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易榕旅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706281 A(43)申请公布日 2021.04.27

(21)申请号 202011549190.4(22)申请日 2020.12.24

(71)申请人 顾胜文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环南

路999号(72)发明人 顾胜文 (51)Int.Cl.

B28B 23/02(2006.01)B28B 13/06(2006.01)B28B 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通过设有的安装架、翻转装置、成型装置、驱动装置和插料装置协同完成叠合楼板的制备工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可以解决人工插放V形钢筋时,人工一次只能插放一个V形钢筋,从而导致叠合楼板的制作效率低,且人工插放钢筋时,钢筋难以插放在同一直线上,使得制作的叠合楼板不合格以及现有装配式叠合楼板制作设备在制备时,难以方便的对制作完成后的叠合楼板进行下料,且叠合楼板下料后,难以对叠合楼板制作模具内的残余混凝土进行清理等问题。CN 112706281 ACN 11270628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成型制备方法如下:S1.设备检查:在启用装配式叠合楼板制作设备制作装配式叠合楼板前,对其进行检查;

S2.灌浇处理:设备检查完成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向成型装置(3)内灌浇混凝土;S3.插放钢筋:混凝土灌浇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4)带动插料装置(5)移动至成型装置(3)上方,使得插料装置(5)将钢筋均匀插入混凝土内;

S4.下料处理:钢筋插入混凝土后使得混凝土在成型装置(3)内静置成型,混凝土静置成型后,通过翻转装置(2)带动成型装置(3)倾斜,使得人工辅助将其取下收集,从而制作出装配式叠合楼板;

上述步骤S1‑S4对叠合楼板进行成型制备过程中,通过采用特定设计的设备对叠合楼板进行成型制备,该设备具体包括安装架(1)、翻转装置(2)、成型装置(3)、驱动装置(4)和插料装置(5),所述安装架(1)内部右侧安装有翻转装置(2),翻转装置(2)上端设置有成型装置(3),成型装置(3)铰接在安装架(1)内部右侧,安装架(1)内部左侧安装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下端安装有插料装置(5);其中:

所述翻转装置(2)包括支撑板(21)、翻转电机(22)、驱动齿轮(23)和弧形齿条(24),安装架(1)内侧中部安装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端前侧安装有翻转电机(22),翻转电机(22)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23),驱动齿轮(23)与弧形齿条(24)相啮合,且弧形齿条(24)安装在成型装置(3)下端前侧;

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气泵(41)、安装板(42)、移动气缸(43)、导向杆(44)、U形架(45)和工作气缸(46),安装架(1)内部左侧安装有气泵(41),气泵(41)上方设置有安装板(42),安装板(42)安装在安装架(1)内部左侧,安装板(42)中部安装有移动气缸(43),移动气缸(43)的伸出端安装有插料装置(5),插料装置(5)左端前后对称安装有导向杆(44),导向杆(44)左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42)内侧,插料装置(5)上端安装有U形架(45),U形架(45)内侧中部安装有工作气缸(46);

所述插料装置(5)包括横板(51)、滑动板(52)、上料机构(53)和插料机构(54),安装架(1)内侧中部安装有横板(51),横板(51)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有滑动板(52),滑动板(52)安装在移动气缸(43)的伸出端,滑动板(52)中部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上料槽,上料槽内安装有上料机构(53),且上料机构(53)左右对称布置,横板(51)上端安装有插料机构(54);

所述上料机构(53)包括上料板(531)、燕尾块(532)、上料弹簧(533)、阻隔块(534)和卡紧弹簧(535),上料槽内滑动安装有上料板(531),上料板(531)前后对称安装有燕尾块(532),燕尾块(532)滑动安装在滑动板(52)内侧,上料板(531)与滑动板(52)之间通过上料弹簧(533)相连,上料槽前后对称设置有阻隔块(534),阻隔块(534)滑动安装在横板(51)内侧,横板(51)与阻隔块(534)之间设置有卡紧弹簧(535);

