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一般劳动”概念的四个层次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一般劳动”概念的四个层次

来源:易榕旅网


作者:翁寒冰

作者机构: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哲学动态 页码:26-32页

年卷期:2016年 第10期 主题词:价值;交换价值;一般劳动

摘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主导逻辑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重逻辑。交换价值所建构的客观抽象的"一般劳动",是这一文本的重要批判基点。这种通过交换和货币所建构的"一般劳动"是一种客体性的"一般劳动",从而不同于《资本论》中价值概念所代表的主体性的"一般劳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主体性的"一般劳动",尤其是在对机器大工业的研究中,马克思指出了机器生产所建构的两种不同的一般劳动形式。这些概念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得出科学的价值概念奠定了基础,也推动马克思在解读视角上完成了"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运动"向"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的过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