educational theori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comes out, toextend the concept of flipped classrooms to practices works in the library, and explore an approach which promotes the service qualit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培 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备受广泛关注,它已经 成为教育领域持续研究和思考的热点问题;随着信息技术 的快速发展和云服务的广泛覆盖,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当 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必然引发教育界对如何培养人的深度 思考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其中“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由于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备受国内外广泛关 注。高校图书馆作为提供、利用和传播科学文化、培养教育 素养的服务与研究机构,本文探讨了将这种教学创新理念 应用到图书馆的服务之中的举措。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和发展(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本文作者在亲历或研读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翻转
(二)翻转课堂的发展
2007年,《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在南非开普敦的正式 签署,使得教育领域开启了教育创新的新篇章。该宣言明 确指出“我们正处于教与学的全球性的变革之巅。全世界 教育工作者在因特网上开发出大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 向任何人开放并供他们免费使用。这些教育工作者正在创 建一个世界:地球上每个人都能获取人类所有知识,每个 人都能对人类知识的汇集做出贡献。”同年,美国林地公园 私立高中是翻转课堂的发源地,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开创性地进行了相
关实践,他们将讲解课程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方便学生先 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和答疑解惑[5]。翻转课堂的 理念和方法深受学生的好评和同行的广泛关注,2012年初
把这一理念进行了 课堂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合出对翻转课堂内涵的理解,即 通过在其学校举办的翻转课堂开放日,
翻转课堂是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广泛的传播。组织和实施。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讲授的目的发生了改 变,形式上颠覆了传统的知识讲授与知识内化的过程,学 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身、师生间或同学间 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 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向的传授知识,而是通过互联网+高 质量的视频、学习资料和数据筛选分析等手段让学生自主 学习。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自身充满“我要学” 的动能,培养学生掌握探求新知识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培 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育人质量。
毋庸置疑,翻转课堂的出现得益于开放教育资源(0-
ER)运动项目的启动,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 项目启动、中国近7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可汗学院微 视频、TED-ED视频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为翻转 课堂的实施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 发展。
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一)构建主义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让•皮亚杰(JeanPiaget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 )和戴维•奥苏贝尔(DavidAusubel等是建构主义、认
作者筒介:钱欣瑞(1986,11-),女,汉族,无锡,本科(学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1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