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簿彘 今年的3月22 Et是第十九个“世界水日”.3月22~28日 管理办法》、《河北省全社会节约用水若干规定》、《河北省河道 是第二十四个“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 采砂管理规定》、《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 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我国确定今年纪念“世界 列法规规章,形成了以《实施水法办法》为统领,各种配套规 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 章、规范性文件为辅助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严格依法行 利新跨越”。近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 政,查处700多起涉水违法案件 按时办结3000多项水行政 有力指导下.我省水资源管理取得相当成绩,今后作为先行先 许可审批事项 试省份.河北在全国率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此推 2.涉水事务一体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进水利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新时期水利跨越式发展.促进全 在全省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取水许 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统一水资源费征收和统一节水管理的基础上,全省水务一 体化改革全面推进。省委、省政府批准组成了河北水务集团, 一、近年我省水资源管理工作成绩卓著 搭建了水务管理运营的融资平台。衡水、承德、邢台、石家庄4 市先后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全面行使了供水、用水、排水、污 1.建立完善了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水处理和回用等涉水事务的行政管理职能 截至目前.全省有 为全面做好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实行最严格水 9个设区市、134个县挂牌成立水务局.其中73家水务局实现 资源管理制度。近年围绕水资源管理,我省先后制定了《河北 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同时,按照城乡一体、联村供水的思 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河北省取水许可制度 路.加快农村人饮安全建设.解决了127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 收稿日期:2Ol1-03—22 s 碡 l问题。 . 资源配置与体制机制障碍等一系列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要 考虑为今后发展留足水资源空间.就必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 管理制度 2.水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3.探索出节水型社会建设新路子 我省采用分类指导、典型带动的方式,在试点建设中。我 们以石家庄、廊坊两个国家级试点和省级试点为重点.紧紧围 绕水量分配、节水激励、用水计量、协会建设和水权流转等关 目前。我省水资源利用方式相对粗放。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率、水资源单位生产率较低;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较 低。节水灌溉面积比重较小。节水设施配套不足:生活用水节 水意识淡薄、节水意愿较低,浪费问题比较突出。通过严格水 键环节。因地制宜。探索提出各具特色、实用管事的方法与模 式。试点区实现工业节水l5%~2O%,农业节水25%~30%。衡 水市桃城区“一提--*1,”节水制度得到回良玉副总理的肯定. 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从214m3降低到136m3.全省万元工业 增加值用水量从77m3降低到44m3.农村新增年节水能力7 亿 。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科学严格。保障了曹妃甸、渤海 资源管理.转变水资源利用方式。对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约束与 导向作用.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淘汰高耗 水、高污染产品和工艺。优化全省经济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 新区等重大建设项目用水 4.水资源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我省强化了水功能区管理,印发了《河北省水功能 区划》,组织了河北省水功能区的确界立碑工作,核定了功能 区纳污能力和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开展了全省人河排污 口调查、登记、论证审批、监督检查等项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 制度和水质旬报制度.开展了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河排 污121整治:强化了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采取调水措 施。保证了白洋淀、衡水湖等淀泊、湿地的健康生命.石家庄、 秦皇岛、承德、邢台、邯郸等城市实施了城市河湖生态整治工 程.通过关停自备井,有效遏制了地下水超采。在山区实施水 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80km2。积极开展农村电 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新建小水电站31座.新增装 机3.1万kW。 5.水资源调度配置工程建设力度加大 完善河系、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十一 五”期间。全省大中型水库累计蓄水120亿m3。抗旱浇地7.57 亿亩次。南水北调京石段完工.并且向北京应急供水8亿m,。 累计引黄河水15亿m3,去年首次实现引黄河水6亿m,。l19 座水库完成除险加固,9条骨干河道、3l条中小河流、11处蓄 滞洪区得到治理 二、我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 决定》,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必须下决心 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我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实现建设小康 社会的进程中。要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用水效率不高、水污 染严重等问题,必然要贯彻落实《决定》的意见,实行最严格水 资源管理制度 1.水资源严峻形势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 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32mm.水资源总 量205亿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7m3,为全国平均值的1,7。 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3“极度缺水”标准.水资源短缺 已成为影响、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将呈现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的 态势,特别是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 千亿元级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的建设.水资源需求将有一个 钢性增长。水资源供给面临空前压力。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 缺、整体性缺水与局部水患、地下水超采与用水浪费、优化水 用效率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科学发展。因此,要从根本 上转变水资源利用方式.就必然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制度。 3.实现人水和谐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中央l号文件明确提出将坚持人水和谐作为水利改革发 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 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对 水资源依存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和幸福指数 提高对水资源期望值越来越大,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对水资源 依赖性和关联性越来越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保 障供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良好的河湖生态、城乡 水系和人居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是水利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约束不合理需求,更 好地保障合理需求;提高用水效率,为发展留足充分空间;限 制污染排放。有力改善环境。这是划定和落实水资源管理“三 条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真正意义。因此。要实 现人水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 度。 4.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中央要求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战略举措。过去一个时期.一些地方或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 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 轻节约问题.对水资源管理重视不够。甚至不顾水资源条件, 热衷于上工程上项目,过度开发水资源,再加上用水浪费、水 污染等问题.城乡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形势日趋严峻。造 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是无限的.而全省水资源不 但是有限的.更是短缺的。因此,要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满 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持续需求.就必须实行最严 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深刻内涵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基于我国基本水情和严峻水资 源形势,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需求。在对过去 水资源管理工作系统总结、深入思考和有效继承基础上的一 次重大制度创新 我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 实现人水和谐为核心理念。