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L
A、(X刀、γ刀)}物理师考试试卷
1、在辐射防护中,应用距离防护,其原因是基于 A、光子的通量反比于到源的距离 B、光子的通量反比于到源的距离的两倍 C、光子的通量正比于到源的距离的平方 D、光子的通量反比xx的能量的平方 E、光子的通量反比于到源的距离的平方
2、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管理队伍人员的组成不包括 A、放疗护士 B、物理师 C、技师 D、工程师 E、医师
3、关于多叶准直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的半影xx好
B、叶片运动速度和加速度越大越好 C、叶片宽度越窄越好
D、叶片凹凸槽的设计无关紧要 E、机械稳定性和到位精度越高越好
4、加速器治疗机灯光野与照射野符合性允许精度是
1 / 32
A、±1.0mm B、±2.0mm C、±2.5mm D、±3.0mm E、±4.0mm
5、低能光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 A、光电效应 B、xx效应 C、电子对效应 D、光核反应 E、相干散射
6、X(γ)光子与物质的一次相互作用 A、不损失能量
B、损失其能量中很少的部分 C、损失其能量的一半 D、损失其三分之二的能量 E、损失其能量的大部分或全部
7、高剂量率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最常用的放射源是 A、碘-125 B、xx-198 C、铱-192
2 / 32
D、磷-32 E、镭-226
8、我国头部γ刀装置实现多野集束照射采用的方法是 A、单源拉弧 B、静态 C、植入
D、多源旋转聚焦 E、立体定向
9、在放射治疗部门,用于吸收剂量或剂量分部测量的探测器不包括 A、量热器 B、电离室 C、热释光 D、半导体 E、胶片
10、用于吸收剂量校准和日常检测的首选方法是 A、化学剂量法 B、电离室法 C、热释光法 D、半导体法 E、胶片法
3 / 32
11、在空气中,用指型电离室校准高剂量近距离放射源时,权衡电离室灵敏体积内剂量梯度的变化和测量时间,测量距离一般取
A、2.0-5.0cm B、5.0-10.0cm C、10.0-20.0cm D、20.0-25.0cm E、25.0-30.0cm 12、韧致辐射是
A、产生于电子在原子壳层间跃迁 B、产生于电子与核的xx相互作用 C、产生于核跃迁 D、产生于正负电子湮灭 E、正电子和负电子碰撞 13、直线加速器低能光子线是指 A、1~4MV B、4~8MV C、4-10MV D、10~15MV E、18~25MV
14、电子束Rp(mm)是 A、校准系数
4 / 32
B、半值xx
C、水表面的平均能量 D、实际射程 E、水下的平均能量
15、对立体定向手术(单次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处方剂量12~25Gy: 病灶越大,处方剂量越小
B、主要适用于功能性失调、血管畸形、一些良性肿瘤和远处转移病灶的治疗
C、偶尔用于恶性颅内肿瘤常规放射治疗后的剂量推量 D、处方剂量为0.5~2Gy: 病灶越大,处方剂量越小 E、可以应用于脑垂体瘤的治疗
16、在进行医用高能光子射线剂量校准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 A、射野均整度 B、射野对称性 C、射线的平均能量 D、射线的辐射质 E、射线的穿透性
17、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K层电子结合能,则光电效应发生的最大概率在
5 / 32
A、K层 B、L层 C、M层 D、N层 E、O层
18、在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患者治疗部位坐标系的参照物是 A、基础环 B、面罩 C、定位框架 D、摆位框架 E、CT/MRI适配器
19、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需要将三维CT图像转换成三维相对电子密度图像的目的是、
A、计算DRR B、进行剂量计算 C、使图像更清晰 D、便于勾画轮廓 E、增加像素单元数
20、对逆向治疗计划的设计,正确的是 A、正向治疗计划设计根据临床目标求射野参数 B、逆向治疗计划设计是用射野参数去拟合临床结果
6 / 32
C、逆向治疗计划设计是根据临床目标求射野参数 D、一定能够找到最优解 E、只适用于调强放疗 21、多叶准直器的功能不包括 A、调强照射 B、代替挡铅块 C、形成动态适形野 D、形成不规则射野 E、改善X射野的半影
