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在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中对这一方针作了阐释。(6分)
A、周恩来 B、毛泽东 C、董必武 D、郭沫若
(2/10)、阿城1984年发表的处女作()写的是“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6分)
A、《棋王》 B、《棋呆子》 C、《棋圣》 D、《棋子》
(3/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狗日的粮食》、《风景》和《一地鸡毛》的作者分别是()。(6分)
A、刘震云、方方、刘恒 B、刘恒、刘震云、方方 C、刘恒、方方、刘震云 D、方方、刘恒、刘震云
(4/10)、自50年代以来,()以歌颂新社会为总主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话剧创作中,其中有《龙须沟》、《茶馆》等为代表的剧本。(6分)
A、老舍 B、田汉 C、茅盾 D、曹禺
(5/10)、《干校六记》描写的是杨绛与丈夫()在“文革”中下
放劳动改造的事情。(6分)
A、孙犁 B、赵树理 C、吴文藻 D、钱钟书
(6/10)、1986年,()的《红高粱》发表,标志着新历史小说的诞生。《红高粱》是其最负盛名的小说,是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6分)
A、余华 B、王朔 C、莫言 D、苏童
(7/10)、20世纪50年代以后,贺敬之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民歌体短诗和政治抒情长诗,以下选项中属于“民歌体短诗”的是()。(6分)
A、《放声歌唱》 B、《中国的十月》 C、《雷锋之歌》 D、《回延安》
(8/10)、()的小说《白鹿原》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一个新超越。(6分)
A、刘心武 B、余华 C、莫言 D、陈忠实
(9/10)、杨朔散文努力追求“诗的意境”,形成了清丽秀美的风格特征,以下选项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6分)
A、《荔枝蜜》 B、《荷塘月色》 C、《樱花赞》
D、《白杨礼赞》
(10/10)、梁斌从195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是一部具体表现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历史的“史诗性”作品,主要成就是小说形式的民族化和大众化。(6分)
A、《青春之歌》 B、《红日》 C、《红旗谱》 D、《红岩》 判断题
(1/10)、《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小说的叙事风格走向朴素、坚实的代表,具有强烈的民间意识。(4分)
A、正确 B、错误
(2/10)、《茶馆》是老舍戏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话剧的巅峰之作。(4分)
A、正确 B、错误
(3/10)、舒婷的诗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女性的气质与风格,二是代表着当代诗歌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4分)
A、正确 B、错误
(4/10)、20世纪50年代以后,贺敬之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民歌体短诗”和“政治抒情长诗”,而作品《桂林山水歌》属于“政治抒情长诗”。(4分)
A、正确 B、错误
(5/10)、赵振开的《波动》是“文革”地下文学中最成功的小说,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是杨讯和萧凌。(4分)
A、正确 B、错误
(6/10)、梁斌的《红旗谱》是一部具体表现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历史的“史诗性”作品。(4分)
A、正确 B、错误
(7/10)、“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有《陈奂生包产》等。(4分)
A、正确 B、错误
(8/10)、赵树理等农村题材作家,组成了具有突出山西地方特点的创作流派,史称“山药蛋派”或“山西派”。(4分)
A、正确 B、错误
(9/10)、后新诗潮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海子、王家新、骆一禾、西川等为代表的后朦胧诗人,一是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4分)
A、正确 B、错误
(10/10)、新时期(1976-1985)最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先锋文学。(4分)
A、正确 B、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