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分制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行性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易榕旅网
0 科研在线 学分制促 进 毒 — 全 面发展 【摘要】学分制教学计划,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发展不同的 才能、志向和特长创造条件。本文结合学分制,具体论述了如何通过学分制来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科学、合理、先进的 新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全面、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全面发展的人 才。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分制的内涵 质教育、培养人才全方位发展等方面颇引人注目。 1.学分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分制以开 1.学分制的定义。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 制度,它以学分(credit)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 分制也是衡量某一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 位要求做出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l986年7月,国家教委 召开部分高校试行学分制工作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学 设大量选修课为前提,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就业和个人发展 需要进行专业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学习时 间和空间,满足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构建自己最优化的 知识结构。学分制能使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和学习 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学 分是“测量课程教学量的计算单位,是课程内容深浅难易 酌量化表示,也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的反映。”Ⅲ 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发挥其内在的潜能,使学生自 我得到完善。 2.学分制的产生与发展。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 产生的。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发展和 改进是在美国。选课制(亦称选修制)是允许学生自己选 择学习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而学分制是在 选课制的的前提下更好地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 成的学习量而应运而生的。学分制以一定的学习量(各种 2.学分制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实行学分制,更能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 学分制作为一种能兼容多种规格人才培养,并具有一定弹 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随着改革开放程度 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学生个人的智力、气质、兴 趣、性格和学习等方面都存在着个别差异,而学分制有助 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 聪明才智,多选修一些课程,以便突出其专长;对基础欠 佳的学生,可以从实际出发,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发展 方向,也更适合学生个人的要求。 . 教学环节)的时数作为学分计算的基础。 L个学生能否 毕业,要看其是否取得规定的最低限学分总数。1978年开 始,以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为先导,一大批高等学校开始 纷纷进行以学分制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制度的探索。“学分 制将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类或必修、限制性选修、任意 3.学分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施学分制后,学 生可以自主选课、选教师,这对教师也是一种无形的压 力,它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以竞 争机制为内涵,学生自我设计、选择专业、课程、教师与 学习进度,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和创造性。 三、学分制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选修三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每学期选学若干门课程,修 满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学分即准予毕。” 。随后,成人函授 教育也开始学分制的教学。1981年8月14日, 教育部《高 等工业学校修订本科函授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草案)》 同样提出在学制上可以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制。进入21世 纪后,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也开始了学分制的探 索。 二、学分制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行性 学分制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 一学分制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学生以获取学分为直接目 标,一切学习内容只有纳入学分制管理之中,才会引起学 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为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必 种人本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其在弘扬学生个性、推进素 赢 霉菲持;乏, I 45 2009年1 1,El(下旬)总第1 69期 l 谭旌 屯 EW CURRICUI,UM RESEABC鞭 须改进学分制,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指标纳入到学 励指标,它以奖励先进为目的,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建 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作用。这样既鼓励和倡导学 分制中,才能更好地约束,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 展。 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又可将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的科技、文化、艺术及各类社 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中。 3.建立学分制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在学 分制下,由于增强了学生在学习方向和路径设计过程中的 自主性,因此,在学分制下要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 1.改进学分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学者研究发 现,学生选课往往不是根据课程本身的内容和学生的兴 趣,而是看授课时间对自已是否方便以及该课程是否容易 取得学分,即学生选课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 保留自由选课的优点,克服不利方面,可实行“集中与分 配制”。 所谓“集中”,是指从若干可供选择的课程 育体系,首先要确定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大学生 中,必须选择主修领域的几门课程,以保证重点;所谓 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大学生未来生活就业方向的重要指导, “分配”,是指从不同的知识领域中各选几门课,以保证 又是他们在校期间学习的方向指导,更是大学生将来立足 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其余的课程则由学生自由选 于社会的基本前提。 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时间跨度上看,贯穿了大 通过改进选课制,带动教学内容体系方法改革和教师 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从学生的培养上看,是涵盖 队伍的优化,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学生,使 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社会能力培 之在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上能够参与选择;对教师,要 养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教育体系。因此,从学生跨人大学校 接受选择,形成竞争机制,把选课机制真正引入教学过 门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 程。改进学分制最重要的目的是调动教师、学生在教与学 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规划意识,有意识 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 地帮助学生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使学生有明确的学 益,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习目标,根据目标进行选课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立以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实施以 德育学分制为内容的德育评价体系,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 参考文献: 德育的必然选择。德育学分制是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于 【II姜华.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比较分析【J】.哈尔 一体,并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规范的高校学生德育管理体 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67—68. 系。它将学校德育考评的结果与奖惩政策相挂钩,努力使 【2】陈学恂,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I.上海:华东师 日常的由学校提出的德育要求以及德育学分的具体内容和 范大学出版社,1994. 具体科目成为学生追求发展、提高素质的德育导向。 【3】清华大学教务处编靖华大学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文件汇 编【G].1 996,(5). 在德育学分制的实施中,每位学生每学期只有接受一 [4】程瑞芳,何军.基于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河北经 定量的专题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活动才能获得必需的基本 贸大学学报,2008,(3),89—90. 分,少数优秀学生还可以通过选修一定量的发展性专题学 【5】杜公卓,楼军江.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管理新构想【J】思想・ 习和实践活动来获得一定的附加分。 基本分的具体内容 理论・教育,2001,(1). 包括参加政治学习活动情况、参加团组织活动和集体活动 [6】李立.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fJ】.教育与职 情况、参加志愿者活动及公益劳动情况、日常行为等项 业,2007,(2). 目,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此外,附加分是奖 中百帮量乐教师徭受园蒙缎垮训 由教育部举办的“中西部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日前在重庆师范大学开班。来自西藏、云南、四 川、重庆4省份的150名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将接受为期1O天的培训。 开展对中西部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是教育部2009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培训对象为全国184"省份的600.g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由教育部统筹,委托重庆师范大学、东北师 范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4所高校具体实施培训工作。 教育部开展对中西部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旨在通过培训,探索开发适合中西部中小学音乐骨干 教师学习和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基本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使通过培训的教师能够成为学校音乐 教育教学工作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领头人,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摘自:教育部网站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