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航空航天业:志存高远

来源:易榕旅网
行业发展 戮 鹦 诋 ∞囊0_舞≮誊 0 一≤慧 ≮ lll。 一一≮薯0 中国航空航天业 志存高远 :文/张晴川黄开木 航空航天业属于高端设备制造业,关 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防安全,是一个国家综 合技术实力、经济实力的体现。在发达国 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新舟”60、运八、 运十二、直十一、直九等航空产品批量走 的重大跨越。 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 2007年1O月24日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进 出国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 ARJ21—700系列飞机累计中外订单已达 340架;“新舟”6O飞机累计订单总数已达 162架,迎来了批量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新局面。民用直升机产业快速发展,直 八、直九、直十一、HC120等机型已形成 系列化发展格局。 家,航空航天产业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强大推动力。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看, 向航空工业每投入1万美元,10年后就可 以产生50~80万美元的收益。航空航天产 业关联度强,产业链非常长,其技术扩散 可以广泛延伸至各种制造业,能有效带动 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升空,主要任 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 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 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 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 相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实现 跨越式发展。 具备发射各种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 力,在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 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近地轨 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 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积极推进国 际化开拓,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全面融人世界航空 工业,对外贸易大幅度跃升,先后向十多 个国家出吐千架飞机和发动机。目前,从 “十一 ’,成绩惊人 “十一五”期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 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运载能力将达 ̄lJ14吨。研制的卫星,实现 展迅猛,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外贸和转包 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 断提升。 了系列化、平台化发展。卫星技术水平、 应用水平、可靠性有了长足进步。初步形 成了返回式遥感、通信广播、气象、地球 资源、导航、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海洋 “枭龙”、K8、ARJ21、L15到ERJ145,从 EC120、S-92 ̄1]6吨级直升机项目,在飞 机、直升机制造领域国际合作走向多样 自主研发成果显著 全球化年度报告 如与庞巴迪签署C系列飞机风险供应商合 航空展望 在未来几年里,快速提升民机适航 能力,推进民机产业快速发展。要深入开 展适航技术研究,完善适航性管理体系, 同时在未来5到l0年间,重点推进6l~99座 涡扇飞机以及涡轴系列发动机的适航取 空工业的骨干企业必须勇敢地走向世界, 立志成长为跨国公司、全球公司,对国家 战略形成有力支撑。要建立全球视野、利 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和拓展全球市 同,与空客签署关于建立复合材料制造中 心的合资合同。 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我国自行研制的 ARJ21—700新支线飞机在第八届珠海航 展进行首次飞行,美国最大飞机租赁公司 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订购了25 架ARJ21-700。ARJ21-700是中国按照国 场。要立足国内已有资源,积极融入国际 航空产业链,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此 基础上积极进行海外生产、销售布局,建 设海外研发中心,初步完成全球生产布局 和跨国投融资布局,最终实现利用全球资 源,在全球范围内经营,服务全球市场, 证工作,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 大、技术基础相对较好的机载设备单独 际惯例自主研制的第一个先进支线飞机 产品,它的出现将打破波音、空客、庞巴 迪、安博威等外国飞机厂商在中国民用航 空市场近乎垄断的格局。“新舟”60、运 十二飞机以其优良的性能赢得用户,实现 适航取证和维修适航取证,为民机市场提 供成熟的货架产品;强化适航验证能力建 设,逐步具备国内大型客机、通用航空型 号、大型民用直升机、航空机载设备等型 号研制的适航符合性演示验证能力;重视 专业人才培养,提升职业素质,达到每年 20名试飞员的培养能力,以满足未来民机 试飞的需求;突破关键试飞驾驶技术和评 实现研发、生产 销售网络的全球化,完 成全球融资平台搭建,发展成为真正的全 球公司。 批量出口。截至目前,已有17架“新舟”60 飞机在海外七国运营。其中特别值得一提 载人空间站 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 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按计划将于 的是玻利维亚两架机的交付以及在海拔 4000米的拉巴斯机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 国产的民航客机在南美市场迈出了坚实 的第一步。 审技术,使我国的试飞员技术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201 1年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 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 验。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 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 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 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 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开展较大规模的空 间应用。载人空间站建成后,将全面实现 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进一 步推动载人航天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低空空域开放 低空域开放将会列入单独列入新兴 产业“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有望实现 全国性的开放。通用航空相关的航空配 套的设施和服务(生产、销售、培训、维 在航天工业方面,2007年我国首次以 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尼 日利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一号并在轨交 付,中国航天实现了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 破。第二颗整星出口卫星一一委内瑞拉通 信卫星已于2010年10B 30日发射,第三颗 卫星一一巴基斯坦通信卫星项目已正式 签约,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完整配 修等)进展缓慢亦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 估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开放试点, 预计2010~202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 需求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亿人民币。在 “十二五”期间,预计通用航空产业处于 市场铺垫和积累期:低空域开放首先需要 机场、空管和航油等配套逐步完善;通用 航空运营业务也将直接开展;由于细分市 嫦娥工程 2011-2020年,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 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 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 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目标是月面巡视勘 察与采样返回。这样,中国的无人探月技 术将趋于成熟,中国人登月的日子也将不 再遥远。Ce舢 套的发射服务、卫星、地面设备等航天产 品及服务的供应商,长征火箭已成为享誉 世界的高科技品牌。 “十二 ’,辉煌再铸 中国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国家战略 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 度,促进其陕速发展。 场较为成熟,外资品牌将占据大半江山, 国内与外资品牌合作的维修企业将直接 获益。 走出去 为全面加快国际化开拓步伐,中国航 编辑/李云帆 中国经贸/二零一一年一月刊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