所述插料机构(54)包括连接板(541)、连接杆(542)、插料块(543)、转动杆(544)和复位弹簧(545),工作气缸(46)的伸出端安装有连接板(541),连接板(541)下端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连接杆(542),且连接杆(542)左右对称布置,连接杆(542)下端安装有插料块(543),插料块(54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横板(51)内侧,横板(51)内侧通过铰链左右对称安装有转动杆(544),转动杆(544)下端通过复位弹簧(545)与横板(51)相连。

2

CN 112706281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电机(22)的输出端通过花键与驱动齿轮(2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齿条(24)包括齿条板(241)、弧形杆(242)、滑动齿块(243)和连接弹簧(244),齿条板(241)两端部内侧均安装有弧形杆(242),弧形杆(242)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齿块(243),滑动齿块(243)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弹簧(244),且连接弹簧(244)套设在弧形杆(242)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3)包括成型框(31)、限位板(32)、挡板(33)和底板(34),安装架(1)内部右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成型框(31),成型框(31)下端左侧设置有限位板(32),限位板(32)安装在安装架(1)内侧,成型框(31)内部右侧卡接有挡板(33),成型框(31)内侧底部设置有底板(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51)上端右侧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槽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滑动滚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块(534)外端为倾斜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料块(543)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

3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

1/6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叠合楼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叠合楼板的一组成部分是现浇混凝土层,其厚度因楼板的跨度大小而异,但至少应与预制薄板的厚度相等。随着跨度的增大,往往在现浇混凝土层内填以膨胀聚苯乙烯板;膨胀聚苯乙烯板铺在预制薄板上部,以减轻现浇混凝土的重量并可作为叠合楼板的保温隔音层。在制作叠合楼板时,需要在叠合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层的上端插放V形钢筋,用用以增强现浇混凝土层的强度,同时方便吊装。

[0003]现有装配式叠合楼板制作设备在对叠合楼板进行成型制备时,常存在以下问题:[0004](1)采用人工插放V形钢筋的方式放置钢筋时,通常通过人工直接将V形钢筋插放在现浇混凝土上端,人工一次只能插放一个V形钢筋,从而导致叠合楼板的制作效率低,且人工插放钢筋时,钢筋难以插放在同一直线上,使得制作的叠合楼板不合格;[0005](2)现有装配式叠合楼板制作设备在对叠合楼板进行成型制备时,通常直接将V形钢筋同时插放在现浇混凝土上端,且叠合楼板制作完成后,难以方便对制作完成后的叠合

且叠合楼板下料后,难以对叠合楼板制作模具内的残余混凝土进行清理。楼板进行下料,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具体成型制备方法如下:[0008]S1.设备检查:对其进行在启用装配式叠合楼板制作设备制作装配式叠合楼板前,检查;

[0009]S2.灌浇处理:设备检查完成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向成型装置内灌浇混凝土;

[0010]S3.插放钢筋:混凝土灌浇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插料装置移动至成型装置上方,使得插料装置将钢筋均匀插入混凝土内;[0011]S4.下料处理:钢筋插入混凝土后使得混凝土在成型装置内静置成型,混凝土静置成型后,通过翻转装置带动成型装置倾斜,使得人工辅助将其取下收集,从而制作出装配式叠合楼板;

[0012]上述步骤S1‑S4对叠合楼板进行成型制备过程中,通过采用特定设计的设备对叠合楼板进行成型制备,该设备具体包括安装架、翻转装置、成型装置、驱动装置和插料装置,所述安装架内部右侧安装有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上端设置有成型装置,成型装置铰接在安

4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2/6页

装架内部右侧,安装架内部左侧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下端安装有插料装置;其中:[0013]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支撑板、翻转电机、驱动齿轮和弧形齿条,安装架内侧中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前侧安装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弧形齿条相啮合,且弧形齿条安装在成型装置下端前侧,具体工作时,成型装置处于水平位置后,将混凝土灌浇进成型装置内,混凝土灌浇完成后,通过插料装置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从而制作叠合楼板,叠合楼板成型后,通过翻转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使得弧形齿条带动成型装置旋转倾斜,从而方便成型装置对成型后叠合楼板进行下料。[0014]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泵、安装板、移动气缸、导向杆、U形架和工作气缸,安装架内部左侧安装有气泵,气泵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架内部左侧,安装板中部安装有移动气缸,移动气缸的伸出端安装有插料装置,插料装置左端前后对称安装有导向杆,

