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实习总结

来源:易榕旅网
让心灵回到出发的地方(13004 毛冰萌)

蓦然回首,三个月的实习时光如白驹过隙。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仿佛每一天都洒满了阳光。三个月的实习,使我得以与幼儿亲密接触。这次“真枪实弹”的练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真正爱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亲自尝到了在一线奋战的幼儿教师们的辛苦。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思考了很多,让自己的心灵回到出发的地方,才明白了幼教工作的真谛。

我喜欢孩子,非常喜欢和孩子在一起,这也是幼儿园教师原初的从业动机;关注和爱孩子,始终是教师最重要的情感特质。优秀的教师总是把心思和时间放在孩子身上,在向孩子敞开心扉的瞬间,快乐悄然而至;在童心里漫游,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是快乐的汩汩源泉。观察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尊严、价值和特质,为他们的点滴成长而欢欣,我们会发现——心灵的感应远超教条的理论和标准,是最能产生幸福感和值得享受的东西;向孩子学习,倾听孩子,也聆听自己,反观身在其中的故事,我们将恍悟——孩子的快乐很简单,大人简单孩子就快乐。

在幼儿园实习的日子里,很多次我都会感叹:孩子遇到一个好教师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在幼儿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要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更要关注作为一个自然人、社会人的自我成长。自我成长是分母,专业发展是分子,自我成长是专业发展的根底。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生活,广阔的心灵空间,不局限于专业和职业,尽可能从多种角度关注人和事,这些都是必要的认知结构。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才能减缓因被动和繁杂而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才能在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时候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更明晰地定位自己的目标,并且在实现的过程中获得愉悦。

新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我上课的兴趣。所以,我会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教案写好.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园里的老师。这三个月里我听了许多节课,逐步掌握了一些上

课的技巧。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和我班级老师以及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些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我们也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这些活动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去热情地关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在幼儿的常规方面,不怕苦、不怕累,要像孩子的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在实习期间我始终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协助班上的老师完成各种工作,遵守实习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给我自己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放低姿态,完全把自己当成是幼儿园的一份子,真正融入到幼儿园的一日工作中去,才真正的知道了保育员工作的辛苦,也总结出一些经验。首先,整理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幼儿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坚持每日用消毒毛巾将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擦拭一遍,特别是幼儿的饮水柜,容易滋生细菌,发生交叉感染。每天下午收缸子后及早上摆缸子前都要用消毒毛巾擦拭;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坐垫、餐桌、餐椅都定期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洗刷间的地板随脏随擦,避免地面有水使幼儿滑倒。要尽量为幼儿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同时还要培养幼儿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卫生的好习惯。

我把在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我的观念、我的心态、我的能力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幼儿园琐碎而平凡的工作让我浮躁的心渐渐沉淀下来。我从中领悟到作为一个新教师,一定要戒骄戒躁,要时刻以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注重经验的积累,注意观察有经验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并借鉴她们好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必经的过程,如果自己的态度谦虚,观察仔细,吸收得当,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得到提高和发展。

同时,在幼儿园实习期间,我常常会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记录下来,这不仅可以帮助我真实反映实习生活,也能为自己提供研究幼儿的资料。下面引用一篇我的实习日记: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晴

又有两天没有见到孩子们了,说实话还真有点想念。刚走进教室就有孩子

看见了我,还开心地跟我打招呼,顿时我心里就变得暖洋洋的。

走近他们,我发现平时都不戴发卡的芳芳今天却戴了很多个可爱的发卡。于是我就问她原因,她开心地告诉我今天是她的生日。我问她过生日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她更高兴了,大声地说:“可以吃生日蛋糕!”我想到上周我们刚刚学过《小熊的生日》里面有一个细节,是小熊要过五岁生日,它的蛋糕上面插了五根蜡烛。于是我又问她:“那你的生日蛋糕上面要插几根蜡烛呢?”“我四岁了,要插四根蜡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4-5岁幼儿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这一点上,中二班的孩子们都发展得很好。可能是老师每天早上点名的时候都会请小朋友来点数,所以孩子对于数字表示事物并不陌生。

这时原本坐在美工区的陈鑫田拿着一幅画走过来让我看,画上是一个长头发的女孩在太阳下面散步。画面上有花也有树,但是只有树干,没有树叶。我让她回去给大树添上树叶,可是她只画了很少的几片小树叶。这时,我意识到她可能画的是春天,就问她:“你画的这幅画是什么季节呀?”她说:“是春天呀,所以树上还没有树叶。”接着她指着画面上我原本没有注意到的几个“红疙瘩”说:“老师你看我还画了草莓呢!”我的心里突然颤动了一下,多么聪明又注意观察的孩子啊!她居然知道草莓是春天里成熟的水果!她接着告诉我自己画的是个小公主,这幅画是要送给芳芳的生日礼物。我这才注意到画上的小女孩头顶还有一个金灿灿的王冠。同时,也被她这种温暖的举动所感动了。

根据我的观察,陈鑫田跟芳芳的关系并不是特别要好,她们也不是总喜欢挨着坐或者一定要跟对方一起玩的那种伙伴。但是陈鑫田知道今天是芳芳的生日之后,就马上默默地开始为芳芳准备生日礼物。虽然只是一幅画,但是陈鑫田画得很用心,她甚至把画拿给老师来征求意见。后来,我建议她画上春天的动物,她开心地画上了一只紫色的蝴蝶和一条小鱼,而且还细心地用蓝色的蜡笔给小鱼画了一个池塘。她放弃了玩玩具的时间,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用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画了出来,只为了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送给班上过生日的小朋友。当她把画送给芳芳时,芳芳愉快地接受了,并且开心地对陈鑫田说了“谢谢”。我在这幅画的右下方写下了“陈鑫田送给欧阳亦芳的四岁生日礼物”几个字,并把画放在了芳芳的衣箱里。希望芳芳的家人能够帮她保存好这幅画,等到孩子长大了,这

也是一份难得而珍贵的回忆。

整整一天,我的心都在被陈鑫田感动着。她跟我对话时那种单纯而真诚的眼神像一汪清澈的泉水流淌在我的心田。孩子的心是无尽的宝藏,这不仅仅是指孩子学习的潜能,更是指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的那些宝贵的东西。比如善良,比如真诚。而这些东西,是比知识更宝贵的财富。对于一位幼教工作者来说,如何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使其学习更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帮助孩子守护好内心深处的宝藏更加重要。

我们是孩子的老师,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刘晓东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是成人生活的导师,儿童的生活里蕴藏着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只有怀着对儿童的敬意,以一颗谦逊之心认真地向儿童学习,与儿童共同成长,才能真正造福于我们的未来。

快乐不是一种降临,而是一种选择。有的时候,我们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经历着幼儿园日复一日琐碎又平凡的事情,那些曾经捧在手心里的诚意和心愿,是否还能像原初一样清澈透明?让自己的心灵回到出发的地方,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幼教工作的核心价值,并通过选择和坚持来尽享教育本身的自由和乐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