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来源:易榕旅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斗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

  独立阅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2、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检查学习情况。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1)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2)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3)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4)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

  (2)学生汇报。

  2、王母娘娘知道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八节至第十节。

  (2)学生汇报:

  (3)探讨一下王母娘娘的形象。

  3、师: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业:

  (一)造句。

  1.心急如焚——

  2.霎时间——

  (二)、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板书设计

  13 牛 郎 织女

  (生活美满)

  ↓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