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成为消化界医生同关注的问题 。 内蒙古中医药 因此灵活掌握腹腔镜和内镜操作技能,充分发挥软镜和硬镜 的潜在优势,双镜联合运用可以扩大微创外科在胃肠道疾病的应 用范围,使部分病人免除剖腹之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云林消化病与内镜『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5. 【2]周俊.结肠癌的早期发现和内镜检查预防之现状【I】.现代医 学,2001,18(2):115. 【3]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IM].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 经研究下列情况需双镜联合手术:1腔镜术中难于寻找较小 肿瘤,手术切除部位难以准确定位;2内镜下ESD、EMR难于切除 或容易出现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肠道病变;3早癌及高级别 瘤变无法明确,需腹腔镜探查明确周同组织器官转移情况者。电 子肠镜还能观察腔镜术后创面是否彻底止血,是否严密缝合。通 过给结肠镜注气检查肠道有无狭窄、或者穿孑L漏气,一次麻醉、 次手术中完成腹腔内同时存在其他器官病变,充分体现微创优 势,整体提高腹腔镜手术质量。 社,2004 5:10. 一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姚东平 崔丽敏 关键词:自身抗体检测;临床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R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5)10.0090—02 自身抗体是机体B淋巴细胞成熟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一 类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总称。自身免疫 性疾病(alltoimmune disease,AID)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免疫系 统对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减低或破坏,致使自身抗体和(或)致敏 淋巴细胞损伤自身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相应组织器官 的功能障碍。AID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公认遗传因素与环 境因素(如,感染、药物、紫外线、激素等)共同作用是导致AID的 主要原因。每种AID几乎都伴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Ⅲ。所以自 身抗体检测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现就自身抗体的临 床应用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做一简要的慨述。 1 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1.1原发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异性自身抗体或疾病相关 性自身抗体的发现及其靶抗原的确定对AID的早期诊断及现存 的某些病因未明的原发性疾病归入自身免疫病的范畴都有重要 意义。如:抗酿酒酵母抗体和抗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是诊 断炎症性肠病的标志之一f2]oRoemer等 研究发现对自身免疫性 水通道蛋白(AQP)一4,可在早期对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症 作出鉴别诊断。有学者报道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胰腺 (抗一ccP)与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一MCV)对类风湿关节 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Jilani 等的回顾性研究 发现抗CCP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96%;抗MCV则分别为80% 和97%。抗一CCP阳性者通常会出现或易发展成较抗体阴性者更 为严重的关节骨质破坏 “”。Sureshll 等通过研究ss的动物模型新 发现抗SP1抗体、抗CA6抗体,他们早于抗一Rn抗体和抗一La抗体 的出现,有助于ss的早期诊断,但是他们在人类的应用还有待进 步的研究。此外,某些自身抗体还可以预示器官危象发生,帮 助早期识别某些严重并发症。如,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中的抗 糖类抗体表达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显著关联” 。 2 自身抗体检测当前面临的问题 2.1自身抗体诊断评价研究标准化:目前,自身抗体的诊断性能 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评价研究体系【l ,导致不同的评价研究得 一到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在一项前瞻性研究设计中,如果 对照组存在诊断未明的患者甚至可能会包括非常早期的类风湿关 节炎患者,结果会导致检测抗一CCP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 神经系统疾病的血清学诊断做出了贡献,他们通过检测血清中的 性降低 。De 抗体,其靶抗原主要为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GP2)。对抗GP2自 身抗体的检测可显著提高克罗恩病的血清学诊断。 1.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预测:通过回顾性研究或定期随访 观察,大多数AID发病前的数月甚至数年前就能检测出血清中 相应的自身抗体。Arbuckle等 报道,SLE患者在临床确诊前 3年,甚至在9年前便可在血清中检测到自身抗体,而此13 ̄SLE 患者并无症状,其中抗核抗体占78%,抗ds—DNA抗体占55%。 Ahmad 等研究了204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他们中有 29%为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24%为抗甲 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发现抗TPOAb 阳性的RA患者更容易得纤维肌痛或慢性大面积疼痛(ehronic widespread pain,CWP)。李晨阳等【 研究报道,抗TPOAb阳性是 孕妇患产后甲状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和预示指标。抗一TPO抗 体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强阳性患产后甲状腺炎的危险分别 为4%、23%、33%和53%。对于有遗传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及特 定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及早实施免疫干预治疗及靶向治疗,可使 他们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自身抗体对~ID的早期 诊断及症状不典型的AID的诊断都有重要意义。