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应用 中国信息界 20 1 2年第O9月 总第225期 地震解释成果网络可视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王婷婷李超 (吉林油田公司信息中心吉林松原1 38000) 摘要:地震勘探解释成果数据在石油勘探中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地震解释成果数据通常数据量巨大,使得 其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一直不理想。为此,研发了地震解释成果网络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应用并行处理、 多线程、银光等技术,实现了海量地震解释成果数据Web方式的便捷、高速在线查询与可视化等应用功能,为 油田各级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辅助工具,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地震勘探解释成果网络可视化 0引言 据、GIS图层数据、非结构化文档数据等多种类型地震解 释成果数据的在线展示。 (3)系统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区别于之前对于地 地震解释成果数据是油气勘探、评价、开发中重要的 数据资源,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解释系统内部数据,主 震数据的应用要借助于解释工作站或者在本地计算机安装 要包括井工区文件、地震工区文件、成果图文件、合成记 复杂操作软件的局限性,地震解释成果的数据的应用要能 录文件等;二是外部数据,主要包括解释系统输出的各种 够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本地计算机、简单操作;②应用 数据文件(例如:层位、断层、断层多边形、测网文件 IE、火狐等常用浏览器为工具;③不安装第三方插件,安 等)和解释研究成果文档(例如:文字报告、多媒体、图 全高效;④应用油田局域网络;⑤高速地实现地震解释成 果数据网络可视化。 件、图表及其它成果文档)。地震数据具有数据采集成本 高、可用周期长、数据量大等特点,在石油勘探中有着重 要作用。2007年底,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 统(简称A1系统)在吉林油田正式运行,实现了对1999年 后历史地震解释成果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系统设计 2.1关键技术 1.1实现与OpenWorks数据库的无缝连接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勘探、开发、生产、研究工作 2.的不断深入,对地震成果数据灵活、便捷应用需求日益显 目前OpenWorks地震工区的地震数据体(3DV、 著,如何解决海量地震数据体在网络传输、应用的瓶颈问 Brick)、解释层位文件(HTS)等文件都是以内部格式 题,成为吉林油田地震解释成果网络可视化管理系统研发 存储,数据格式不公开。因此通过对OpenWorks内部数 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有效促进A1系统深化应用的技术手 据格式的深度剖析,实现与A1系统数据库的接口,读取 段之一。 OpenWorksq-区数据是系统建设的一个核心任务之一。 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OpenWorks内部数据格式解析工 作,对Landmark的工区坐标定义文件PDS、地震数据体 (3DV、Brick)、三维解释层位数据体(HRZ、HTS)、 Zmap的成果数据(ZGF)进行了数据格式的深入剖析,实 1需求分析 目前吉林油田的地震解释成果数据通过A1系统的 ks数据的无缝连接。 OpenWorks项目研究环境进行科学规范的统一管理,并且 现了与OpenWor通过PowerExplorer软件实现数据浏览及应用。但是在实际 2.1.2实现海量地震数据图像的快速网络传输 生产的过程中,这种应用模式不能很好满足广大非专业软 下的对地震解释成果网络可视化系统的主要需求: (1)系统建立在现有数据资源应用的基础上,是A1 系统深化应用,避免数据资源冗余建设。 (2)系统支持OpenWorks系统的地震数据体(3DV、 系统终端用户的网络响应时间由三部分组成:数据库 解决海量数据在终端用户请求数据服务的时候实现快速的 网络响应,我们应用了以下三方面的技术: 件应用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应用需要。因此,确定了如 数据的访问时间+应用程序处理时间+网络传输时间。为了 (1)在后台服务器端,对于客户端的事件请求的处理 采用多线程技术及并行数据处理算法。通过多线程技术及 Segy、解释层位、断层数据、解释层位网格)、井筒数 并行处理,使得网络可视化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来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