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施行日期 文号 主题类别 效力等级 时效性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1982.04.06 1982.04.06 环境监测 部门规范性文件 现行有效 正文:
---------------------------------------------------------------------------------------------------------------------------------------------------- 海水水质标准
(一九八二年四月六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颁布)
本标准为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防止和控制海水水质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保证海洋的合理开发利用而制订。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海域的海水水质管理。 1. 海水水质的分类与标准
1.1 按照海水的用途,海水水质要求分为三类:
a. 第一类适用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人类的安全利用(包括盐场、食品加工、海水淡化、渔业和海水养殖等用水),以及海上自然保护区。 b. 第二类适用于海水浴场及风景游览区。
c.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等。 1.2 各类海水水质标准列于表1和表2。 表 1 海 水 水 质 要 求
------------------------------------------------------------------------------ 污染物名称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 悬浮物质 人为造成增加的量不 人为造成增加的量不 人为造成
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升 得超过50毫克/升 得超过150毫克/升 ------------------------------------------------------------------------------ 色、嗅、味 海水及海产品无异色异嗅异味 海水无异色异嗅异味 ------------------------------------------------------------------------------ 漂浮物质 水面不得出现油膜、浮沫和其它杂质 水面不得出现明显的油 膜、浮沫和其它杂质
------------------------------------------------------------------------------ PH 7.5~8.4 7.3~8.8 6.5~9.0
------------------------------------------------------------------------------ 化学耗氧量 <3毫克/升 <4毫克/升 <5毫克/升
------------------------------------------------------------------------------ 溶 解 氧任何时候不低于5 任何时候不低于4 任何时候不低于3 毫克/升 毫克/升 毫克/升
------------------------------------------------------------------------------ 水 温 不超过当地、当时水温4°C
------------------------------------------------------------------------------ 大肠菌群 不超过10000个/升(供人生食的贝类养殖水质不超过700个/升) ------------------------------------------------------------------------------ 病原体 含有病原体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消灭病原体后,方 可排放
------------------------------------------------------------------------------ 底 质 砂石等表面的淤积物不妨碍种苗的附着生长
------------------------------------------------------------------------------ 溶出的成分应保证海水水质符合表1、表2的要求
------------------------------------------------------------------------------ 有害物质 应符合表2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2 海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 | 最高容许浓度 单位 毫克/升
|---------------------------------------------------------------- |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类
-----------|-------------------|--------------------|---------------------- 汞 | 0.0005| 0.001 | 0.001
-----------|-------------------|--------------------|---------------------- 镉 | 0.005 | 0.01 |0.01
-----------|-------------------|--------------------|---------------------- 铅 | 0.05 | 0.1 |0.1
-----------|-------------------|--------------------|---------------------- 总 铬 | 0.1 | 0.5 |0.5
-----------|-------------------|--------------------|---------------------- 砷 | 0.05 | 0.1 | 0.1
-----------|-------------------|--------------------|---------------------- 铜 | 0.01 | 0.1 | 0.1
-----------|-------------------|--------------------|--------------------- 锌 | 0.1 | 1.0 | 1.0
-----------|-------------------|--------------------|---------------------- 硒 | 0.01 | 0.02 | 0.03
-----------|-------------------|--------------------|-------------------- 油 类| 0.05 | 0.1 | 0.5
-----------|-------------------|--------------------|---------------------- 氰化物| 0.02 | 0.1 | 0.5
-----------|----------------------------------------------------------------- 硫化物| 按 溶 解 氧 计
-----------|---------------------------------------------------------------- 挥发性酚 | 0.005 | 0.01 | 0.05
-----------|-------------------|--------------------|--------------------- 有机氯农药 | 0.001 | 0.02 | 0.04 -----------|-------------------|--------------------|---------------------- 无机氮| 0.1 | 0.2 | 0.3
-----------|-------------------|--------------------|---------------------- 无机磷| 0.015 | 0.03 | 0.045
------------------------------------------------------------------------------ 注: 无机氮和无机磷为防止暖流内湾海域产生 “赤潮” 的限制值;海水 中放射性物质应符合 CBJ8-74 《放射防护规定》中露天水源的限制浓度。 2. 防护规定与措施
2.1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机构,按照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规定保护的水域范围及其水质类型。
2.2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其它有害废弃物,禁止直接排入规定的风景游览区、海水浴区、自然保护区和水产养殖场水域。在其他海域排放污染物时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2.3 在沿海和海上选择排污地点和确定排放条件时,应考虑所规定保护的海域位置的特点、地形、水文条件和盛行风向及其它自然条件。 3. 监督与执行
3.1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机构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3.2 本标准的各项海水水质指标的监测,按 《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 规定的方法进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委托国家海洋局负责解释。 其它略。 ——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