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孕期体重管理的效果研究

来源:易榕旅网


孕期体重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促进孕期体重合理增长的作用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绵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定期产检、进行了个性化体重管理的健康单胎孕妇1 000例, 作为管理组,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未进行个体化体重管理的1 000例健康单胎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期体重增长水平和孕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结果 管理组体重增长正常率92.0%, 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75.3%。管理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非选择性剖宫产的发生率 (5.3%、8.2%、7.2%、2.3%、3.2%、21.7%) 均低于对照组 (7.6%、13.6%、12.5%、4.7%、5.1%、36.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孕妇个体情况进行体重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 减少孕期并发症, 改善妊娠结局。

标签:

孕期体重管理; 孕期并发症; 妊娠结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定期产检, 进行了个体化体重管理的孕妇1 000例, 作为管理组,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未进行个体化体重管理的1000例常规产检孕妇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体重管理目标。

孕妇建卡时测量身高, 询问孕前体重, 计算出BMI。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孕期体重增长标准, 按照美国医学研究院 (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2009年推荐的单胎孕妇孕期增重标准[2]:BMI<18.5kg/m2的低体重组增重12.5~18.0 kg, 18.5 kg/m2≤BMI<25 kg/m2的正常体重组增重11.5~16.0 kg, 25 kg/m2≤BMI<30 kg/m2的超重组增重7.0~11.5 kg, BMI≥30 kg/m2的肥胖组增重5.0~9.0 kg。

1.2.2 实施方法。

所有孕妇于孕13周前建卡, 管理组在常规产检组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个体化体重管理, 包括: (1) 根据孕前BMI, 制定孕期体重增长计划, 嘱孕妇每周称体重, 称重时间统一为清晨空腹, 每次使用同一个秤; (2) 健康宣教, 首次建卡即强调孕期体重管理, 建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饮食不当与孕

期体重增加过度有着直接关系。部分初产妇及其家属错误地认为孕期大量补充营养能够保障胎儿的生长发育, 以致摄入大量的蛋白质、热量等, 导致孕期体重过度增加, 影响胎儿健康安全[3]。宣教重点在让孕妇及其家属意识到孕期体重增加不当可能给母婴带来的相关影响和危害, 引起孕妇和家属的重视, 建议从采取平衡膳食、坚持适宜运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方面进行孕期体重管理, 并结合孕妇学校定期专项培训和每次产检, 持续宣教和监督, 提高孕妇及家属的依从性; (3) 根据孕妇的个人饮食生活习惯, 制定个体孕期饮食计划, 如记录膳食日记、制作膳食食谱;推荐适宜的运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孕妇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孕期并发症及分娩情况, 并作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孕期增重结果比较

管理组体重增长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比较。

管理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非选择性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3.1 对孕妇进行体重管理, 对孕期体重增长的控制有明显效果。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孕期营养不足的发生率较前有很大降低, 但孕期体重管理知识普遍不足, 营养过剩的孕妇逐年增加。同时受国内传统观念影响, 很多孕妇及其家属营养观念错误, 认为胎儿出生体重越重越好, 忽略孕妇体重管理, 盲目进补, 食用大量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食物, 同时限制孕期活动量, 这种多食少动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孕期体重超标。另外, 一些孕妇担心产后体型, 饮食结构不合理, 挑食节食, 造成体重过轻, 增加临床结局风险。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孕期体重管理健康教育, 建立正确的孕期营养观念, 强调体重不足和过重的危害性, 提倡平衡膳食, 增加体力活动,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达到

孕期体重适宜增长。本研究中, 通过系统的體重管理, 管理组体重增长正常比例 (92.0%) 明显高于对照组 (75.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孕期体重控制在正常水平, 可以有效降低多种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 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易导致体内代谢紊乱, 脂肪细胞增大, 胰岛素抵抗加重, 糖耐量降低, 从而使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增加[4];同时高血糖又加重脂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 使妊娠期血脂、血压等指标升高, 从而诱发产后出血、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还是巨大儿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有研究认为孕妇体重超标肥胖也可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5], 国内文献调查显示, 巨大儿的发生受孕妇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影响[6]。巨大儿致子宫过度膨胀、腹壁肌肉过度伸张, 易发生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 同时超重产妇腹壁脂肪增厚常导致腹壁肌和膈肌收缩乏力造成腹压不足, 易疲劳, 产程延长, 加之肥胖致盆底组织过厚, 外阴脂肪堆积, 也使胎头下降延缓及阻滞, 胎儿娩出困难, 增加了非选择性剖宫产率。结合本研究来看, 经孕期体重管理后, 管理组体重得到有效控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非选择性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参考文献

[1]涂红星.孕期体重管理对控制足月新生儿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16) :2658-2660.

[2]戴红艳.孕妇体重变化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0) :4824-4825.

[3]Rasmussen KM, Yaktine AL.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reexamining the guidelines[M].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 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