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只有一个地球
一、简答题(23分) 1.(4分)区分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1)不错,科学家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3)它(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 (4)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2.(3分)下面各句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2)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80摄氏度。( )
(3)实际上太阳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3.(6分)《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作者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因此,文章才能象。请指出下列句子各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就像一叶扁舟。
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
4.(4分)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举例子 (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2)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个太阳。( )
(3)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4)太阳的温度很高,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 5.(6分)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将序号填在下面。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1)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2)就是坐飞机,也要二十几年。( )
(3)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 (4)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 (5)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 )
(6)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 二、单选题(1分)
6.(1分)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对画线的词语理解正确的—项( )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A.“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强调了目前的研究范围只限于10万亿千米以内,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 B.至少”是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40万亿千米以内没有,但40万亿千米以外一定有。 C.“至少”是表示目前的最大限度,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很难超过40万亿千米的距离。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7.(15分)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怎样的?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2)文中画“____”的句子将地球比作 、 ,形象生动地说明
了 。
(3)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对比、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4)“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中“同茫茫宇宙相比”能去掉吗?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过这两段话后,你有什么话想说?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6分)课内阅读。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________使它们不能再生,________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1)在文中“□”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2)按要求写词语。
①近义词:威胁——( ) 随意——( ) ②反义词:贡献——( ) 毁坏——( )
(3)短文中列举出的再生资源包
括: 、 、 、 。 (4)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有(多项选择)( ) A.随意毁 B.滥用化 C.自然灾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坏 学品 害 (5)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6)体会文中画线词“本来”在句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10分)
9.(10分)《只有一个地球》中说,水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的随意破坏,使可用水资源越来越少。黄河中段、罗布泊干涸,一些大江大河被污染……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环境遭到破坏带来了严重后
果。请你为保护环境写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试卷答案
一、简答题 【答案】(1)D (2)C 1. (3)A (4)B
【解析】(2)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和“生命的摇篮”。 2.
【答案】(1)打比方 (2)列数字 (3)作比较
【解析】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3.【答案】(1)打比方 (2)列数字、打比方 (3)引用,列数字
【解析】作引用(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4.【答案】(1)B (2)C (3)A (4)D
【解析】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5.【答案】(1)B (2)A (3)C (4)A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5)C (6)A
【解析】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二、单选题 6.【答案】A
【解析】“至少”表示限制性,体现了说明文语文的严谨性。 故选A。
三、现代文阅读
7.【答案】(1)是一个上面有蓝色和白色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的晶莹球体。
(2)人类的母亲 生命的摇篮 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突出了它的可爱和美丽
(3)列数字 打比方 地球的大小,让我们明白为何说“地球是渺小的”
(4)不能,如果是同人类相比,同蚂蚁相比,它又是巨大的。 表达上严谨、准确无误、符合逻辑。
(5)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解析】(1)根据选文的第一句话总结概括可知在宇航员的眼中地球的样子。
(2)画线处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通过后半句中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可以体现出对地球的感情。
(3)“六千三百多千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后半部分把地球比作宇宙中的一叶扁舟,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都说明了地球的在宇宙中的渺小。 8.【答案】(1)、 、 、 ,
(2)威吓或要挟 任意 索取 保护 (3)水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大气资源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4)AB
(5)不但 还
(6)“本来”强调了再生资源之所以不能再生是由于人类的毁坏。 【解析】(4)根据原文选择,文中只提到了两点。
(5)句子间存在递进关系,可用关联词“不但……还……”。
四、语言表达
9.【答案】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 (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育资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