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
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胡家庙中心校 郭 敏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艺术教育就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的美育课,更进一步说明了音乐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素质”一词的含义很广,它包括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这些素质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为什么说音乐教学能为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呢?因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音调人,它表现出的精神和美的魅力,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教育功能。音乐最能体现出人们的内心活动及感情的抒发,是情感表达的具体表现,对于青少年的精神陶冶、审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启迪、想象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古今中外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孔子说:“乐也者,施也”。伟大导师列宁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利工具。党和国家向来注重音乐的教育作用,早
在革命初期党就利用音乐这个武器,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特别是通过唱革命歌曲来宣传革命思想,鼓舞人民斗志,揭露敌人阴谋,振奋人的精神,成为宣传战线上的强大武器。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上,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及其深刻的思想,唤起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激发了斗志,坚定了信心和决心才能使革命胜利。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在作品中把工农群众对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饥寒交迫生活的愤怒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激昂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用响亮军号吹遍了全国,唤醒了处在最危险时期的中华民族,激励千千万万同胞拯救国家,爱我们的国家,捍卫我们的国家。今天,我们再唱起时,仍然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教育年轻的一代要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前进!前进进!”音乐的魅力万千,调跃着万千学子奋发向上,建设祖国,教育青年一代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父亲》、《母亲》、《儿行千里》,这些歌曲以它优美、和谐的旋律陶冶孩子们,使他们从小懂得应该尊敬父母,爱父母,体谅父母的艰辛。《父亲》歌词中有这样一句: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最能表达出父亲是孩子成材路上的梯子;《母亲》中有这样一句:不论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这说明了人们不能忘自己的母亲;《儿行千里》中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些优美而精辟的语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渗透着亲情的伟大,也从侧面给学生写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可在作文中运用他,生活中要把语言变为行动,这样既起到了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又起到了文化素质教育。还有《三个和尚》这首歌中,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也起到了教育作用,教育学生要团结一致,热爱集体、互相帮助、全力合作,不要像三个和尚那样结果没水喝。
二、音乐教育凝聚着“审美”教育
美育的任何一种手段及其功能都具有激起人们情感的作用,而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更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而达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目的。它用情感语言说话,并且通过直接接受的
形式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决定音乐的触角可伸向人的思维的各个感官领域。
音乐的意识形态不是其他意识形态所能替代的,它是潜移默化的,用美学的原理去影响人、感化人,使人的灵魂深处发生质的变化,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音乐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欣赏功能;二是教育功能。一方面褒扬先进的、优秀的、真善美的东西,另一方面则鞭挞落后的、愚昧的、假恶丑的东西通过歌词旋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教育学生、听众懂得分清真假、美丑。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雄伟壮丽的凯旋曲展示了排山倒海的英雄气概,激昂有力的音乐使人感受到贝多芬在于命运作斗争的坚强意志,表现了人民战胜厄运的无比欢乐。这震撼人心的音乐,启发教育人们在生活中要做强者,要与命运抗争,要有拼搏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向着理想的境界而爬。欣赏音乐的过程是审美过程,音乐教育就是要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听觉审美能力;一首歌的歌词,是美句妙语的汇聚,是语言的精华,心灵的诠释,而乐曲则是调跃人激励斗志,情感投入的无形动力。
三、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启智力,提高记忆力
音乐教育能促进智慧的发展,记得有人曾说:“音乐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许多是受音乐的启发而得到的。”雨果更精辟的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再一把就是音符。”这是说明音乐对于智力的开发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由于我国的早期基础教育只注重语言文字和数理技能的教育,使得儿童无意识的掌握了“正常”的思维方式,他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只能是从始到终,从因到果。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作用下,学生学会的是对那些符合体系的信仰,而这种生硬的、传统的、机械的思维方式
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艺术培养的是直接的感受经验,知识的合理来源在艺术看来是非冥想的闪念和顿悟,对此,音乐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给人启示,引人入胜,去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音乐不仅可以开发智力,还能增强和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创造力。音乐具有直观性,它能刺激人的感官并引起记忆等心理反应。整齐的节奏、和谐的旋律使人的记忆犹新,优美的旋律不仅容易上口并储存在脑海中,而且使记忆进一步加深巩固。比如人们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它谱成音乐后以优美的旋律,进一步加深了军人对军队纪律的牢记。还有《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就简述了二小的英雄事迹,唱起来顺口,记起来也容易。这些足以证明音乐在提高记忆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之大。
四、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学习数学,进行写作的有力工具,如果想象力不强,描写场面、景物的作文就写得不形象,数学应用题中的已知未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不清,这样,学生的文化素质就得不到提高,比如,贝多芬的《月光曲》,开始缓慢,和谐的乐曲,让认可以想象明月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徐徐升起的幽静情景,随着渐渐激昂、高涨的旋律,我们可以想象出那微波粼粼的海面和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些足以证明音乐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开启有着巨大的作用。
总之,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艺术教育放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以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