22、选择恰当的时间剂量因子的目的是 A、提高TCP,提高NTCP,提高治疗增益比 B、提高TCP,降低NTCP,提高治疗增益比 C、降低TCP,降低NTCP,降低治疗增益比 D、降低TCP,提高NTCP,降低治疗增益比 E、提高TCP,提高NTCP,降低治疗增益比 23、关于电离室剂量计的优缺点,正确的是 A、优点:
有良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缺点: 需要提供高电压 B、优点:
非常薄,不扰动射束;缺点:
7 / 32
需要用电离室剂量计作适当校准 C、优点:
能做成不同形状;缺点: 容易丢失读数 D、优点:
高灵敏度,不需要外置偏压;缺点: 累积剂量会改变灵敏度 E、优点:
能够作为点剂量测量;缺点: 需要暗室和处理设备
24、关于立体定向治疗,正确的是
A、指利用立体定向和图像引导技术的精确治疗
B、可以对患者的全身进行相对均匀(±10%)的剂量照射
C、是一种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对患者全身的皮肤进行照射而不伤及其他的器官
D、是一项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用以对手术暴露出的内部器官、肿瘤或瘤床进行单次大剂量(10~20Gy)的照射
E、采用保留括约肌功能的疗法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而且避免了永久性结肠造口及由于腹会阴联合切除导致的男性阳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5、电子线照射时,有关电子线源点(虚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加速器机头内散射箔所在位置
8 / 32
B、是加速器机头内X线靶所在位置
C、是加速器机头内电子线反向投影,束流收拢的空间点 D、是加速器加速管电子束引出口所在位置 E、是电子束中心轴上任意指定的位置
26、根据比释动能的定义K=dE/dm,有关dE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X射线在dm的介质中,转移给次级电子的能量,这些次级电子必须在dm中耗尽其动能
B、是X射线在dm的介质中,转移给次级电子的能量,这些次级电子必须在dm外耗尽其动能
C、是X射线在dm的介质中,转移给次级电子的能量,无论这些次级电子在哪里耗尽其动能
D、是X射线在dm的介质中转移给次级电子,并由次级电子用来电离激发介质的能量
E、是X射线在dm的介质中沉积的能量 27、关于硫酸亚铁剂量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化学剂量计
B、可以进行输出剂量的实时监测 C、具有较好的组织等效性 D、测量范围最大400Gy E、不适于临床使用
28、线性能量转移系数是用来描述
A、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长度的能量损失份额
9 / 32
B、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长度的能量损失份额 C、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长度的相互作用几率 D、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质量厚度的能量损失份额 E、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中,单位质量厚度的相互作用几率 29、TBI是哪种放射技术的简称 A、立体定向照射 B、全身照射 C、体部立体定向照射 D、适行放射治疗 E、调强放射治疗
30、空气中测定放射源的空气比释动能强度S k的数学表达式(S k=M*N K*R G*R S*d 2*t)中,N
K表示电离室及静电计对放射源的 A、空气照射量校准因子 B、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 C、空气吸收剂量校准因子
10 / 32
D、水中比释动能校准因子 E、水中吸收剂量校准因子
31、辐射防护中辐射的确定性效应指的是
A、用较小剂量照射组织,临床不可检测的、没有阈值的效应 B、用较小剂量照射组织,临床不可检测的、有阈值的效应 C、用较大剂量照射组织,临床不可检测的、没有阈值的效应 D、用较大剂量照射组织,临床可检测的、有阈值的效应 E、用较大剂量照射组织,临床可检测的、没有阈值的效应