在I型糖尿病 (T1DM)的一级亲属中筛查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 体(IAA)等抗体,结合HLA易感基因筛查,可预测T1DM。IAA在新 发T1DM儿童中的阳性率可达到5O%一70%[8】。抗环瓜氨酸多肽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010020) 通讯作者:内蒙古血液中心f0100101 2015年9月14日收稿 等提出建立自身免疫病的联合生物库及数据库也 许是解决此问题的好办法,还可用以收集罕见AID患者血清标本。 2.2自身抗体检测的室内质控问题:目前临床实验室多数检验项 目都有市售的标准化质控品,但自身抗体的检测仍缺少标准化得 质控品,检验质量很难保证。自制室内质控品,特别是弱阳性质 控品,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也可实现实验室内部 不同检验人员之间的可比性。此法是目前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 稳定性的一个较好手段。 2_3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国内较常用的自 身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分析 法(ELISA)等,多数检测方法都是手工操作。IIF法最常用的是 以人喉表皮样癌细胞(Hep一2)为抗原基质,检测患者血清中的 ANA,并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的荧光模型。此法自动化程 度低,判读结果的人为主观性较强。Kivity等提出数字成像系统 能稍降低这方面的缺陷[ ,1但全面推广仍有待考证。IIF法另一 个重要缺陷是它的诊断特异性的问题,Watanabe_l 等报道,约有 20%健康人群的血清用IIF法筛查AID会得出抗核抗体致密细 颗粒荧光模型的假阳性结果,其中大部分与血清中的抗DFS70 抗体有关。实际上多种非自身免疫病(如斑秃、哮喘)甚至健康 人群血清中都存在抗DFS70抗体,而SLE、RA等患者血清中却较 少出现该抗体“ 。虽然IIF法是自身抗体理想的筛查实验,但是 AID的标志性抗体却无法通过IIF]t:L法进行分类区分 , ̄/IIIIF法 判断核仁和着丝粒等模型效果不好。所以,在检测报告中需要说 明ANA的荧光模型、阳性抗体的滴度,甚至加上本室试剂所用的 底物情况。ANA阴性时不能排除高度怀疑的AID,这就需要根据 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特异性试验(如ELlsA实验和\或免疫印 迹实验)或者重复检测。近来,一些新技术如蛋白质芯片技术、液 相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等都在自身抗体检测的研究方 2015年期第10期 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些技术真正实现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高 通量、多元化、平行进行 。同时,Jacob ”等通过实验认为蛋白 微阵列技术在确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自身抗体的组成成分时 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但这些技术还多处于研究阶段,进入临床 还需一段时间。目前大多数AID的诊断方法仍然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Grossmann 等研究表明新型的自动化诊断策略需要 把这些需求和技术集成到统一平台上,并且还应包括质量控制体 系和标准化解决法案。 3 结论 91 litem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IntlR_heumato1.2()15:2015:728610. [101冀春梅.抗一CCP抗体、RA33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 表达【I Jl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19(3):84—85. [1 1]Suresh L,Malyavantham K,Shen L,et a1.Investigation of novel autoantibodies in Siogren's syndrome utilizing Sera from the Sjogreff 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clinical alliance cohort.BMC Ophthalmo1.2015 Apr 1O:15f11:38. f121Grader-Beck T,Boin F,von Gunten S,et a1.Antibodies recognising sulfated carbohydrates are prevalent in systemic sclerosis and associated with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fT1 Ann Rheum 自身抗体检测对AID的预测、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等都有重 要意义。由于其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及诊断缺乏标准化等问题,就 需要我们检验工作者更好地与临床医生及患者交流沟通,加深他 们对检验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参考文献 『i]Vinuesa CG.Goodnow CC ImmunologY:DNA drives Dis,201 1,70(12):2218—2224. 【13]Self SE.Autoantibody testing for autoimmune disease ̄].Clin Chest Med,2010。31(3):415-422. [14]Conrad K,Roggenbuck D,Reinhold D,et a1.Profiling of rheumatoid arth rifs 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J1.Autoimmun Rev, 2010,9(61:431-435. 『15]Dewitt EM,Lin L.Glick HA,et a1.Pattern and predictors of出e imtlatl’on of biolog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utoimmunicy兀1.Nature,2002,416(6881):595-598. f2]Hawa M。Beyan M,Leslie RD.Principles 0f autoantibo dies as disease-specific markers[1].AutoimmuniW,2004,37【4):253-256. 『3]Roemer SF,Parisi JE,Lennon VA,et a1.Pattern—specific loss of aquaporin一4 immunoreactivity distinguishes neuromyelitis optica in the United States:arl analysis using a 1arge observational data bank[J].C1in Ther,2009,31(8):1871—1880 『16]Kivity S,Gilburd B,Agmon-Levin N,et al A novel automate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utoantibody evaluation[J1 ClinicaI Rh eumatology,2012,31(3):503-509. 