导向杆起导向限位的作用,插料装置导向杆左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内侧,

上端安装有U形架,U形架内侧中部安装有工作气缸,具体工作时,通过气泵经过移动气缸带动插料装置移动,使得插料装置处于成型装置上方,且通过气泵经过工作气缸带动插料装置下降,从而方便插料装置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0015]所述插料装置包括横板、滑动板、上料机构和插料机构,安装架内侧中部安装有横板,横板放置V形钢筋从滑动板内脱落,横板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有滑动板,滑动

滑动板中部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上料槽,上料槽内安装有上板安装在移动气缸的伸出端,

料机构,且上料机构左右对称布置,横板上端安装有插料机构,具体工作时,人工将V形钢筋放置在滑动板的上料槽内,使得上料机构将其夹紧固定,通过气泵经过工作气缸带动插料机构下降,使得插料机构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0016]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板、燕尾块、上料弹簧、阻隔块和卡紧弹簧,上料槽内滑动安装有上料板,上料板前后对称安装有燕尾块,燕尾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板内侧,上料板与滑动板之间通过上料弹簧相连,上料槽前后对称设置有阻隔块,阻隔块滑动安装在横板内侧,横板与阻隔块之间设置有卡紧弹簧,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将V形钢筋放置在滑动板的上料槽内,通过上料弹簧挤压上料板,使得上料板通过燕尾块沿横板移动,从而使得上料板对V形钢筋进行上料处理,且上料过程中,通过卡紧弹簧挤压阻隔块,使得阻隔块对V形钢筋进行依次上料。

[0017]所述插料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杆、插料块、转动杆和复位弹簧,工作气缸的伸出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左右对称布置,连接杆下端安装有插料块,插料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横板内侧,横板内侧通过铰链左右对称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下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横板相连,具体工作时,通过气泵经过工作气缸带动连接板下降,使得连接杆带动插料块下降,从而使得转动杆挤压复位弹簧向下旋转,进而使得插料块推动V形钢筋脱离转动杆,使得插料块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00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花键与驱动齿轮相连,花键避免驱动齿轮与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发生滑动的情况,同时增加驱动齿轮与翻转电机的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齿条包括齿条板、弧形杆、滑动齿块和连接弹簧,齿条板两端部内侧均安装有弧形杆,弧形杆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齿块,滑动齿块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套设在弧形杆外侧,具体工作时,

5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3/6页

通过翻转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使得齿条板带动成型装置旋转倾斜,方便成型装置对成形后的叠合楼板进行下料,且驱动齿轮带动齿条板移动过程中,通过滑动齿块挤压连接弹簧沿弧形杆滑动,避免齿条板与驱动齿轮之间发生卡死的情况。[00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框、限位板、挡板和底板,安装架内部右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成型框,成型框下端左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安装在安装架内侧,成型框内部右侧卡接有挡板,成型框内侧底部设置有底板,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将挡板卡接在成型框内,同时将底板放置在成型框内,底板放置完成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混凝土灌浇在成型框,使得成型框与挡板将叠合楼板制作成形。[00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板上端右侧设置有倒角,倒角方便滑动板沿横板移动。

[00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槽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滑动滚珠,滑动滚珠方便V形钢筋沿上料槽底部移动进行上料。[002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隔块外端为倾斜状结构,倾斜状结构方便V形钢筋脱离阻隔块进行上料处理。

[002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料块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方便V形钢筋贴合在插料块中部,避免插料块与V形钢筋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导致V形钢筋不能准确插放在混凝土上端的情况。[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26]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采用将V形钢筋同时插放在混凝土上端,减少人工插放V形钢筋的繁琐过程,从而提高叠合楼板的制作效率,通时保证V形钢筋在同一直线上,且通过设有的翻转装置方便对制作完成后的叠合楼板进行下料,同时方便叠合楼板制作模具内的残余混凝土进行清理;

