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型农业机械推广探讨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农业科技 2006——5 新型农业机械推广探讨 王瑞新 阚建华朱云才(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农业服务中心215614) 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是稳定民心、稳定大局 的产业,所以,要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来武装农业。同时, 要尽快提高农业机械技术人员和操作手的文化水平,确保先 进、适用的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1以稻麦全程机械化为重点,推动新型农机具的推广 近年来,张家港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一批先进的新 机具、新技术相继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本地区主要粮食 作物是水稻、三麦,其生产过程是整地、播种(栽插)、植保、排 灌、收获、烘干和加工等环节,主要的薄弱环节有水稻的植 保、栽插和烘干。植保机械占有量逐年减少,但生产厂家也 相应推出新型植保机械,如南京市华伦集团生产的3WB一16 由1998年的4709台下降到2004年的2190台,减少53. 5%,所以3WB一16型气压式植保机有一定的推广前景,但 气源要有一定的保障。水稻插秧机是目前栽植机械最理想 的一种机具,过去机插秧曾有二次失败,第一次是50年代滚 滑道插秧轨迹,发明了横向移秧、纵向分秧的插秧机技术,至 今世界上仍在运用,但当时没考虑与育秧工艺结合,只全心 致力于洗根苗的栽植机研制,由于洗根苗为人工育苗,形体 差异过大,且拔秧用工太多,根本谈不上提高效率,所以洗根 苗插秧机的实际进展缓慢;第二次是80年代,我国引进日本 插秧机及其工厂化育秧技术,水稻插秧机技术才有了新的发 展,但其壅泥涌浪、冲倒边行、不能适应高速插秧、田间转移 困难、操作费力等,农民不喜欢,因而制约了其推广。张家港 收稿日期:2005—12—1 3 e , e 业 型气压式植保机,动力源是二氧化碳作为气体压力,推动药 液喷射到作物叶片的表面,而作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 碳。由于现在农业机械大部分归个体和农户所有,植保机械 业, e 其管理;三是插秧机作业即栽插;四是栽后大田管理。该周 期约需1年.从而大大影响我市购机户和栽插户的信心,在 定程度阻碍了我市机插秧的发展速度。 一厂家要进一步优化插秧机的性能、质量和价格问题。二是农 艺部门要研究和完善育秧技术和水稻栽插后肥水的管理模 式。对关键措施要反复试验研究,提出完善的技术规范,尽 快向农民推广成熟的农艺措施。三是农机部门要解决好农 3.2辖市、区间机插秧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差异较大 由于 对水稻机械化种植认识水平、配套推广措施以及人力、财力、 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各地发展很不一致,基础 较好、发展较快的武进区2005年新增合同购置插秧机528 机具栽插前后的维修服务管理及把好栽插质量关。 4.3培育龙头企业,搞好机插秧产业化服务 以具有一定 规模的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培育龙头 企业,如武进区寨桥镇机手李臣购机9台成立了机插秧服务 公司,实行育秧、机插、插后管理一条龙服务,并在资金、技 术、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扶 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农机人员领办、兴办机 插秧服务组织。一是兴办机插秧作业机械;二是兴办机插秧 中介机构,推出跨区作业;三是领办全程技术服务机构。 4.4注重服务质量,促进机插秧作业管理一体化(1)开展 台,其中RR6型乘座式高速插秧机6台;金坛新增合同购置 插秧机242台;而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溧阳、新北两地分别 新增合同购置插秧机132、18台。 3.3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常州水稻 机械化种植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大苗机插、国 产型插秧机和引进国外插秧机三个历程。实践证明,在机械 改进创新、农机作业标准化等方面逐步完善后,不断改进机 插高产栽培技术是进一步推广机插秧的关键。在近两年水 稻机插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产量较高的田块,特别是2005年 扎实的机插秧技术培训,实行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相结合, 理论培训与机械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培训与田间育秧管理 措施相结合,机插秧苗素质与插秧机性能相结合。(2)开展 我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的水稻超高产竞赛活动中,武进区前 黄镇出现了亩产近800k的田块,有人认为发展水稻机械化 种植的大好时机到了,但也有农业专家认为机插稻穗数多, 但每穗粒数少,属以穗取胜型。为此,我们应从机插稻的生 育特点、分蘖发生、产量形成及吸肥规律等着手,对产量的主 要限制因素及栽培技术的改进等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4机插秧发展对策 4,l加强宣传,增强对搞好机插秧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典 型示范,开阔农技员、农机手及农户的视野,达到循循善诱, 加快普及过程。一方面广泛组织现场观摩,进一步增强广大 全程指导服务,农机与农艺部门要紧密结合,农机部门要从 秧田规划、机插面积落实,到育秧材料准备全程介入;插秧机 维修、秧苗培育和机插及插后管理全面介入,对大田病虫害 防治和肥水管理可实行承包服务。 4,5健全和完善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扶持政策和激 励机制一是贯彻先富先化的原则,鼓励有条件、有积极性 的镇、村率先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支持连片种植整体推进, 确保推广一个成功一个。鼓励以水稻机插秧为主的农机专 业服务组织建设,加速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 干群对水稻机插秧的认识,从而增强推广水稻机插秧的信 心、决心;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水稻机插 秧省工、节本、增效的优势,大力营造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进 程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4.2加强农机和农艺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服务一程,促进农机化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议市级 行政领导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强化考核力 度;要统筹解决好本级及辖市、区乃至乡镇级保证机插秧快 速推进的组织保障、人力资源配置、后勤服务快速反应及财 一是生产 力支撑等诸多问题。 