『171Watanabe A,Kodera M,Sugiura K,et a1.Anti—DFS70 from rnulitiple sclcrosis[J1.Brain,2007,130(5):1194-1205. 『41Roggenbuck D,Hausdorf G,Martinez-Gamboa L,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P2,the ma or zymogen granule membrane antibodie s in 597 hea1thv ho sPital wo rker s『J1.Arthriti s Rheumatism.2004,50(31:892-900. glycoprotein.as the autoantigen of pancreatic antibodies in Crohn's disease[11.Gut,2009,58(12):1620-1628. 『181Mahler M,Parker T,Peebles CL,et a1.Anti-DFS70/LEDGF f5]Arbuckle MR,Mcclain MT,Rubertone MV,et a1.Development antibodies are more prevalent in healthy individuals compared to of autoantibodies before the clinical onse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N EngOMed,2003,349(16)1526—1533. peroxidase antibody with fibromyalgia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systemic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m.1 Rheumat o1.2012,39(1 1):2104-21 10. f61Ahmad T,Blumen H,Tagoe CE.ASSOciation of antithyroid [19]Greiingerd E L,Ho/ ̄an R W.Antinuclear antiboay tesitng:methods, indicatiom,and interpremfion ̄.Lab Med,2003,34(2):113—117. f201Willitzki A,Hiemann R,Peters V,et a1.New platform Rheumatol Int.2015 Mav 15.『Epub ahead ofprint] ogy for comprehensive serological diagnostics of autoimmune 【7]李晨阳,关海霞,李玉姝,等。产后甲状腺炎的前瞻性临床流 technol行病学调查卟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2):99—102. diseases[J1.Clin Dev Immunol,2012,2012:284740 【8]Luyckx FH,Delcour S,Philips JC,et a1.The dosage of anti—GAD [21Uacob M.Rosenberg,Paul J.Utz.Protein Microarrays:A New and anti-IA2 autoantibodies:an aid to出e early diagnosis of 廿e I Tooi for the Study ofAutoantibodies in Immunodeficiency diabetes[J1.Rev Med Liege,2000,55(30;169—175. 【22]Grossmann K,Roggenbuck D,Schr ̄der C,et a1.Multiplex sessment of non-organ-specific autoantibodies with a nove1 【9]Jilani AA,Mackworth—Young CG.The role of citrullinated protein asantibodiesin predicting erosivedise ̄e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systematic microbead—based immunoassay[J].Cytometry A,2011,79(2):118—12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乌日根 摘 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kA)腕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40例,观 察组RA患者4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观察腕关节滑膜的厚度,血流供应、骨面及软组织情况。结果: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 超声图像显示81.25%关节滑膜增生,86.25%关节滑膜内见血管过度增生,46.25%关节腔积液,病变关节数的17.5%可见软骨下骨的 病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RA病变腕关节的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软骨下骨侵蚀等病理改变,由于其无创伤、无辐射、便 携经济、易重复、实时动态监测等优点,愈来愈成为RA的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5)10—0091—0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指关节滑膜发生病 变的自身机制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滑膜,常见于腕关节及 近端指问关节、掌指关节、和膝关节等小关节的反复游走性发作, 呈对称性分布病程较长,可引起患者关节畸形和各项功能异常, 早期可出现患者小关节处的红肿热痛,随着病情的进展,RA可发 展至各类关节畸形,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生命健康 ]。 该病其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因此, 早期诊断是治疗及降低RA致残率的关键,为探讨彩色多普勒在 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笔者2013年3月~2014年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010065) 2015年9月18日收稿 3月期间在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40例RA患者腕关节病变彩色 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做一总结。现将报道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风湿免疫科确诊诊断符合美国风湿协 会1987年规定的诊断标准 的住院治疗RA患者40例(80只腕 关节)为观察组,其中男l6例,女24例,年龄32~57岁,平均年 龄(44.5±12.5)岁。病程1~11年,平均(6.5±5.5)年。全部病人 为RA活动期,红细胞沉降率(ESR)19—118mm/h(正常0~10 mm/ h),C反应蛋白(CRP)9.7~104.ms/L(正常<5 mg/L),类风湿因子 (RF)49~3 217 U/ml(正常<15 U/m1)。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为受 检关节。同期选择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无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