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工作 重心,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坚持改革创新为推进管理的 不竭动力,统筹协调水资源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 和水生态与环境安全。我省将着力推进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 凄 写曝j 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向节约保护优先转变.从事后 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从水资源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从 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符合我省的省情水情.将会有力推进我 省产业布局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促进我省转变水 注重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 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以“三奈红线”为核心的制度 体系 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具有 积极的意义。同时,国家初步确定的我省2015年用水总量、用 水效率和水功能区达标的约束性指标.也充分考虑了我省的 实际。通过努力能够完成。 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 按照水利部要求和我省实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 主要内容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建立并实施水资源 管理“三条红线”制度 一是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 展 控制 制定引黄和重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 制指标体系.明确各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严格规划 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按照全面推进、重 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 点突出、先行示范的工作思路.并将我省作为先行先试的7个 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等。 省市之一。为此,省水利厅将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 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制定区 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 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改变粗放用水模 为“十二五”期间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此项工作的 式.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健全有利 贯彻落实 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高耗 1.稳步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水项目建设.全面实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加快 我省将利用3~5年的时间.基本建立适合我省实际的最 推进节水技术改造等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一是抓紧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 三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 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和工作方案。明确最严格水 量。基于水体纳污能力.提出入河湖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 资源管理制定的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二 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依据。建立水功能区达标指标体系. 是构建“三条红线”指标体系 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 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完善水功能区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 现状、产业结构发展布局及合理需求等综合因素,将“三条红 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等。 线”指标逐级分解到市、县。三是建立以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更加科学的管理制度 系统为主体的监控体系 实现对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和重要城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以往的水资源管理相比更具科 镇集中供水水源地、规模以上非农取水户、省际行政区边界河 学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流控制断面、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市级和县级城区及地下水 ——管理目标更加明确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提 超采区地下水位的实时在线监控 四是建立以政府为责任主 出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达标的约束性指标:到 体的评估考核体系 “三条红线”指标落实情况要作为政府领 201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26亿m,以内:万元工业增加 导班子综合评价和相关职能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值用水量与现状相比下降27%.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 2.全面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顺利实行 高到O.67: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6o%以上。 作为一项系统的新工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保障最 ——制度体系更加严密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即在已有制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行 一是切实加强对落实最 度框架下,丰富细化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组织领导.科学分解区域考核指标.制 用、水资源论证、节约用水、水功能区管理等各项制度的具体 订详尽的实施方案。二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论 内容和实施要求.提高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 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功能区监督管 ——管理措施更加严格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了 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政策。三是完善水资源管 比以往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对取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超 理投人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工作经费。四是 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可以通过区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增进公众参与。 域内部调整、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水量置换等方式解决发展 3.全力夯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坚实基础 用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l号文件和即将出台的省委、省政府 水;对新、改、扩建的建设项目,实行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 实施意见。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 建设与管理.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力争通过5 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量和人河排污I:1。 10年的努力.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 ——责任主体更加明确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 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水利科学发展的 明确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用水户和全社会的责任。地方人民政 现代管理体系等“四大体系”.重点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水资源 府对本辖区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的落实负总责.落实作为对 配置工程、防洪骨干工程、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农村饮 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 水安全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水库加固工程、水土保持和小水 据。用水户具有节约保护水资源的义务,并应依法接受水行政 电工程、水文设施和水利信息化工程等“八大工程”.实现水利 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跨越式发展.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坚实的工程 4.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基础和体制基础。切实将水资源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限制或抑制经济 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提供可靠的水资源 社会发展.而是避免发展的盲目性.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实 保障 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