32、模体表面下射野中心轴上某一点作为剂量计算或测量点时,该点作为A、基准点 B、参考点 C、标准点 D、原点 E、等中心
33、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简写是 A、ICD B、IEC C、IAEA D、ICRU E、ICRP
34、治疗室辐射防护探测应采用
11 / 32
A、大于10MeV的光子线 B、大于15MeV的光子线 C、大于15MeV的电子线 D、治疗机最高能量的电子线 E、治疗机最高能量的光子线
35、关于GM计数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初级离子数与探测体积内带电粒子轨迹上沉积的能量成正比
B、适合测量低强度辐射场,每次相互作用中收集到的电荷量与探测器内气体中沉积的能量成正比
C、测量仪的壁内侧,通常附加一层硼化合物,或者测量仪内充BF 3气体
D、适用于泄漏测试和放射性污染的探测
E、有很高的体积电阻抗(如CdS、CdSe),该类探测器在辐射场中接受照射时工作原理与固态电离室相似
36、关于电子束修饰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包括遮线门、挡块、补偿器、ML C、楔形板
B、由挡块、组织填充物组成
C、组织异质性或不均匀修正一般用于解决在大的均匀水体模测量的标准射野与实际病人之间差异的问题
12 / 32
D、通过采用中心轴和离轴的剂量数据集,使用0野的TAR和计算深度的散射空气比,将射野的原射线与散射线组分分开来计算不规则射野内感兴趣点剂量
E、能估算指定器官的剂量反应,并帮助评估剂量分割和体积效应 37、钴-60的照射量率常数为 A、1.48 B、2.35 C、8.25 D、13.1 E、82.5
38、放射治疗中应用的光子射线主要包括 A、X射线和电子线 B、X射线和β射线 C、X射线和γ射线 D、α射线和γ射线 E、X射线和α射线
39、临床应用中常用于测量较小的光子线射野的测量设备是 A、指型电离室 B、半导体电离室 C、胶片
D、热释光剂量计
13 / 32
E、凝胶剂量计
40、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的主要特点是 A、小野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 B、小野三维集束单次小剂量 C、小野三维集束多次大剂量 D、小野三维集束多次小剂量 E、大野三维集束多次大剂量 41、放疗过程中允许的总剂量误差是 A、2% B、3% C、5% D、7% E、10%
42、非共面野实现的方法是 A、移动或转动治疗床加转动机架 B、转动机架不动治疗床 C、转动机头加转动机架 D、同轴多野照射 E、单野旋转照射
43、利用自由空间的光子注量分布确定介质中的剂量分布,适合于A、任何点源
14 / 32
B、各项同性点源 C、微型点源 D、微型线源 E、密封铱-192源
44、根据国家有关防护法规规定,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应低于 A、10mSv B、20mSv C、50mSv D、100mSv E、500mSv
45、关于靶区适合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靶区适合度定义为处方剂量与计划靶区表面相交的处方剂量面包括的体积与对应的临床靶区体积之比
B、对圆形或椭圆形靶区,旋转照射野的靶区适合度最差 C、对圆形靶区,多野交角照射比旋转照射的靶区适合度更好
D、对矩形靶区,沿长、短边布置的两对对穿野的靶区适合度比三野交角照射好
E、当靶区表面沿射野方向到皮肤表面的有效深度呈一维线性变化时,两野垂直交角加楔形板亦可取得较好的靶区适合度
46、空气中光子的通量率与到源的距离 A、无关 B、成正比
15 / 32
C、成反比 D、平方成正比 E、平方成反比
47、中子主要由加速器的治疗头产生,其中哪项所占比例最大 A、X射线的靶 B、一级准直器 C、X射线均整器 D、治疗准直器 E、托盘 48、体细胞分为
A、胚胎细胞、转化细胞、成熟细胞 B、干细胞、转化细胞、成熟细胞 C、原始细胞、分裂细胞、成熟细胞 D、胚胎细胞、分裂细胞、成熟细胞 E、干细胞、分裂细胞、成熟细胞 49、放射治疗中靶区剂量精确度应为 A、<±1% B、<±3% C、<±5% D、<±7% E、<±10%
16 / 32
50、可以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的放射源不包括 A、钴-60γ射线 B、高能X射线 C、质子束 D、重离子束 E、电子线
