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开题报告(本科)

来源:易榕旅网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紫茎泽兰各部分、不同pH值的

题 目: 水提液对绿原酸提取率的比较

研究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农业科学学院

待定 待定

待定

年级: 2011级

待定 待定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紫茎泽兰各部分、不同pH值的水提液对绿原酸提取率的比较研究

研究意义: 紫茎泽兰:生活力强,适应性广,化感作用强烈,易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甚至发展为单一优势群落。紫茎泽兰对畜牧业、农业、群落结构、人类健康都有更大的危害,对紫茎泽兰绿原酸的测定,能了解其绿原酸的含量,增加对紫茎泽兰的了解,对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有很大作用。 绿原酸:是由咖啡酸(Caffeic acid)与奎尼酸(Quinicacid,1-羟基六氢没食子酸)生成的缩酚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绿原酸的只要功用表现为生物活性,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肌肉骨骼老化,抑制突变、抗肿瘤,降压作用,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等。 因此,对紫茎泽兰各部分、不同pH的水提液对绿原酸提取率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这两个课题,可以确定最优的提取方案,从而提高对绿原酸的提取。 主要研究内容: 采集四川凉山西昌市袁家山的紫茎泽兰为原料,选取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植株顶端40cm三部分为试验材料,95%乙醇为提取液,通过超声波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了紫茎泽兰各部分的绿原酸含量;以不同pH的水溶液作为提取液,通过超声波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了不同pH值的水提液对绿原酸的提取率。 预期目标: 通过研究这两个课题,希望能够确定紫茎泽兰中绿原酸含量最高的部分与绿原酸提取的最佳pH环境,对实际操作中绿原酸的提取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对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步骤: 1.原料处理 采集四川凉山西昌市袁家山的紫茎泽兰为原料,将其阴干,粉碎保存备用; 2.溶液配置 将水提液的pH分别用pH计调节为1~12; 3.提取 将紫茎泽兰粉末依据超声波提取法的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为80℃)进行绿原酸的提取; 4.储存 用带滤膜的注射器,将绿原酸提取液通过注射器注射到试样管,放入冰箱保存。 5.标准溶液的配置 称量0.0101g绿原酸,用甲醇配制到100ml容量瓶中,摇匀并放入冰箱中储存。 6.实验数据测定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适量计量的溶液,放入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数据测定,记录下实验编号、保留时间、峰面积以及剂量。 7.整理实验数据 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紫茎泽兰各部分绿原酸含量以及不同pH值水提液对绿原酸的提取率。 1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紫茎泽兰各部分、不同pH值的水提液对绿原酸提取率的比较研究

总体安排及进度计划: ①查阅相关资料 2013-03-28—2013-03-31 ②完成开题报告 2013-04-01—2013-04-02 ③设计具体实验方案,工艺路线 2013-04-03—2013-04-05 ④实验前期工作 2013-04-23—2013-04-24 ⑤按设计步骤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 2013-04-28—2013-05-16 ⑥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2013-05-17—2013-05-30 完成毕业论文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1.原料:凉山山区的紫茎泽兰 2.仪器设备: SHZ-Ⅲ循环水真空泵,功率180VA,工作电压220V,额定电流1.3A,频率50Hz,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UPT-I-20T优普系列超纯水器,功率50W,工作电压220V,频率50Hz,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 PHS-3E-雷磁PH计,制造日期:2012年06月,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DFY-500-500g摇摆式高速万能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 孔径为0.105的筛子,网目:140目,上虞市道儒化学仪器设备厂; 液相色谱仪,ZK-82B型真空干燥箱,KQ-7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HWS2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量筒,注射器,移液管,烧杯,容量瓶,滴定管等。 3.试剂: 绿原酸(标准品),分析乙醇(95%),乙腈(99.9%),乙酸(≥99.5%),硝酸(65.0%~68.0%),氢氧化钾(≥85.0%)等。 4.落实措施: 对原料的收集(上山采集紫茎泽兰),对原料的购买(配置绿原酸标液),对原料的处理,缺少试剂的购买,常规实验室器材的准备,在论文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实验,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最后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最佳的绿原酸提取条件。 参考文献、资料: [1]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R].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7,1~2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4 [3] 郑丽,冯玉龙.紫茎泽兰叶片化感作用对10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科学出版社,2005,12~20 [4] 侯太平,刘世贵.有毒植物紫茎泽兰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9(4):6~9 [5] 张无敌.恶性有毒杂草紫茎泽兰的利用[J].云南林业科技,1996,(1):78~81 [6] 闰乾胜,杨婕,陈庆华等.入侵物种紫茎泽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70 [7] 王天制,李永梅.金银花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0,15(4):292 2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紫茎泽兰各部分、不同pH值的水提液对绿原酸提取率的比较研究

[8] 宋晓静.紫茎泽兰中绿原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薇甘菊的化学成分分析[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2~3 [9] 断惠,强胜,吴海荣等.紫茎泽兰[J].杂草科学,2003,(2):36~38 [10] 赵国晶,马云萍.云南省紫茎泽兰的分布与危害的调查研究[J].杂草学报,1989,3(2):37~40 [11] 王银朝,赵宝玉,樊月圆.紫茎泽兰及其危害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5 [12] 林云良,孙庆雷,王晓等.超声波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工艺参数优化研究[J].日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2008,(1):1~2 [13] 张蓉,李淑贤,崔砺等.紫茎泽兰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2~14 [14] 耿世磊,徐鸿华,卢章会等.山银花茎、叶、花中绿原酸分布规律研究[J].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IIerba Drugs,2004,(3):315~318 [15] 任霞.绿原酸静脉给药动物体内的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研究,2005,7~10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