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实验设计

来源:易榕旅网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实验设

计(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一定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信息分析和交流结果做出判断,基本推测出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不仅需要实验证据,还需要一些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利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判断未知气体。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竹签、烧杯 教学过程:

一、观察小苏打与白醋导入

1、今天桌上也有两种物质,一小包固体和一小杯液体。请你用学过的观察方法,说一说它们有哪些特点?

2、学生观察并汇报。老师板书,介绍这两种物质的成分和特点 小苏打:白色、粉末、颗粒 白醋:无色、酸味、液体 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如果将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以大家的生活经验,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板书:+)

2、学生从实际经验,猜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到底会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的变化。板书课题: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3、实验:

(1)那么,我们该怎样来研究呢(学生说出在醋中倒入小苏打,可以启发学生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你准备怎样去观察实验现象(强调观察时候运用手、眼、耳、鼻等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根据老师的经验,如果在刚刚混合前后用手去摸一下玻璃瓶外壁,会有意外的发现,但是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发现这个意外。在观察时,把现象记录作业本P17页。投影出示记录表。)

4、实验交流:实验中你们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可能的现象:(1)冒气泡(2)有嘶嘶声音(3)瓶底有沉淀物(4)瓶子里还有液体(5)摸玻璃瓶外壁有点凉。副板书:气泡、声音、沉淀物、液体、凉

5、联系今天的学习内容,这些现象可以说明什么变化前是小苏打和白醋这两种物质,那变化后你观察到的又是哪些物质呢(冒气泡、有嘶嘶声音说明有气体产生,沉在瓶底的物质是白色粉末,瓶子里还留有液体。)

板书:气体(无色无气味)、液体(无色透明)、沉淀物质(白色细小颗粒) 6、看看变化前于变化后的现象,你们认为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呢为什么 可能的回答:

化学变化,因为有气体产生时,指出这个气体一定是新物质吗?

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产生,指出气体是什么沉淀的白色物质还是小苏打吗无色透明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2

三、研究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

过渡问题: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变化呢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不是新的物质呢如果是新物质,它可能是哪种气体呢如果不是,那这个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1、问题:生活中,我们知道有很多气体,你能说出一些气体的名称吗它们又有哪些特征呢

2、进行假设:你认为这是什么气体(学生可能会有各种猜测比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等。)

让我们来看投影,每一种气体都有自己的性质特点。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这里的一种气体还是其他气体我们有办法来找出来吗请看表格,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来找出气体(颜色气味都相同,轻重、可燃性等方面有差异,可以根据排除法来缩小范围)

3、实验设计:请大家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来找出是什么气体?老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肯定或是否定,并指导操作方法。学生完善实验方案。 将玻璃片慢慢地揭开,迅速将燃烧着的细竹条伸进玻璃瓶中,观察火焰情况(师先演示把细竹条放进空瓶子里,说明可以燃烧一定时间,让学生数数。提醒学生不要将火柴碰到瓶底。一般只做一次就可以了)

A、燃烧的细竹条放进瓶子里会有几种现象:没有明显变化、马上熄灭、燃烧更旺。如果马上熄灭可以把哪些气体排除,如果烧的更旺可以排除哪些气体? B、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有些气体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我们还可以用火去接触不明气体吗?但大家不要害怕,老师查了一下资料气体发生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像今天的实验条件还不会达到爆炸的可能,所以请大家放心的去做实验好了。

C、表格中告诉我们,有些气体比空气轻,有些比空气重,如果比空气轻,混合后的气体会怎样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种气体留在瓶子里(加盖子,用玻璃片)

4、进行验证:学生领取材料,实验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5、汇报。根据可燃性排除了能燃烧的气体(投影上去掉),还剩下什么气体这些气体主要什么不同重量不同可以有什么办法来进一步证明吗

6、如果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再演示倒二氧化碳灭火的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排除了什么气体

7、到底是什么气体呢我们今天的实验证据能判明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吗不能,但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投影出示)

8、想知道科学家是怎样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和确定二氧化碳的吗?播放课件,介绍二氧化碳发现史。

9、谁能说说今天课堂上我们是怎样来认识二氧化碳的?

可能的描述: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玻璃瓶中,冒出气泡,说明产生了气体,然后用点燃的竹条伸入玻璃瓶中发现了火焰熄灭了,说明这个气体不会燃烧、不帮助燃烧,我们把收集的气体往下倒,发现这个气体能使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这个气体比空气重。最后老师告诉我们通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这个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老师小结发现过程并板书:把前面板书中的“气体”改为“二氧化碳”,并在下面板书: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3

10、现在你能判断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了吗为什么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我们也可以说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

板书:在箭头上面板书“化学变化” 四、研究产生的其他物质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的吗你还想要研究什么呢那其他的两种物质呢它们到底是新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你是怎么想的

1、如果白色物质还是小苏打你怎么来证明如果液体还是白醋你又可以怎么证明大家可以让家长去超市或菜场买一些小苏打和白醋,在家里进一步做实验。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化学变化

小苏打 + 白醋 ——> 二氧化碳 + 白色物质 + 液体 白色细小晶体 无色透明 无色无味 无气味 酸味 比空气重 沉淀 不支持燃烧 白色粉末

科学探究过程中有7个主要要素

第一要素是提出问题。第二要素是猜想与假设第三要素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第六要素是评估。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