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探究

来源:易榕旅网
2019年第7期

课改研究

Curriculum research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探究陶 进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课堂改革的新方向,本文归纳了笔者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深度改革的新方向的一些思考,包括关注新技术的应用,注重课堂的组织形式,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开展师生的平等对话。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新技术;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平等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很多年,初中语文课堂也几经变革,从最初的“以教为中心”到“以学生中心”,再到“去中心化”,可见初中语文课堂改革一直走在一种动态变化的道路上。当今,新课程改革正在向更深、更远的层次发展。与此同时,初中语文课堂也需要进行深度的改革,不断探索课堂改革的新方向。笔者任初中语文教师多年,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关注着语文课堂改革的走向,以下仅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归纳如下,纯属一家之言,有任何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已经清楚这堂课会怎么进行、怎么结束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教学观念也有了很大的革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逐渐涌入初中语文课堂,每一次的课堂都是未知的课堂,充满着新鲜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充分被挖掘出来。新课改下,合作学习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无合作不学习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共识。

比如,笔者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就采用了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这是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本文篇幅较长,所以首先将这篇课文分为几个部分,由小组的成员合作完成全文的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有感情,由此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朗读完毕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本文中运用了大量排比对偶句描写景 物,具有创新性,找出这些句子,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快,找得全?”最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梳理。合作学习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像固态小组,还是动态小组;是小组共识,还是个人见解,等等。教师要认真思考种种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关注新技术的应用

21世纪的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声、光、电结合的课堂,而不是传统的粉笔、黑板、课本的课堂。新技术的应用是初中语文课堂深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要能够熟练使用新兴的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自己的课堂增光添彩。以下,笔者仅列举一种:

微课是依托于信息技术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着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其主要以短视频为载体,时间较短,重点突出,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且能够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时,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就应用了微课。在微 课中,笔者给学生截取了一段《列夫·托尔斯泰》电影里的片段,这部电影讲述了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故事,而本篇课文也是描写了托尔斯泰的晚年。看完微课之后,笔者让学生将电影中塑造的托尔斯泰的形象,与课文中茨威格描写的“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的样貌进行对比,找一找两者的相同与不同。如此一来,通过微课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视频与文字刻画的对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早已摒弃了以往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开始真正有方式、有方法地进行知识的讲授。但是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与掌握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包括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不够多,教学方法应用得不够熟练等。要知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应用到不同的教学方法,正所谓“艺多不压身”,提高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是初中语文课堂深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下,笔者仅列举一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将教学内容、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描写景物的古文,本文极其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这样的任务:分别找出文中描写水、树、泉水、鸟鸣的短句,并且按照课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排列,

(下转第096页)

二、注重课堂的组织形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下,课堂教学一直保持着填鸭式、

灌输式这种呆板、无趣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往往教学还没开始,教师和学生心里其实

0942019年第7期

课改研究

Curriculum research

生学习提供便利。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中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以此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文字为主,学生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差,无法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将多媒体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学内容是与温暖有关的作文题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下雨天小朋友将自己的伞分享给其他伙伴,寒冷冬季给环卫工人的一杯热水等等,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体会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温暖事件,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认识“温暖”这一词,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的学生会想到,妈妈陪伴我长大,睡前给我讲故事,在我生病的时候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我与他之间的故事在写作中体现出来。这样一来,作文内容不再空洞,经过学生的描述之后,更加丰富动人。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增加课堂互动,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重视与学生互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同时应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提升学习能力,使教师在互动中提高教学水平,基于此开展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而学生则可以在互动中,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方式,增加与学生互动。例如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段文字: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然后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请说一说写作思路及写作结构,确定文章主题。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参与学生讨论中,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这样一来,教师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其他人想法,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四)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学

(上接第094页)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为学生写作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重视教学创新,为学生写作学习提供基础,从而促进写作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祎.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

作者简介:何惠江,1980年生,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职称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研究。

(编辑:张晓婧)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文章的阅读中,并且通过这一任务,为学生理清了思路,为课文的背诵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师生的平等对话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条件。在课堂自主对话中,学生时刻处在鲜活的学习情境中,又在团体动力的支配下,进行着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动态生成中的学习进程、方向、程度、方式等相应地选择调整教学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主与和谐的统一。

比如,教学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笔者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挥的空间。首先,笔者在课堂导入阶段,给学生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从而创设了鲜活的学习情境。接着,笔者让学生简单地讲一讲英法联军的情况,有许多学生因为在历史课上学过,所以这是一方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许多学生讲得比我知道的都多都精彩。如果换做教师在这里陈述这一历史背景和情况,即使教师陈述得再好,学生对于这些他们已经知道的事实,也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过要是让学生自己来陈述,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当然,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问题,也不能完全任由学生自己进行求解,教师也要发挥引导的作用,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在笔者看来,课堂就是一个天平,教师和学生就是两个托盘上的砝码,无论是哪一方过重,这个天平就将失去平衡,课堂也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这就

要求既不能一味以教师的教学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不能毫无控制地随学生想如何学就如何学,而忽略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稳定教学秩序的必要因素。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与教师间进行平等的对话成为很多教师探讨的话题。师生的平等对话体现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当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是实现和谐语文课堂的途径。既实现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又达到生命课堂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笔者以上提到的关注新技术的应用,注重课堂的组织形式,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开展师生的平等对话都是值得探索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当然,对初中语文课堂深度改革还有许多新的方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是方向的探索者,也是方向的实践者,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与反思,不断纠错与提高,明确前进的方向,使初中语文课堂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田秀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周刊,2014(13).

[2]张保昌.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8(27).

[3]王军平.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2(15).

(编辑:张晓婧)

0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