51、在旋转治疗中,进行等中心点剂量计算的物理量是 A、百分深度剂量 B、组织最大剂量比 C、散射空气比 D、散射最大空气比 E、体模散射因子
52、X刀系统中ISS类型的落地式地面等中心系统(floor stand)和床适配型(coach mount)各自的主要优缺点是
A、前者的高精确度不受加速器机架和床公转精度影响,但机架旋转范围小些;后者正相反
B、后者的高精确度不受加速器机架和床公转精度影响,但机架旋转范围小些;前者正相反
C、前者的高精确度不受加速器机架和床公转精度影响,但机架旋转范围受影响;后者正相反
D、后者的高精确度不受加速器机架和床公转精度影响,但机架旋转范围受影响;前者正相反
17 / 32
E、二者的主要优缺点相同
53、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剂量监测电离室不能监测 A、输出剂量 B、射野平坦度 C、虚拟楔形角度 D、射野对称性 E、输出剂量率
54、临床常用的测量吸收剂量仪器不包括 A、量热计 B、电离室 C、半导体剂量仪 D、热释光剂量仪 E、胶片剂量仪
55、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的缩写是 A、CRT B、SRT C、IMRT D、SRS E、IGRT
56、组织替代材料可用来制作 A、组织填充物
18 / 32
B、组织补偿器 C、楔形板 D、射野挡块 E、滤过板
57、在适行放射治疗中
A、物理手段不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增益
B、物理手段能够改善靶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剂量分布
C、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必须从两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
D、“并行”组织的耐受剂量的大小不取决于受照射组织的范围 E、肿瘤致死剂量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无差异 58、现代高能直线加速器,电子束能量可提供 A、2~6MeV B、6~10MeV C、10~15MeV D、15~20MeV E、4~22MeV
59、关于剂量建成区形成的原因,错误的是
A、高能X(γ)射线入射到人体或模体时,在体表或皮下产生高能次级电子 B、虽然所产生的高能次级电子射程较短,但仍需穿过一定深度直至能量耗尽后停止
19 / 32
C、在最大电子射程内高能次级电子产生的吸收剂量随组织深度增加而增加 D、高能X(γ)射线随组织深度增加,产生的高能次级电子减少 E、剂量建成区的形成实际是带电粒子能量沉积过程
60、实际应用中,能量低于多少的光子和β辐射被定义为弱贯穿辐射 A、5KeV B、10KeV C、12KeV D、15KeV E、20KeV
61、参考照射量率Rx定义为距离多远的输出剂量率 A、1cm B、2cm C、5cm D、10cm E、100cm
62、组织补偿器主要是补偿 A、射野入射方向皮肤表面的弯曲 B、组织不均匀性
C、多野结合后彼此的剂量制约关系 D、射野剂量权重因子 E、组织器官的运动
20 / 32
63、从QA(QC)的角度看,X刀、γ刀、质子刀三者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A、γ刀、X刀、质子刀 B、X刀、质子刀、γ刀 C、X刀、γ刀、质子刀 D、γ刀、质子刀、X刀 E、质子刀、γ刀、X刀
64、三维计划系统的剂量算法可按对组织不均匀性和对次级电子能量沉积处理方式的不同分类,这些分类不包括
A、一维能量局部沉积算法 B、一维能量非局部沉积算法 C、二维能量非局部沉积算法 D、三维能量局部沉积算法 E、三维能量非局部沉积算法
65、在外照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关于体积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肿瘤区(英文)是可以明显触诊或可以肉眼分辨/断定的恶性病变范围和位置
B、临床靶区(英文)是包括了可以断定的GTV和/或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恶性病变的组织体积
C、内靶区(英文)包括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内边界是一固定值,不需要考虑呼吸、膀胱充盈状态、器官运动引起的位置改变
