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护理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3月 第5卷第8期MEDICINE INNOVATION RESEARCH 园地 _ 誊l 骜藩。≯ 乎 。誊 譬 ll l参 曩≯ 善 嚣◆。 。0一 !藉 。 一0孽 ≯曩 j| 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护理 程华军【中图分类号】R473.77 治疗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杨宏伟 【文章编号】1671—7821(2008)08—0120—01 驻马店市中心人民医院(河南 驻马店46300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探讨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4年4月一2005年1月收治的20例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 散瞳是局部治疗的关键措施。治疗过程中应作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教会病人点眼是关键。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有利于虹膜睫状体炎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虹膜睫状体炎护理 2.2.3非甾体消炎药在饭后半小时服用,观察胃肠道反应及有 无肝肾功能损害。 虹膜睫状体炎是眼科常见病,临床表现有眼球疼痛、流泪、畏 光、视力减退等症状,如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常会导致并 发性白内障及继发性青光眼,甚至失明。2004年4月一2005年1 2.2.4应用阿托品眼水以抗炎、止疼、预防虹膜后粘连是治疗的 月,我科共收治虹膜睫状体炎20例,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 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关键。使用阿托品滴眼后,用手指压迫内眦部1—2min,以免药物 经鼻泪管流入鼻腔后经鼻黏膜吸收而引起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 2.2.5观察有无高眼压症状。病人眼胀痛,指测眼压高,应通知 医生及时处理。 1.1一般资料均35岁。 本组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23眼(双眼3 例,单眼17例,其中右眼11眼、左眼12眼);年龄25—45岁,平 1.2虹膜炎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无疼痛、流泪,畏光消 2.2.6进食含钾、低盐、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清淡、温热、易消 化的软食或流质,如牛奶等可保护胃黏膜。 2.2.7眼部疼痛给予热疗、超短波透热等治疗。 2.2.8病室光线宜暗,病人戴有色眼镜,减轻畏光、流泪症状。 2.3健康教育笔者通过对上述病人的护理及教育达到较好的 治疗效果。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冷暖、情绪、安全等日 常细节,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做好每一个病人 的出院指导:坚持用药,治疗原发病,巩固眼病疗效;讲解用药具 体时间、方法、剂量,按医嘱减量、停药;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增强安 失,视力恢复正常;好转:流泪、畏光减轻,视力提高;无效:流泪、 畏光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出现虹膜前后粘连及继发性青光眼、并 发性白内障。 1.3结果恢复正常。 2护理 本组20例患者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 理,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3mo,患者无疼痛、流泪、畏光、视力 全意识,预防跌倒摔伤及避免用力作引体向上的动作,防止因骨 患者眼疼、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常出现烦躁、 质疏松而导致骨折。出院1wk后复查,以后每ITIO复查1次,病情 稳定后,每半年或1a复查1次。以后定期复查,如出现眼红、痛、 胀、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3讨论 2.1心理护理焦虑不安等情绪,护士要充分理解患者的病痛,向患者及家属介 绍有关疾病的卫生知识,眼科用药的重要性及有关药物的性能, 嘱患者按时点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和顾虑,使患 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治疗护理患者希望尽快解除眼疼、畏光、流泪不适症状, 视力有所提高,有的患者反复发作,担心预后,护理人员应充分给 虹膜睫状体炎是眼科常见病,主要与外来感染、继发感染、内 在感染有关。近年来免疫学的研究提示其是与自身免疫有关的 一种迟发性自身免疫疾病,散瞳是局部治疗的主要原则和关键措 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充分散瞳,防止粘连。 2.2.1皮质类固醇给药时间在每日晨7—8点,用药时观察胃肠 道反应,继发感染,高血压、高血糖等副作用,有消化道疾病者,警 施。因此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教会病人点眼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778 [2]于登瀛,关雪莹.心理护理应用在实施上下功夫[J].中华护 理杂志,1998,33(9):531 惕消化道出血、穿孔倾向等。 2.2.2应用免疫抑制剂,观察有无尿少、血尿,结膜、眼底、牙齿 出血,胃肠道反应等;注意避免受凉;不到人多、空气混浊的场所 去,以免因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后,发生其它器官感染。 6出院指导 【收稿日期】2008一l一4 参考文献 出院后需继续主胸支架外固定3~5too,避免颈部剧烈运动, 防止跌倒;纠正与改变生活工作中的不良姿势;加强肢体的功能 [1]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10B) [2]李凤华.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1) 锻炼;定期复查,复查时间分别为l、3、6mo和12mo;吸烟者戒 烟3'mo。 --——【收稿日期】2008一l一27 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