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未签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来源:易榕旅网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未在用工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报酬不明确的,应按照集体合同或同工同酬标准支付。若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每月支付二倍工资。满一年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公司的行为以违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

1、【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解决未签劳动合同引发的纠纷

解决未签劳动合同引发的纠纷需要采取以下步骤:首先,与对方进行沟通,了解双方的意愿和诉求。其次,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权益保护措施。接下来,尝试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纠纷,寻求双方的共识和妥协。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考虑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在整个过程中,要保留相关证据,如通信记录、证人证言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最后,遵守仲裁或法院的判决,并履行相应的义务。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未签劳动合同引发的纠纷,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合理维权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引发的纠纷,可采取沟通、法律援助、协商、仲裁或诉讼等多种方式解决。保留相关证据,并遵守仲裁或法院判决,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二条 【用工单位的义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