D、计划靶区(英文)包括了内靶区ITV边界、附加的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21 / 32
E、危及器官(英文)是指这样一些器官,它们从治疗计划接受的剂量已接近其辐射敏感性的耐受剂量,并可能需要改变射野或剂量的设计
66、关于组织间照射步进源计量学系统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步进源系统的建立是以巴黎系统为基础 B、布源规则不一定严格遵守巴黎系统
C、根据临床靶区的几何形状确定放射源的排列放射和间距 D、放射源长度可以与巴黎系统不同 E、采用优化处理可消除高剂量区的存在 67、关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主要使用多弧非共面聚焦照射技术 B、是一种特殊的全身外照射治疗技术 C、可以使单次大剂量照射,也可以是分次照射 D、立体定位偏差应小于±1mm,剂量偏差小于±5% E、可以使用X射线,也可以使用γ射线、质子束
68、在进行医用射线束的校准与测量实际工作中,应当尽量避免连接电缆缠绕折叠,其目的是
A、减少电离室杆效应的影响 B、减少复合效应的影响 C、减少漏电流
D、控制和减少电离室极化效应 E、增加电离室的收集效率
22 / 32
69、兆伏级X射线射野平坦度指标的测量深度为 A、最大剂量深度 B、5.0cm C、10cm D、15cm E、20cm
70、组织间照射的最小靶剂量是指 A、临床靶区内所接受的最小剂量 B、肿瘤区内所接受的最小剂量 C、治疗区内所接受的最小剂量 D、计划靶区内所接受的最小剂量 E、肿瘤区内所接受的最大剂量
71、两10cm*10cm相邻野照射,SSD均为100cm,肿瘤深度为5cm,两野间距是
A、1cm B、1.5cm C、2.5cm D、0.5cm E、2cm
72、PDD定义为哪一地点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率与参考点处剂量率之百分比
23 / 32
A、源轴距 B、源皮距 C、射野中心轴 D、源瘤距 E、皮下
73、下列哪种情况下几何优化必须与节制点优化方法结合使用 A、步进源驻留位相对较少 B、剂量节制点数目较多 C、多层面插值照射 D、驻留位间距大于1.0cm E、驻留位间距较小
74、放射治疗照射方式可分为两种,它们分别是 A、常规照射,精确照射 B、体外照射,体内照射 C、源皮距照射,等中心照射 D、同位素照射,加速器照射 E、X线照射,电子束照射
75、在剂量计算的卷积算法中,输入的能量注量和能量沉积核必须为空间不变量。关于空间不变量的论述,错误的是
A、能量注量和能量沉积核在空间任何一点都相同 B、次级电子的射程范围内,光子能量注量不变
24 / 32
C、能量沉积核只与作用点和沉积点之间相对几何位置有关,与空间绝对位置无关
D、组织或介质是无限大且均匀 E、原射线能谱不随深度变化 76、发明60
Co远距离治疗机用于放射治疗的加拿大人是 A、H.E.James B、H.E.Jason C、H.E.Jesse D、H.E.Johns E、H.E.Johnny
77、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用铜半价层来表示下列哪种光子射线的质 A、浅层X射线 B、深部X射线 C、兆伏X射线 D、兆伏电子线 E、钴-60γ线 78、放射性核素60
Co作为远距离治疗机的辐射源,它的直径通常为 A、1mm B、2mm
25 / 32
C、5~8mm D、10~20mm E、30-40mm
79、剂量校准稳定性为 A、1% B、2% C、3% D、4% E、5%
80、加速器产生的韧致辐射X射线谱不依赖于 A、加速电子能量 B、加速电子强度 C、电子偏转系统 D、准直系统设计 E、靶和均整器材料
81、关于放疗计划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 A、DVH能显示体积和剂量的关系
B、最佳的治疗计划应使处方剂量包绕PTV C、计划评估主要是观察剂量分布
D、DVH能够很好地显示靶区和危及器官的空间剂量分布信息 E、主要器官内受照射体积与最大剂量间的关系
26 / 32
82、关于指型电离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型电离室的灵敏体积通常为0.1-1.5cm3 B、指型电离室由静电极、测量极和保护极组成 C、指型电离室一般不用于测量表面剂量
D、指型电离室通常用来校准中高能X线以及4MV以上的电子线
