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行为人办完取保候审后,有可能还会被判刑。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对醉酒驾驶的行为人作出有罪判决。
一、处罚免除就是无罪释放吗?
免除处罚不是无罪释放,两者的本质不一样,一个是有罪一个是无罪。免除处罚的前提条件是有罪,但罪行较轻,免除处罚。而无罪释放,是指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所以才予以释放。
二、取保候审到了法院开庭后一定会判刑吗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制措施,并不代表不会判处刑罚。(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三、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开庭吗
如果已经立案了的话,那么没有证据也能开庭。但开庭时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没有证据,将要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可能会败诉。具体分两种:如果是刑事案件,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作无罪判决。如果是民事案件,由举证人承担不利后果。相关法律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