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育 浅析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圃丁小琴 内容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fq题是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学生健康愉快地 在校园里生活,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带给学生心理上的负担。将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分类,针对出现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办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沟通倾听 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 的一大重要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让大学生愉快地度过大学生 活,感受大学的美好时光,然而不 良的人际关系则会让大学生陷人 恐惧、害怕、逃避、自卑的心理问 题。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直以 来都是我们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值 得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大学生适 应大学生活不可逃避的重要问题。 所有的个体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于社会中,而是与我们的社会中的 每个个体息息相关,这就说明了人 与人之间的交往每时每刻都在发 生,而这种交往和联系就是我们通 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最早提出人际关系理论的是 梅奥,他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在 人际关系学说中,梅奥注意到“亲 善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员 工的需求,更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 的关系,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 力工作”。人际关系中,一种良好的 沟通方式可以改善一个人的人际 关系,可见人际关系并不是~成不 变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最初取决于 人们的第一印象,仅仅有好的第一 印象还远远不够,良好的人际交往 是建立在长期、持续、频繁的人际 交往基础之上_ll。 除此以外,他还强调“倾听是 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在人际关 系中,沟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倾听。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90年代 末的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 与焦点,个性独立,自主性强,有自 己独特的想法,从万众瞩目的焦点 角色转变成为一个低调的倾听者 角色,对很多9O后的大学生来说,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处 理人际关系方面不恰当的行为,已 经在各大高校发生了不少的命案 和惨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 宿舍矛盾冲突,同学之间争风吃 醋,大打出手的现象屡见不鲜,构 建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势在必 行。 据某高校调查统计,在新生入 学一年后,在265名学生中,有20名 学生提出想换宿舍的要求,并有7 名同学在没有经过老师同意的情 况下,私自外出租房,比例达到 10%。从这组数据来看,学生度过 大学宿舍生活一年后,矛盾逐渐开 始加剧,10%的学生想从目前的宿 舍离开,更换自己的舍友,在无法 更换舍友的情况下,采取了外出租 房的方式逃避与舍友之间的矛盾 与冲突。在独生子女众多的社会 中,大多数学生与别人之间的相处 是直接而简单的,很难考虑到对方 的感受,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在 这27名学生中,多数采取解决问 题的方式是漠视和回避问题,认为 “我惹不起躲得起”,因此宿舍氛围 安静得有点窒息,缺乏有效的沟通 与交流,矛盾逐渐加剧。在27名学 生中只有3名男生提出更换宿舍, 可见,在人际关系中,女生比男生 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在处理人际 关系的问题上,难度更大。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 特点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 比较简单,总的来说,归为两种关 系,校内的人际关系和校外的人际 关系。而重要的人际关系则会发生 在校园里面,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 的大学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大学 生与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大学生 校外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自己的 家长和其他人之间的联系。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1.校内人际关系 大学生校内人际关系主要与 两类人发生联系。一类是学生,一 类是老师,而大学生在与这两类人 发生联系,产生人际关系时他们的 表现是有区别的。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时,他们往 往展现的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能 够坦诚、大方地表现自己最真实的 想法,而正是这种纯真坦然的想法 出现,便会在大学生活中结识志同 道合的朋友,产生良好的人际关 系。但是这种坦然、不隐藏的直白 方式,相反也会让一部分人产生不 理解甚至误会,导致学生之间的观 点发生矛盾与冲突,这样则会产生 不良的人际关系,严重的话就会引 起宿舍矛盾冲突,学生之间产生拉 帮结派,让学生处于孤立无援的地 步。 然而,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 中,人际交往的对象是老师时,学 生往往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会 有所隐藏,不敢将自己最真实的想 法展现在老师面前,他们大都选择 将自己最优秀的最擅长的那一面 呈现给老师,力争在老师面前做一 个优秀的学生。这种人际关系的呈 现,最真实最本质的东西我们无法 了解,学生不敢将真实的一面展现 给老师,老师往往很难彻底去了解 学生,这样就会造成沟通不畅的局 面,一旦两者之间产生误解,这种 矛盾则是最难以解决的。学生迫于 学教育 老师的地位和压力,敢怒不敢言; 而老师则认为学生没有发表意见 或提出不同的看法,就表示对某件 事的做法是赞同的。两者没有真正 了解彼此的观点,误会就会越来越 深,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发 生质变,近几年来,学生与老师之 间发生的冲突与矛盾事件越来越 多,让教师这门职业也渐渐变成高 危行业。 2.