E、指型电离室带有标准厚度的平衡帽,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灵敏体积内的电子数目
83、关于线性-二次模型(LQ)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DNA双键断裂造成细胞死亡为理论依据 B、两个不同电离粒子不能协同作用来杀死细胞
C、建立在上皮和皮下组织放射耐受性的基础上,主要适用于5~30次分割照射范围
D、α/β比值受所选择的生物效应水平的影响,因而不能反映早期反应组织和晚期反应组织以及肿瘤相对剂量反应的差别
E、是靶理论模型的一种
84、加速器监测电离室监测内容不包括 A、X射线剂量率 B、电子束剂量率 C、积分剂量 D、射野对称性 E、射线能量
85、辐射野分析器(RFA)移动装置的运动精度应达到
27 / 32
A、0.2mm B、0.5mm C、1.0mm D、1.5mm E、2.0mm
86、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随能量的改变而改变,其变化特点是
A、随着电子束能量的增加,其表面剂量降低、高剂量坪区变窄、剂量跌落梯度增加,并且X线污染减小
B、随着电子束能量的增加,其表面剂量降低、高剂量坪区变宽、剂量跌落梯度减少,并且X线污染增加
C、随着电子束能量的增加,其表面剂量增加、高剂量坪区变宽、剂量跌落梯度减少,并且X线污染增加
D、随着电子束能量的增加,其表面剂量增加、高剂量坪区变窄、剂量跌落梯度增加,并且X线污染增加
E、随着电子束能量的增加,其表面剂量增加、高剂量坪区变宽、剂量跌落梯度减少,并且X线污染减小
87、关于临床靶区(CTV)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通过触诊或影像学检查确定的肿瘤细胞集中的体积 B、可以是原发病灶 C、可以是转移的淋巴结 D、包含潜在的受侵犯组织 E、是与照射技术有关的区域
28 / 32
88、为达到靶区剂量的5%的精确要求,常规放射治疗时身体及器官运动影响应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89、在确定图像旋转、平移参数的技术中,最简单直接的技术是 A、特定点相互对应技术 B、直接或曲线标志变换技术 C、曲面变换技术 D、体积变换技术 E、交互或变换技术
90、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使用平行板电离室应使其前表面垂直于射线束的中心轴,使用指型电离室应使其主轴线与射线束中心轴的入射方向垂直,这是基于电离室的
A、杆效应 B、饱和性 C、复合效应 D、灵敏度 E、方向性 多选
29 / 32
91、光子的能量分两步授予给物质,包括 A、通过韧致辐射转移给物质 B、特征辐射损失能量
C、通过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给次级电子 D、带电粒子的衰变转移能量
E、次级电子通过原子激发或电离将能量转移给介质 92、常规模拟定位机和CT模拟定位机均包括的主要系统是 A、X射线系统 B、剂量学系统 C、机械系统 D、光学系统 E、成像系统
93、影响组织最大剂量比的因素是 A、深度 B、射线能量 C、射线剂量率 D、照射野大小 E、源皮距离
94、电离辐射吸收剂量的测量方法是 A、电离室法 B、胶片剂量仪法
30 / 32
C、化学剂量计法 D、水模体测量法 E、半导体剂量仪法
95、人体弯曲表面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巨大,为了修正这种弯曲表面对剂量的影响,需要进行组织补偿、下列有组织补偿作用的是
A、组织填充物 B、组织补偿器 C、楔形滤过板 D、石蜡 E、托架
96、辐射防护和安全的原则是 A、辐射实践必须是正当的 B、职业照射是正当的 C、特定的剂量限值 D、医疗照射的剂量限值 E、防护和安全最优化
97、关于巴黎系统的通用规则,正确的是 A、必须使用线源并且相互平行 B、所有放射源的中心必须位于同一平面 C、所有线源强度必须注明和均匀 D、相邻放射源的间距必须相等
31 / 32
E、当使用较长的放射源时,源间空隙会狭窄 98、术中放射治疗使用的射线是 A、中浅层X射线(深层X射线) B、高能X射线 C、电子束 D、钴-60射线 E、质子束
99、影响电离室剂量刻度的参数是 A、气压和温度 B、输出剂量率 C、电压和极性 D、电离室的漏电流 E、电离室的杆效应
100、剂量效应关系的已知类型有 A、线性 B、平方 C、立方 D、线性平方 E、S形
32 /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