[0027]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通过设有的气泵经过连接板与连接杆带动插料块下降,从而使得转动杆挤压复位弹簧向下旋转,进而使得插料块推动V形钢筋脱离转动杆,使得插料块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且插料块中部设有的弧形凹槽避免插料块与V形钢筋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导致V形钢筋不能准确插放在混凝土上端的情况;

[0028]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通过设有的翻转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使得齿条板带动成型框旋转倾斜,方便成型框对成形后的叠合楼板进行下料,且驱动齿轮带动齿条板移动过程中,通过滑动齿块挤压连接弹簧沿弧形杆滑动,避免齿条板与驱动齿轮之间发生卡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30]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0031]图2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32]图3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的俯视图;[0033]图4是本发明图3的A‑A向剖视图;[0034]图5是本发明图3的B‑B向剖视图;

6

CN 112706281 A[0035][0036][0037][0038][0039]

说 明 书

4/6页

图6是本发明图3的C‑C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滑动板与上料机构之间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图4的X向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图5的Y向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图6的Z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0041]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成型制备方法,具体成型制备方法如下:[0042]S1.设备检查:在启用装配式叠合楼板制作设备制作装配式叠合楼板前,对其进行检查;

[0043]S2.灌浇处理:设备检查完成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向成型装置3内灌浇混凝土;

[0044]S3.插放钢筋:混凝土灌浇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4带动插料装置5移动至成型装置3上方,使得插料装置5将钢筋均匀插入混凝土内;[0045]S4.下料处理:钢筋插入混凝土后使得混凝土在成型装置3内静置成型,混凝土静置成型后,通过翻转装置2带动成型装置3倾斜,使得人工辅助将其取下收集,从而制作出装配式叠合楼板;

[0046]上述步骤S1‑S4对叠合楼板进行成型制备过程中,通过采用特定设计的设备对叠合楼板进行成型制备,该设备具体包括安装架1、翻转装置2、成型装置3、驱动装置4和插料装置5,所述安装架1内部右侧安装有翻转装置2,翻转装置2上端设置有成型装置3,成型装置3铰接在安装架1内部右侧,安装架1内部左侧安装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下端安装有插料装置5;其中:

[0047]所述成型装置3包括成型框31、限位板32、挡板33和底板34,安装架1内部右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成型框31,成型框31下端左侧设置有限位板32,限位板32安装在安装架1内侧,成型框31内部右侧卡接有挡板33,成型框31内侧底部设置有底板34,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将挡板33卡接在成型框31内,同时将底板34放置在成型框31内,底板34放置完成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混凝土灌浇在成型框31,使得成型框31与挡板33将叠合楼板制作成形。

[0048]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气泵41、安装板42、移动气缸43、导向杆44、U形架45和工作气缸46,安装架1内部左侧安装有气泵41,气泵41上方设置有安装板42,安装板42安装在安装架1内部左侧,安装板42中部安装有移动气缸43,移动气缸43的伸出端安装有插料装置5,插料装置5左端前后对称安装有导向杆44,导向杆44左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42内侧,导向杆44起导向限位的作用,插料装置5上端安装有U形架45,U形架45内侧中部安装有工作气缸46,具体工作时,通过气泵41经过移动气缸43带动插料装置5移动,使得插料装置5处于成型装置3上方,且通过气泵41经过工作气缸46带动插料装置5下降,从而方便插料装置5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0049]所述插料装置5包括横板51、滑动板52、上料机构53和插料机构54,安装架1内侧中

7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5/6页

部安装有横板51,横板51放置V形钢筋从滑动板52内脱落,横板51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有滑动板52,滑动板52安装在移动气缸43的伸出端,滑动板52中部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上料槽,上料槽内安装有上料机构53,且上料机构53左右对称布置,横板51上端安装有插料机构54,具体工作时,人工将V形钢筋放置在滑动板52的上料槽内,使得上料机构53将其夹紧固定,通过气泵41经过工作气缸46带动插料机构54下降,使得插料机构54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

