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亚楠 专业:11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1班 学号:55
内容摘要:大学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时
期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是一个半校园化半社会化的环境。在大学时期,大学生能够及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决定今后的人生去向,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为1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所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什么是价值取向(着重谈论金钱与尊严的取舍问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误区以及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价值取向、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1、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或关系中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他的突出作用是决定和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所以对主体自身,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主体均有重大影响。
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首先保证的就是生存,在生存的前提之下,有意识、有学识的人们又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但是幸福和快乐并不是随手可得,到处可见。对于幸福我们都不能完全定义,对于快乐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想要使自己更幸福与快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于它们的认识与理解也需要上升到更高的境界。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在这样一个“速食”社会里很多同学认为有金钱是快乐的,因为物质是一切精神需要的基础,有了物质的满足才会在精神追求上上升一个新的高度,追求精神自由和精神满足。但当遇到尊严和金钱关系的问题时又会把尊严看得更重要。因为保持维护自身的尊严是一个人的底线,尊严问题是一个民族问题,我们任何人都不愿舍弃尊严来换取将失去精神意义的物质满足,因为这种用尊严换来的物质享受会让我们感到自己很卑微。而且我曾经在网上的一篇问卷调查中看到很多同学在选择回答“您学习之余想的最多的问题?”时,有大约43%的同学选择了“如何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其中大四的同学占70%。虽然在理论上讲,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尊严感的强度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大多人认为既没有金钱又没有地位的人,在社会之中将没有尊严可言。毕竟社会中还是存在不少趋炎附势之辈,在权势的威胁下,我们的对尊严的追求往往会成为一种奢侈品。经济社会的发展金钱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慢慢的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尊严的量化标准。在回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同学摆正了态度:靠自己的奋斗。实现个人价值做到有尊严必须要有自己的努力,自己是自己的主宰,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结果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很多人都下定决心要脚
踏实地自己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当然对于那些寄希望于他人的观点,受到现阶段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实质影响,这是现实。对于当代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经验、能力、金钱和社会地位,所以会很容易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这种寄希望与他人的想法也是不可避免的,是可以理解的 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受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金钱万能论和贪图享受成为许多学生的通病。网络曰:“宁愿躲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骑着自行车微笑”; 2托·杰弗逊有言:理智、正义和平等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地球上的人类,唯有利益有这种力量。在当代许多大学生眼里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腰缠万贯”。大学学习更多地是60分万岁和所谓的学习无用论。一词学习简而言之一个字“混”。而学校这样如此纯洁的地方也成为了婚姻介绍所和时尚的T台。对于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误区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金钱至上。有的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一心只为挣大钱而忽视学业,甚至于唯利是图,忘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拿大学生做兼职一事来说。适当的兼职活动不仅让我们体会到钱来之不易的重要性,而且锻炼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宽知识面。但是有些人却将其视为高于学业的主业,学习反而成为了副业。大学文凭也成为谋取金钱的跳板。
(2)、享乐至上。在2010年中国妇女网上广东曾发布《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中明确指出贪图享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误区。正所谓“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在这一点也算深有体会。现在的大学男生DOTA(一种网络游戏)、女友基本可以覆盖其全部生活;化妆品、靓衣、男友也基本结束了大学女生的青春生涯。
(3)、功利至上与个人至上。许多大学生说话办事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比如在入党问题上,加入中国共产党本来是一件要求积极进步的事情,却变成了他们日后择业竞争的筹码。这种带有功能性的选择令人堪忧。就拿我所在的学校学生来说,一件公益活动基本上只参加一回,不会再去第二次。多去无意,又不增加人生阅历。 3、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面对种种误区,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即所谓的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产物,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技能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能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工具,没有一技之长,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
第三,培育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现代社会,道德素养在社会的个领域运用人才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下的中国需要的就是具有高素质、高教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第四、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此外,我们也要勇于创新,在自己的专业方向深入研究,我们要敢于大胆的提出问题,敢于深入的研究问,这样才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建树。大学生的我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学习专业课程外,实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我们而言,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如寒暑假、大的几个传统佳节到社会上找点兼职做,这样也对自己今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个人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好处。目前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们大学生只有把自己培养成为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知识渊博、综合素质过高的人才,才能够在这个大千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张田欣同志曾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基本内容,结合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精辟地用“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
立业为民”这24个字作为我们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盖茨曾言:“是你们(当代大学生),也唯有你们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社会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同样如此,在这样一个全民教育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有责任担当这24字箴言,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借用至此以求与众共勉。 参考文献: 1、 网上资料
2、 名人名言 毛泽东 托·杰弗逊
3、 《人生价值哲学》 英炜主编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
托·杰弗逊:美国独立革命运动的一位积极领导者和组织者,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他前
后从事政治活动近六十年之久,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