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甘肃

来源:易榕旅网


附件2

《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标准编制组 二〇二〇年四月

目 录

一、 任务来源 ....................................... 1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 2 三、 编制原则和依据 ................................. 3 四、标准核心内容 ..................................... 4 五、标准编制过程 ..................................... 7 六、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协调性 .................. 10 七、标准实施预期的效益 .............................. 10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 .................... 10

《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 任务来源

2017年9月原省质监局关于印发《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电子政务相关标准研制工作的通知》(甘质监标【2017】264)以及2018年甘肃省电子政务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要求由原省质监局牵头完成地方标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原省质监局委托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地方标准《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研制工作。2018年10月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向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立项,于2018年12月获批立项,项目编号2018-T-182。本标准起草单位为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

1

厅、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北科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电子政务是政务部门为实现政府与公民、企事业之间的信息交互,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透明的管理和服务,对自身的管理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运用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技术系统和形成的服务体系。推进电子政务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电子政务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取得了重要突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电子政务云平台初步建成,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省电子政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统筹协调力度不够,顶层设计不完善,标准规范建设滞后;网络重复建设严重,产业支撑服务能力不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亟需提升;信息资源条块化、碎片化突出,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信息协同共享不足,信息化在推进政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缺乏统一的标准是关键。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能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可以说标准是保证各种不同电子政务系统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基本前提,是维系电子政务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石。

为统筹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及有效支撑我省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加快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政务公开职能,畅通了解民情民意渠道,提升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民政为民形象,打破各单位在电子政务建设

2

中“各自为政”的局面,节约信息资源建设费用,为下一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打好基础,迫切需要制定我省地方标准《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的研制发布是我省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按照全国“一盘棋”的要求,对构建“目标一致、方向统一、互联互通、层级衔接”的全省电子政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编制原则和依据

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按照 《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化项目及业务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引导,推动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政务系统建设的简约化和集成化的要求,参考《“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及国家系列标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结合我省电子政务工作的实际特点,在注重实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原则的前提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及我省关于电子政务的相关文件制定本指南,具体依据包括:

1、编写格式依据GB/T 1.1-2009。

2、所依据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细则》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国办

3

函〔2016〕108号

(4)《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甘政办发〔2016〕139号

(5)有关电子政务的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3、参考标准:

(1)GB/T 21064-2007《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2)GB/T 30850.1-201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1部分:总则》

(3)GB/T 30850.2-201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2部分:工程管理》

(4)GB/T 30850.3-201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3部分:网络建设》

(5)GB/T 30850.4-2017《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4部分:信息共享》

(6)GB/T 30850.5-201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5部分:支撑技术》

(7)GB/T 36626-201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

(8)DB37/T 1430-2009《山东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四、标准核心内容

4

本标准由14章组成,核心内容包含以下章节:

(一)第1章(范围)

《指南》规定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涉及的术语与定义、标准体系的特点、标准体系结构及逻辑关系图、各分体系的主要内容。

《指南》适用于甘肃省内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设、运行与管理。

(二)第3章(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界定了电子政务、指南、标准体系、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信息共享、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共7个术语和定义。

(三)第4章(总体要求和建立原则)

《指南》从与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贯彻国家地方电子政务的方针政策,维护公民及企事业单位权益三个方面提出了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并从适用性、综合性、先进性、开放性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

(四)第5章(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及逻辑框架图)

标准体系总体结构:由通用基础标准、设施标准、数据标准、业务应用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安全运维标准、保密标准八个体系组成,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见图1)。

5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通用基础标准体系设施标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业务应用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服务标准体系安全运维标准体系保密标准体系 图1 标准体系总体结构图

逻辑框架图:通用基础标准为其他七个体系提供总体指导和机制保障;安全运维标准、保密标准和管理标准贯穿于服务标准、业务应用标准、数据标准及基础设施标准之中(见图2)。

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标准体系安全运维标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保密标准体系设施标准体系业务应用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

图2 标准体系逻辑框图

(五)第6-13章(各标准体系)

对通用基础、设施、数据、业务应用、管理、服务、安全运维、保密八个标准体系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6

(六)标准第14章(标准体系的发展模式)

为了能够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等)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更新,本体系采用PDCA的循环发展模式(见图3),整体工作形成管理闭环,螺旋上升。

改进A检查C计划P实施D

图3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PDCA循环发展模式

五、标准编制过程

《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地方标准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12月立项,项目编号2018-T-182,具体编制工作如下。

(一)成立标准起草组

2017年9月根据项目任务来源,组建了标准起草组并进行了人员分工。组长由分管院长窦芙萍担任,成员由研究二室的赵睿、沈科萍、吴琼、吴姗组成。

(二)编写标准草案

7

标准起草组收集相关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文献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了国家和甘肃省电子政务工作现状,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形成了《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地方标准草案(初稿)。标准起草组多次开会讨论,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不断修改完善。同时,于2018年8月联系甘肃省计算机中心,就标准草案(初稿)征求意见建议,并按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地方标准草案(第二稿)。

2018年9月走访了甘肃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甘肃省电子政务办公室、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行业主管单位,就地方标准草案(第二稿)进行了交流沟通。在走访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时,工信委提议把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北科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工信委加入到起草单位,共同编写标准。

(三)提出立项建议

2018年9月向原省质监局正式申报了《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地方标准项目。2018年12月5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复立项(2018年度第五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 )。

(四)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和第二稿)

2018年10月-2019年1月,标准起草组与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兰州北科维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后,将标准草案(第二稿)发至两家公司征求意见。起草组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认真修改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初稿)。

2019年2月由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省网络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电子政务办公

8

室和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单位召开了标准编制研讨会,对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五)实地调研验证,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9年10月-2019年12月标准起草工作组编制了调研方案和调查问卷,先后赴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兰州市大数据局、定西市政务管理局、平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省市场监管局信息中心进行实地专题调研,针对调研情况,标准起草组对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做了进一步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即征求意见稿最终稿。

(六)征求意见

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普适性和实用性,拟向全省各市、州、兰州新区、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公开征求意见,同时通过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甘肃省标准化院网站公开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七)标准审定

根据征求意见情况,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报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并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行业相关专家召开标准审定会,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定。

(八)批准发布

根据审定会专家意见,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报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并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9

六、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为国家、甘肃省电子政务相关政策方针及国家系列标准《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等。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以尽量直接引用的方式或修改引用其主要技术内容的方式,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无抵触,与已发布实施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保持协调一致。

七、标准实施预期的效益

《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将各地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成果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转化,使得电子政务建设从一个宏观的方向性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实践。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有效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协同化,《甘肃省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必将成为“数字甘肃”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意见。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