[0050]所述横板51上端右侧设置有倒角,倒角方便滑动板52沿横板51移动。[0051]所述上料槽底部前后对称设置有滑动滚珠,滑动滚珠方便V形钢筋沿上料槽底部移动进行上料。

[0052]所述上料机构53包括上料板531、燕尾块532、上料弹簧533、阻隔块534和卡紧弹簧535,上料槽内滑动安装有上料板531,上料板531前后对称安装有燕尾块532,燕尾块532滑动安装在滑动板52内侧,上料板531与滑动板52之间通过上料弹簧533相连,上料槽前后对称设置有阻隔块534,阻隔块534滑动安装在横板51内侧,横板51与阻隔块534之间设置有卡紧弹簧535,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将V形钢筋放置在滑动板52的上料槽内,通过上料弹簧533挤压上料板531,使得上料板531通过燕尾块532沿横板51移动,从而使得上料板531对V形钢筋进行上料处理,且上料过程中,通过卡紧弹簧535挤压阻隔块534,使得阻隔块534对V形钢筋进行依次上料。

[0053]所述阻隔块534外端为倾斜状结构,倾斜状结构方便V形钢筋脱离阻隔块534进行上料处理。

[0054]所述插料机构54包括连接板541、连接杆542、插料块543、转动杆544和复位弹簧545,工作气缸46的伸出端安装有连接板541,连接板541下端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连接杆542,且连接杆542左右对称布置,连接杆542下端安装有插料块543,插料块54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横板51内侧,横板51内侧通过铰链左右对称安装有转动杆544,转动杆544下端通过复位弹簧545与横板51相连,具体工作时,通过气泵41经过工作气缸46带动连接板541下降,使得连接杆542带动插料块543下降,从而使得转动杆544挤压复位弹簧545向下旋转,进而使得插料块543推动V形钢筋脱离转动杆544,使得插料块543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

[0055]所述插料块543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方便V形钢筋贴合在插料块543中部,避免插料块543与V形钢筋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导致V形钢筋不能准确插放在混凝土上端的情况。

[0056]所述翻转装置2包括支撑板21、翻转电机22、驱动齿轮23和弧形齿条24,安装架1内侧中部安装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端前侧安装有翻转电机22,翻转电机22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23,驱动齿轮23与弧形齿条24相啮合,且弧形齿条24安装在成型装置3下端前侧,具体工作时,成型装置3处于水平位置后,将混凝土灌浇进成型装置3内,混凝土灌浇完成后,通过插料装置5将V形钢筋插放在混凝土上端,从而制作叠合楼板,叠合楼板成型后,通过翻转电机22带动驱动齿轮23旋转,使得弧形齿条24带动成型装置3旋转倾斜,从而方便成型装置3对成型后叠合楼板进行下料。

[0057]所述翻转电机22的输出端通过花键与驱动齿轮23相连,花键避免驱动齿轮23与翻转电机22的输出端之间发生滑动的情况,同时增加驱动齿轮23与翻转电机22的输出端之间

8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6/6页

的连接强度。

[0058]所述弧形齿条24包括齿条板241、弧形杆242、滑动齿块243和连接弹簧244,齿条板241两端部内侧均安装有弧形杆242,弧形杆242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齿块243,滑动齿块243两侧对称安装有连接弹簧244,且连接弹簧244套设在弧形杆242外侧,具体工作时,通过翻转电机22带动驱动齿轮23旋转,使得齿条板241带动成型装置3旋转倾斜,方便成型装置3对成形后的叠合楼板进行下料,且驱动齿轮23带动齿条板241移动过程中,通过滑动齿块243挤压连接弹簧244沿弧形杆242滑动,避免齿条板241与驱动齿轮23之间发生卡死的情况。

[005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9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附 图

1/8页

图1

图2

10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附 图

2/8页

图3

11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附 图

3/8页

图4

12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附 图

4/8页

图5

13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附 图

5/8页

图6

14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附 图

6/8页

图7

图8

15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附 图

7/8页

图9

16

CN 112706281 A

说 明 书 附 图

8/8页

图10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