校外人际关系 师接触外,就是自己的父母,人际 关系比较单一,正是因为单一的人 际关系,让许多学生在处理复杂的 人际关系问题上,采取了最为简单 粗暴的方式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 直接就回避。 2.失衡性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 解决办法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系,是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需要,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个 是学校教育,第二个是家庭教育。 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相对比 男生而言,女生之间的矛盾更为突 出,在解决问题的难度上更大,24 名女学生想更换宿舍,比例占总人 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帮 助学生树立自信,正确地认识自己 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取长补 短,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盲目 跟风和攀比,养成站在别人的立场 大学生校外的人际关系中,最 主要的是与父母及家人之间的交 往。在国家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的年代,如今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 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地位可见一 斑,父母的掌上明珠,整个家庭的 中心。在与父母的沟通上,有相当 一部分子女以任性、蛮横、要挟的 方式要求父母,在唯我独尊的家庭 中,这样的要求屡试不爽,每一次 都能得到家中长辈的支持,慢慢地 我们国家就造就了大批中国式小 皇帝和小公主。一旦他们脱离了家 庭的这个载体,转战进入大学生 活,当同学不会像家人那样包容自 己时,心里肯定具有一定的落差, 学生心理原有形成的人际关系构 建模型就需要重新树立,这对每个 学生来说,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人 生的历练。 校外的人际关系中,还有一类 人则是除了父母以外的陌生人。这 类人群往往很容易与大学生产生 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因涉世未 深,思想往往比较简单、单纯,辨别 事务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刚 刚从高中进入大学,脱离了父母的 约束,在新的环境中,像脱缰的野 马需要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的时 候,陌生人的刺激很快就会在自己 的脑海里形成深刻的印象,如果没 有自己的主见,很容易被煽动性的 语言鼓动,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 近几年大学生被骗的事情屡屡不 断,一些很低级的骗术学生也会上 当,说明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人际 关系中,缺乏警惕性和判断力。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单一性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 比较简单,除了与自己的同学和老 数的9%。女生相对来说,本身比较 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较 弱,情绪容易受到煽动,处理问题 更加情绪化,人际关系更为紧张。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原 因分析以及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 原因分析 1泊身问题 在自身方面,一种是学生的性 格本身内向,孤僻,不善于言谈,与 集体的氛围格格不入,这样就会令 其他同学望而生畏,不敢与之交 往。学生本身性格的内向也会导致 自卑心理的产生,这也会影响到他 的人际关系,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 勒认为,“自卑是指个体遭遇挫折, 无法达成目标时的无力感、无助感 以及对于自己失望的心态”12],自卑 心理令学生不敢和其他同学交流, 即使是交流,也是缺乏自信的表 现。另一种则是太过于外向、开朗 的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考 虑其他人的感受,不站在别人的立 场思考问题,也会在人际交往中处 于不利地位。 2.环境因素 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影响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教 养态度和教育方法对个体影响较 深。13]生活在家庭氛围比较和谐的 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 上稍微要好一点,在中国传统的教 育中,比较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 互相攀比,在大学里比成绩,比家 境的情况比比皆是,一旦有比较, 就会有高低,学生心理就形成小落 差,形成嫉妒心理,而这种嫉妒心 理不正确疏导,则会引发学生矛 盾,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 思考问题的习惯。建立健全的心理 疏导机制,对有交流障碍的学生给 予及时的疏导和建议,随时跟进与 沟通,帮助学生解决人际方面的问 题。大多数学生的矛盾集中在宿舍 人际关系上,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宿 舍文化节之类的活动,在丰富学生 课余生活之余,加强宿舍人员之间 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强大的凝聚 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 在家庭教育上,重视与子女之 间沟通的方式,认真地倾听子女的 想法,给予正确的引导。不急于反 驳子女的任何想法,能够静下心来 倾听子女内心真正的想法,并给予 合理的建议和支持,学会倾听和沟 通,正确引导子女在生活上处理问 题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教育观点, 平等对待子女,能够与之平等对 话。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大学校 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人 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在大学生活中 保持心情的愉快,健康的成长,形 成一种开朗乐观的性格,遇到事情 不逃避不同避不躲避,敢于直面困 难,解决困难,形成自己独立的人 格魅力。 注释 [1]李飞.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象 构建——基于印象管理的社会学分析[0].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 21. [2]陈文津.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 题分析[J].商,2014(13):41. [3]封志彬.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 5(3):132. (作者介绍:丁小琴,四川师范大学教 育学硕士,广东培正学院艺术设计系辅导 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