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检测卷第七单元检测

来源:易榕旅网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第七单元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6分)

jí)露馅(lùlòu)刻薄即刻(jì..(bóbáo).

模样(mómú)玫瑰挑剔..(guìguī).(tìtī)

二、看拼音写词语。(6分)

zhànsāoláng

))()中破(风(

suōpàijiǒng

穿()气()()况三、补充词语。(6分)

手眼快放无礼大腰粗兴勃勃半信半声屏气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3分)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欺压)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2.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嘱咐吩咐)明白?3.天下竟有这样(精致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五、选字义。(3分)

B.奇异,特别C.惊奇,奇怪异:A.有分别,不相同

1.西双版纳有许多奇花异草。().2.我们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

))

3.大家对上海的巨大变化感到惊异。(.

六、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仪表堂堂文质杉杉B.身强力状巧舌如簧C.娓娓动听语重心长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小刚的肩头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B.山村小学的孩子们无时无刻都在等着我,我必须及早回去。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参加体育锻炼。

D.“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A.贾母B.林黛玉C.薛宝钗D.王熙凤4.下列选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小兵张嘎》——徐光耀B.《临死前的严监生》——冯骥才C.《红楼梦》——曹雪芹D.《金钱的魔力》——马克·吐温5.给句子空缺处填入的比喻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对起阵来。班级姓名

A.走马灯似的B.猴儿似的C.公鸡鹐架似的6.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衣服并不合身,()一点也不好看,()它是新的,我很想把它买下来,便没有挑剔。A.虽然……因为B.因为……所以C.而且……但7.下列词语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是()。A.满面春风B.点头哈腰C.垂头丧气D.虎背熊腰8.根据下面的语境,选择一句恰当的名言应是()。

学识越是广博的人,往往越是谦虚,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是永无止境的,它会使一个人“”。

A.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B.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

C.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D.不受一番冰霜冻,哪有梅花放清香。七、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5分)

1.作者在描写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情感转变是按“拭泪”→“恭维”→“转悲为喜”的顺序来写的。()2.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和王熙凤对林黛玉说的一席话,属于对王熙凤的正面描写;而林黛玉的思忖、纳闷与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属于对她的侧面描写。()3.“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和“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这两句话中有一句不是反问句。()4.“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句话中的两个“绝”字意思相同。()5.“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八、浏览文章并回答问题。(7分)

①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它继承了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为一体。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国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②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宽达600余米。例如福海就是这样。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环曲溯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国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冈、岛、桥,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1/3。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自然空间。每个空

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③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1.圆明园的水面有大有小,大的宽达,小的宽度均在之间。2.园中山水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处自然空间。经过精细艺术加工的每个空间,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3.短文第②段使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八、课外阅读。(14分)清淡

在我们这个普通的居民点,38号的户主老钱是名望最高的。老钱是个非常清正的人,邻居们喜欢他,平日里亲昵地直呼他为“38号”,而不呼他官衔。

38号的口味喜清淡,常年食物含油脂少。一些个手拎甲鱼、黄鳝、鳗、虾、蟹的人向他家“进贡”,每每被他拒之门外。而他在将近四年的税务生涯中,却满足于清淡恬静的生活,直到临近退休,最高职务只是一个税务所的副所长。

在准备办理退休手续的日子里,38号家的门被两位衣冠楚楚、神色庄重的中年男子叩开了。

在客人对主人作了一番敬意油生的表白后,其中一位中年客说:“钱同志,此来别无他事。知道您就要退休了,心中依恋。这一带的纳税单位,深为您的秉公办事和清正廉洁所感动,受大伙的委托,给您准备了一件小小的纪念品——不是什么行贿哟,只是表达大家的敬意而已。所以请您一定不要客气。”38号不吭声,静静地注视着。

客人把随身带来的一卷画纸展开是一幅尚未被裱糊过的中国画画面是几棵青菜和数个萝卜青青白白煞是逼真画作题款是硕大非常的两个行书清淡

38号看了一下,接着眉毛抬了一下:“还是请拿回去,这不好——当然不是说这幅画画得不好,画是很不错、很有意境,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请收回吧。”两位客人危坐不动,大有不收受就不走的(jiàshì)。

空气有点沉闷。一直没有开口的另一位中年客说:“38号,您是个热心人,热心了近四年了。人心是秤,家喻户晓。我们也希望您对我们两人热心一点。您这样,我们很难‘交差’,您已经上不了几天班了,这只是表达我们的……怕您不接受,也没有再破费去裱糊……”38号终于被客人的(chéngkěn)所打动,叹了一口气说:“好吧,就留下吧,谢谢、谢谢。”客人如释重负地告辞了。

。赠画一事,不知怎么一来,传到所里,于是很自然地惹起一

番议论。其中较新颖的议论是:此画乃出自大陆一位丹青大家之手,是花了很大的代价订购的,云云。

这天,在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中,38号默默地走进他的办公室。他是来向同事们“告别”的,即日起,他就可以赋闲在家了。只见他望了一眼他的办公室桌,又把目光一一移到所长、新任副所长和别的几位科员身上,语气低沉:“今天,我要走了,

谢谢大家的合作。我也没带什么礼物,这里有一幅画,就留在办公室。欣赏权属于所里的每一个人,画的所有权归公家。”就是那副“青菜萝卜”图,他已经花了一些钱给裱糊了一下,添了轴,更挺括(guā)了。

办公室的后墙上钉了一枚钉,立轴即刻被挂在墙上了。画上的题款“清淡”两字旁边,新添一行正楷——“与同志们共勉”。不难看出,这些新字为38号所书。

38号退几步,朝“青菜萝卜”凝视片刻,说:“很好!”1.给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2分)衣冠油脂..2.根据文中拼音依次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词语。(4分)

(jiàshì)(chéngkěn)

3.本文的主人公是,人们习惯称他为。用一句话评价主人公:他真是一个。(3分)4.选择题。(7分)

⑴第五自然段的标点符号应该是()。

A.——。,,。,。B.,。,,。:。C.:,,。。:。D.——。,,。:。⑵那些向他家“进贡”的人,每每被他拒之门外的原因是()。A.口味清淡,不喜吃这些油腻的东西。

B.喜欢过清淡恬静的生活,不喜被别人打扰。C.为官清正廉洁,不接受任何贿赂。

⑶两名中年男子送画的目的,你认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敬仰老钱的为人,由衷地表示感谢。B.因为老钱爱画,所以投其所好。C.因事有求于老钱,所以送礼打点。

⑷对38号把画收下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在太喜欢这幅画,经不住诱惑。B.被两位客人的诚意所打动,不好推辞。C.暂时把画留下,把客人送走后再作打算。⑸文中第8自然段空缺处应填入的一句是()。A.纸是包不住火的。B.没有不透风的墙。

C.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⑹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B.因为老钱非常清正,所以小区里的居民都很喜欢他。C.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D.本文从语言、动作、外貌和神态等几方面的描写来表现38号的性格特点。

⑺对文章主题的揭示正确的一项是()。A.做官要清正廉洁,以德服人。

B.收到礼物不能独享,要拿出与大家分享。

C.只有做人清正,才能在人们心目中有较高的威信。D.做人要与世无争,过日子要清淡恬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