26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农业科技 2006—5 刍议建立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蒋国良黄德峰(江苏省靖江市农广校214500) 随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必须因地制宜,适 应市场需要,使农、林、牧、渔业之间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对保护农业环境、改善环境 质量、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l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结构 渔各业向副业、加工业提供原料,副业、加工业向农、林、牧、 渔业发展提供资金。它们之间的这种供求关系是良好农业 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 1.2连锁关系 以农牧关系为例,粮、油、牧草、饲料等作物 增产,可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发展,使人们食物结构得 到改善,粮食供应压力减少,又使种植业、副业、渔业、加工业 的进一步发展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取得了“一方增产,引起 双方增产,双方增产又促进其它各业共同发展”的效果。 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结构包括农田生态系统、林木 生态系统、牧场生态系统、水产生态系统、副业生态系统等农业 的所有产业,系统内农、林、牧、副、渔之间存在三种相互关系。 1.1供求关系农牧、农渔的供求关系就是饲料(或饵料) 与肥料的关系。农业供给畜牧业、渔业饲料、饵料,以发展畜 1.3限制关系 在物质循环上,任一方都会限制对方的充 分发展。种植业比例过大,畜牧业相对规模较小,有机肥就 收稿日期:2006—02—12 牧业和渔业,而畜牧业和渔业为农业提供肥料。农、林、牧、 市东洋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的出现,解决了50、80年代 培训一批高文化、高技术的农民。现在一批年轻的农民中独 生子女占有一定比例,他们所需的不是简单粗糙、科技含量 不高的农业机械,而是高科技的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 机插秧苗的缺陷,可以说是机插秧的第三次革命。这次机插 秧优点是节省秧田,秧本比为1:100,节省成本,比手插每亩 约节省成本60元。节省用工,增强抗逆性,增加效益,但要 把好几大技术关,催好芽,保证匀苗,秧盘根好,保证壮苗,总 为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使 用效率,《促进法》规定:国家支持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 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根 据实际情况,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鼓励农业机械生产 的来说机插秧苗育秧是关键。干燥机械化在目前很少使用, 干燥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既有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更有认 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我国人多地少,农民一家一户经营规 模小,收入低,没有必要发展机械干燥;二是认为自然干燥优 者、经营者建立农业机械示范点等形式,引导农民和农业生 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国家和省级人民政 府定期确定、公布及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 于机械干燥,其实收获后的稻谷在lh内立即干燥与放置5、 10、20h甚至数日再干燥,其米质大不一样,在日本,含水率 24%的稻谷放置1Oh后再干燥,就只能作饲料粮;三是认为 机械干燥粮食投资大、成本高,农民承受不了,望而却步;四 是选型配置和使用不科学。发展干燥机械,要克服以上四个 误区,争取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合理选型配套;上海三久机械 有限公司制造的三久谷物低温干燥机是首选,应探索合适的 目录。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使用农业机械。 4做好服务工作,促进农业机械新机具推广 农业机械新机具总的来讲要比现有的机具技术先进、科 技含量高,新型农机具的服务工作必不可少,这是保障农业 机械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法》规定:农民、农业机械作 业组织可以进行有偿的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各级人民政府 运行机制,如专业户或专业服务公司。 2 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及有关部门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作业组织。 做好农机技术服务,应当根据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需要, 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项目。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 推广机构应当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 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 5实现政府农机补贴,增强农民的购机欲望 目前从农业机械化现状看,最基层的操作手工作环境 差,技术水平低,文化水平比非农行业低,年龄大多都在40-- 50岁。原因是农业机械的老化,特别是麦、稻收割工作环境 相当差,耕作、开沟、机插秧、机直播条件也相当艰苦。所以, 新机具的推广首先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改善操作环境,只 基层市(县)级财政应将农机专项资金放在新农机具上, 有这样,才能吸收高素质人才来参与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使农机行业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比别的行业更具 每台补贴的金额要根据农民实际收益情况决定,使农民本人 拿出来的资金在3年内(最多3年)能收回,以提高农民购新 有吸引力。特别是2004年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机具的积极性。如有些财政补贴到位滞后,由市农机推广部 门负责解决,保证农民在农忙前能买到先进、适应的农机。 总之,农业机械新机具推广要以现有的农业种植业结构 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 称《促进法》)对农机行业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各级政府对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都相当重视,人力、物力、财力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好。 调整为中心,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免费 服务,并在服务中了解新机具结构、性能、特点及其适应性. 保证农业机械化既是粮食生产的工具,又是实现粮食增产的 重要措施,这样农业机械新机具推广才有生命力。 一3深刻理解《促进法》,做好农业机械新机具的推广使用 农业机械新机具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民的生产 投资中占重要比例。要推广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必须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