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来源:易榕旅网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结合资料,独立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悟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的生活年代情况,读读他写的其他爱国诗篇。

  2、制作cai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诗题。

  1、谈话引入,出示杜甫肖像。

  2、请生介绍查找的有关杜甫的资料。

  3、教师描述并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理解“快”,并组词。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借助注释,试着互相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3、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板书:喜)

  三、读书悟境,感悟诗情。

  1、显示并读读全诗。

  2、引导理解。

  (1)、理解一、二句诗:

  a、为何事而喜?

  b、播放cai,介绍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安史之乱”给人们所带来的灾难,(配乐)

  c、显示并读杜甫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他流的是什么样的泪?(悲伤、愤怒)

  d、激情再读一二句。

  (2)理解三至六句诗:

  a、诗人喜极有何表现?(涕泪 欲狂 放歌  纵酒)

  (师相机帮助重点理解以下词:涕泪 妻子 青春 放歌 纵酒 漫卷)

  b、反复诵读。

  (3)理解七、八句诗。

  a、诗人此时最想干什么?(回乡)故乡在哪里?(洛阳)

  b、示路线,师:这么遥远的路途,走路要多久?坐船呢?坐马车呢?但在当时诗人的心中,却是如此轻快,有哪一个成语是这样讲的?(归心似箭)推敲用词“即、穿、下、向”的巧妙。

  李白的一句诗和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一句,记得吗?(投影显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反复诵读诗句。

  (4)配乐朗读,背诵诗歌。

  四、发散延伸,升华情感。

  1、你还知道杜甫有哪些爱国诗?

  2、你能读读他的其他作品吗?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泪

  快     喜  狂   爱国

  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