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SolidWorks应用基础课程标准56课时

来源:易榕旅网
《SolidWorks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SolidWorks应用基础》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一门专门必修课,是学生具备了《机械制图》、《AutoCAD》平面绘图等基础知识后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学生掌握三维数字建模的重要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开设一学期,教学时数为56学时,3.5学分。

《SolidWorks应用基础》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草图绘制、特征建模、钣金设计、装配、工程图的创建方法与技巧,使学生掌握CAD/CAM的基础知识,具有CAD/CAM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设计,为适应机械产品三维设计等岗位作准备。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以及典型零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际工作项目活动,使高等职业学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专业技术等,培养学生具备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SOLIDWORKS软件三维数字建模的相关知识; 2)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SOLIDWORKS软件装配设计的相关知识; 3)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SOLIDWORKS软件生成工程图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地使用常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典型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熟练地使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装配体三维装配设计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3)能够熟练地使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由三维模型生成工程图纸工作,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素质目标

1)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应用性较强实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尤其使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产品的理念与实际技能有明显提高;

2)通过知识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公共模块(学时: 56 )

课程主要内容 基本 操作环境 学时 重点、难点 0.5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通过选项命令设定SolidWorks的操作环境 操作 显示控制 视角变换 选择对象 草图基础 草图图元 尺寸标注 几何约束 失败解决 拉伸与旋转 草图轮廓 扫描 引导线扫描 放样 引导线放样 中心线放样 圆角 拔模 0.5 显示控制 0.5 视角变换 选择对象 0.5 1 3 1 2 1 4 0.5 2 1.5 1 1 1 1 2 2 1 1 1 2 拉伸与旋转 扫描 引导线扫描 放样 圆角 拔模 异性孔 抽壳 筋 变换操作 阵列 多实体 图元绘制、编辑 尺寸标注 几何约束 基准面、基准轴、坐标点的显示与隐藏 放大/缩小、旋转、翻转操作、视角定义 选取过滤器、选择其他 草图绘制面和草图原点的选择、草图绘制环境设定 各种图元绘制、编辑方法 尺寸类型及标注方法 几何约束的显示与隐藏,添加约束的方法 失败的类型、判断和解决方法 拉伸起始面、终止面的选择、拉伸方向 草图复用、草图轮廓的选择 截面草图与路径草图的空间关系 引导线与截面之间的空间关系,截面自由度与引导线数量的关系 放样草图之间的空间关系,放样要素类型 引导线与放样草图之间的空间关系 中心线与放样草图之间的空间关系 圆角操作对象的选择、变半径圆角、控制线圆角 拔模面的一些特殊设定方法 异型孔的精确定位方法、异型孔类型及自定义尺寸方式 局部面抽壳的方法、抽壳的限制性因素 筋草图的特点,限制操作——不能在多个实体之间加筋 移动、镜像、缩放、复制特征 线形(含由尺寸导向的随形阵列)、圆周、草图驱动、填充阵列 生成多实体零件的方法、组合、压凹 草图 绘制 特征 建模 异性孔 抽壳 筋 变换操作基础 阵列 多实体 1 零件定位 单位制 零件 设计 质量属性 方程式 手工配置 系列零件设计表 基体法兰 边线法兰 斜接法兰 钣金 实体操作 折弯操作 成形特征 装配方法 装配 显示控制 零件操作 0.25 零件定位 质量属性 0.25 0.5 0.25 0.25 0.5 1 1 1 1 1 1 3 1 1 装配方法 零件操作 基体法兰 边线法兰 斜接法兰 实体操作 折弯操作 零件原点的选择、零件朝向、缺省视角重定义 模型单位制的调整、尺寸精度设定 模型材料属性的设置、获取模型(包括装配件)质量属性 尺寸方程式的设定方法、共享数值、全局变量 尺寸变化、特征压缩等形式的零件配置 系列零件设计表的生成方法 基体法兰的类型,钣金基本参数的设定 边线法兰的尺寸测量方式、边线法兰的轮廓控制 斜接法兰的尺寸测量方式 采用切除、圆角、倒角等实体操作方法改变钣金零件结构形态 折弯、转折、褶边 成形特征的保存位置、成形特征的四个要素 生成装配件、设定零件之间装配关系 生成爆炸视图、设定显示样式、采用装配特征控制显示 装配干涉 1 1 4 2 1 2 工程图视图 工程图标注 零件组合、关联零件设计 检查及采用零件操作方法排除装配干涉 工程图模板的设置方法、工程图环境设定 模型、投影、剖面、断开的剖面、辅助、细节视图 尺寸标注、几何公差等工程符号的标注 视图显示控制、零件序号与材料明细表 工程图模板 工程图 工程图视图 工程图标注 装配工程图 机动 测试 五、教学基本条件

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一个专用CAD/CAM实训室和供学生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每人使用一台电脑;实训室配备一台投影仪、一台交换机和相关教学软件。

六、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进行产品设计的一个工具。其先修课有《机械制图》、《AutoCAD》等。识图是三维建模的前提条件,故《机械制图》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AutoCAD平面绘图为学生进一步熟悉SOLIDWORKS软件的草图部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其后续课程有《CADCAM应用》,SolidWorks软件作为中端CAD软件与高端的UG软件在建模方法和命令使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以《SolidWorks应用基础》为学生平稳过渡到《CADCAM应用》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七、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组织方面:建议在项目课程教学时采用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训练和自选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2.教学方法方面:建议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项目课程指导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提前给每组发放项目任务书。任务书要明确教师讲解(或演示)内容及时间安排,学生应准备的知识、讨论的内容及时间、完成的训练内容等。其次,指导教师将工作任务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且以分组的形式对工作任务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指导教师围绕项目或模块的工作任务需要来安排理论教学,并且进行知识的拓展。要尽量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

3.教学内容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关注CAD/CAM技术的发展,并把相关信息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

八、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方案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考评,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平时考核中结合学生互评部分给出平时成绩,建议平时成绩占10%,过程考核占50%,期终占40%。主要考核学生SolidWorks软件应用能力。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类别 理论教材 教材名称 SolidWorks项目教程 Solidworks 2007应用与实例教程 主编 姜海军 纪海峰 江涛 王军 徐海军 张武军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4月 2008年3月 2008年7月 2007年11月 参考教材 SolidWorks2007中文版基本操作与实例进阶 SOLIDWORKS2008中文版三维建模实例精解

十、有关说明

http://jpkc.czmec.cn:8080/jpkc/course/checkpass.php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