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l2期 2013年12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Changchu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26 No.12 Dee.2013 论转喻的语境依赖性 史一鸿 (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语言中的转喻进行了如下的探讨:转喻性的表达是思维在语言层面的体现;语境 依赖性是转喻的显性特征,转喻的表达和理解是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得以实现的;对转喻的语境依 赖性进行分析能够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语言的认知属性。 [关键词] 转喻;认知研究;语境依赖性;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史一鸿(1979一),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翻译。 转喻是一种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转喻性的表 “吸烟”这个事件本身包括点烟、吸人、吐出等次事件,这里属 达在语言中随处可见,其显性特征表现为语境依赖性,转喻 于次事件指代整个吸烟过程的转喻。又如“教授”、“编辑”等 的语境依赖性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得 词原来为动词,后来转喻行动的参与者。 以体现。 (四)组成和堆拢认知域中的邻近性 一、转喻的本质与分类 如身 (a 转喻在最初被当作一种辞格来研究,在修辞学中被称为 成;而堆拢(collection)的构成要素则是指同等成员,如一群 借代。雷可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从 蜜蜂。“钻石王老五”在现代汉语中指有钱并且单身的群体, 认知的角度提到了转喻,认为转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认 在“她嫁了个钻石王老五”这个表述中,总体概念转指单个的 知方式。转喻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思维影射,即以相关 人。再如,“rubber”的本意是橡胶,现代英语中可以用来转指 性为桥梁,把一个概念域(源域)的知识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 避孕套,属于物质代实体的转喻。 一‘目个侍者向另一个侍者说,“The ham sa 专 理解和认知。例如,ndwich i在餐馆中 二、s waiting … …一转喻的语境依赖性 ………一 for his check”,在这句话中,ham sandwich指代的是点了火 转喻f生的表达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之中,语境依赖 腿 明治的顾客,这是转喻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两个实体有 性是其显性特征;换言之,转喻的生成和理解要依赖语境而 密切联系,从而一个实体(顾客所点的食物)可以用来代表另 实现。语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一个实体(顾客)。 前者指文内语境,即通常所说的上下文,后者指文外语境,可 对于转喻的分类,Peirsman和Geeraertsz在原型范畴理 以再分为两个小类,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涉 论的基础上将转喻模式归结为四类: 及语言使用的时间、场合、人物等因素;文化语境指语言使用 (一)空间和物质认知域的邻近性 所涉及的各种文化因素。束定芳在探讨隐喻的认知生成机 空间和物质认知域的邻近性是许多转喻模式发生的基 制时提出,隐喻是在广阔语境中的一种话语现象,语境是确 础。如“England”指代“Great Britain”属于部分代整体的关 认和理解隐喻的依据。我们认为,这种就隐喻与语境关系的 系,在“壶烧开了”中“壶”转指“水”,属于容器指代被容纳物。 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对转喻现象的解释,这里,我们以语言语 (二)时间域中的邻近性 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为基础,分别探讨转喻对语境的依赖 时间域中的邻近性主要体现在“时间部分与整体”以及 性。 “时间与实体”两种转喻类型中。在1999年的春晚中有一个 (一)转喻的语言语境依赖性 题为“昨天今天明天”的小品,在这里“昨天”、“今天”、“明 语言语境指语篇中相对于某语言形式的上下文。以此 天”,分别指代“过去”、“现在”、“将来”,属于部分时间转喻整 为基础,我们可以将转喻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上文转喻、下文 体时间;在时间代实体的转喻类型中,时间被看做一个容器, 转喻和上下文转喻。上文转喻的生成和理解依赖于转喻词 可容纳各种事件,如“American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之前的上文语境因素,例如: 9-11”,“9 11”被看做一个容器,容纳了恐怖袭击事件。 例1.I can’t attend the fancy-dress party tonight;I (三)行为、事件和过程中的邻近性haven’t got any—clot—hes. 行为、事件和过程中的邻近性也是转喻发生的一个来 我今晚无法参加化装舞会,我没有盘丛。 源。例如在公共场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禁止吸烟”的标语, 在例1中,第二个分句中的“clothes”一词指的不是一般 一】26— 概念上的衣服,而是受第一个句子所营造的语境因素的制约 例6.It has been塑i i旦g 丛 旦 Qg for a whole 指代“参加化装舞会所穿的衣服”,属于上位词代下位词的转 day.(源于北欧神化,据说猫能影响天气,而掌管风雨的神常 喻。这种取决于上文语境的转喻表达即为上文转喻。 把狗带在身边) 下文转喻的生成和理解依赖于转喻词之后的下文语境 例7.hold out an olive branch.(源于宗教文化,诺亚放 因素。例如: 出鸽子,鸽子衔回橄榄枝,表明洪水退去,万物复苏,后转喻 例2.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呼呼。 和平) 在例2中,读者读到“玉石眼”这个词语时,很难直接理解 例8.The director of the play—benc—hed the lead acm 其所指具体为何事物,但是参考下文“人马都气喘呼呼”,便 tress because she was always late for rehearsals.