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本领恐慌
“本领恐慌”意指在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和新目标的挑战时,因为担心自身素质不适应、欠乏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惶恐不安的情绪。当前,随着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程度越来越深入,工作年限变长,部分青年干部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于自身的能力提升有所忽略,在面对新岗位、新挑战时,往往战战兢兢、不知所措。这是“本领恐慌”的一种表现。
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代发展迅速,每个干部都重任在肩,要想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满意答卷,就必须努力奋斗。“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的有力法宝,年轻干部要保持学习的劲头,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才。
善思则善行,善谋则善为。面对新环境、新岗位、新挑战,我们如果坐以待毙,照章办事难免处处碰壁,常受打击。因此要敢于去想、善于思考,跳出定式思维,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不能因为不会就不做,要有敢于试错的勇气。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要拿出“小学生”的姿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随时保持“本领恐慌”的意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思维不停。
年轻干部要乐于学习。注重学习,勇于自我革新我党的优良传统,历经百年风霜雨雪,我们党始终生机盎然,朝气蓬勃,为让这一份生机活力永远绽放,年轻干部就不能固步自封,当在不断革故鼎新中提升自我。年轻干部要勤于学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学习是一生的事,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这样浅尝辄止式的学习不可能掌握知识的精髓,更不可能让自身能力有质的提升。年轻干部要善于学习。陆游曾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躬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因此,年轻干部要自觉践行“知行合一”,在工作中要用所学习到的知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带入深入思考,探索出更优的解决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让党永远保持先进性。
要向书本学习,从经典著作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年轻干部必须要沉下心去理解体会、认真钻研,不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一知半解,而要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反反复复地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要向实践学习,从发展实践中获取国情、民情、党情的前沿信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性作用。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年轻干部必须要扎根实践,了解改革发展、民生疾苦、社会建设等各方面情况,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发挥出领导决策的创新性、科学性、规律性和时代性。
要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收改革创新的活力与动力。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年轻干部要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汲取营养、成长进步。同时,年轻干部应把人民群众当作工作推动的“阅卷人”,从“批改答复”中找不足、找错误,认真、宽容地对待群众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当“本领恐慌”的意识建立起来,有学习的欲望,学会了思考,那么更重要的就是坚持,现在部分人有思想、有想法,常常会“立falg”,但是真正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坚持到最后的人,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小
时候一个简单的抬手臂的动作一做就是一年,说明了他有强大的毅力和自控力,这也是最后他能成为哲学家的重要原因。要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就必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持学习,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