(源于体育 可以推测出“玉石眼”是一匹马。在这里,作者用马眼部的颜 运动,在足球比赛中“bench”指替补队员坐的条凳,转喻意义 色特征来转喻马匹本身,转喻的基础是空间和物质域的邻近 为让某人遭受冷遇) 性。这种依赖于下文语境因素的转喻用法即为下文转喻。 例9.In desperate need of money,Peter went to the 若转喻的生成和理解要同时依赖于转喻词之前和之后 Jew——s.(源于种族偏见,“go to the Jews”喻向放高利贷的人 的上文和下文因素,此类转喻便是上下文转喻。例如: 借钱) 例3.One waiter says to another,“The apple pie iust 例10.Zoe got married with a grassskirt in her over__ spilled COflee all over himself.’’ seas holiday,which really astonished her family.(源于民 一个男招待对另一个说:“(点)苹果派(的顾客)把咖啡 俗,“grassskirt”转喻夏威夷人) 洒了一身。” 在此例中,“apple pie”的转喻意义的理解不仅要取决于 三、不同语境下同一转喻形式的不同解读 上文的“One waiter says to another”(一个男招待对另一个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同一个转喻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下往 说),同时又取决于下文的“spilled beer all over himself”(把 往会获得不同的解读,这同样是转喻性语言语境依赖性的一 啤酒洒了一身)。上下文同时作用实现了“ham sandwich”的 个体现,例如: 语境意义。前者决定了事件发生的场所(餐厅),后者决定了 例11.London is very excited about the coming Olym— 动作的发出者是一个男性用餐者。这种依赖于上下文因素 pic Games.(=the citizens of London) 的转喻即为上下文转喻。 伦敦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兴奋不已。(=伦敦市民) (二)转喻的情景语境依赖性 例12.London has made great effort to improve its 在某些情况下,转喻的生成和理解往往是由转喻语言所 public transport system.(一the government of London) 涉及的时间、场所和人物等非语言因素决定的,这便是转喻 伦敦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改善它的公共交通系 的情景语境依赖性,例如: 统。(=伦敦政府) 例4.Slow 例13.—London has just won in another football match. Old People Crossing Road (一the sports team of London) 就脱离情景语境而言,此句可以理解为“Slow old peo- 伦敦又赢得了一场足球比赛。(=伦敦足球队) pie are crossing road”(智障老人在过马路)。但是,这个表 “London”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城市的名称,但是 述出自一所养老院附近的公路指示牌,因此它实际上传达的 在以上三个不同的上下文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转喻意 语义为“Slow down your vehicles because there are old 义。由此可见,转喻的生成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语 people crossing road ahead.”(前方有老人过马路,车辆请慢 境而实现的。 行)。在此例中,省略形式的语言之所以完成了语义的传达 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作为思维 是因为读者能够结合情景语境完成从部分语义到整体语义 的载体,语言中的转喻表达极具丰富性和多样性,对转喻机 的转喻推理。 制实现的语境因素进行分析,不仅让我们对语言的思维属性 (三)转喻的文化语境依赖性 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于外语教学及跨文化语言研究都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很多转喻性的语言,尤其是熟语(指 有一定的启示,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人的研究和探讨。 的是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和特殊意义的语言实体,包括成语、典故、谚语、俚语等),更 参考文献 是体现历史文化的积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心理、民俗 [1]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1. 和各类社会现象等都能从熟语中反映出来。转喻的文化语 [2]Lake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Uni— 境依赖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转喻性语言的核心意义不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5. 能依据该语言的语素意义之和推断出来,因为语言本身的字 [3]Peirsman Y.&Geeraerts,D.Metonymy∞a prototype category 面意义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信息,例如,“绿帽子”(喻妻子对 lJj.CognitiveLingistics,17(3):276-277. 丈夫不忠);“Washington and cherry tree”(喻勇于认错)。 [4]柬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5. 第二,转喻性语言的文化来源具有多元性,具体如下: [5]陈建生.认知词汇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331. 例5.他们两个是盍 笪墨,两小无猜。(源于古典诗词, [6]单新荣.习语转喻翻译与文化语境顺应研究[J].长春理工大 喻建立在幼时纯洁玩伴关系上的美好爱情) 学学报,2012,7(4):69-70. 一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