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乐育人,以美育德——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易榕旅网
以乐育人 ,以美育德——新时期初中音

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不断推进,音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也在不断完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十分关键的,这对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树立与健康心理状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未来成才与发展。而音乐学科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培养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学科,初中音乐教师应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思想不断渗透给学生,从而满足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具体需求,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其音乐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方法探究

引言:音乐教育不仅包含了对基本乐理知识的讲授,还应注重对学生正确审美情趣及道德观念的培养,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将此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并通过更为完善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将德育教学有机融入音乐教学当中,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初中音乐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针对这一学科特点,教师应在确保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得以掌握的前提下,灵活渗透德育思想,作为学生学习和道德观念形成的指路人,全面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铺设学生未来成才发展之路。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积极发现德育元素

音乐教材是使得音乐课堂教学得到具体落实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想要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德育思想的渗透,首先应将对音乐教材的深入挖掘作为切入点,找到教材中能够有效渗透德育观念的教材内容,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利用。就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课堂开展情况而言,教师往往会认为,音乐作品产生的背景及作者的人物信息等,是留给那些感兴趣的同学作为

课外拓展阅读的,与课堂教学进度的推进并无较大联系,因此,并没有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实际上,这些内容是作者作品得以产生的心路历程,饱含着作者丰富而又细腻的思想感情,也因此富有多样性的德育元素,而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讲解的缺失,则间接性失去了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机会。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对音乐教材中德育元素的挖掘,巧妙利用作品产生的背景及人物经历等,将音乐教学活动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在帮助学生学习基本乐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感进行充实。

例如,在对第一单元《爱我中华》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应意识到本章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歌曲演唱的情绪与基本声调,并在鉴赏及演唱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充分意识到民族团结是国家昌盛的重要前提,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这就是对音乐教材中德育元素的深入挖掘。由于爱我中华这一首歌曲,是集中我国南北地区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而创作出来的,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音调及节奏,针对歌曲的这一特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拓展相关内容,为学生介绍我国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像是《翻身农奴把歌唱》、《掀起你的盖头来》等,都是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体会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风俗习惯及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使得学生对不同文化具有良好的包容度,让学生拥抱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不同文化气息,并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怀,与为祖国建设而奋斗的理想目标。

二、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德育元素渗透的具体形式

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完善,使之在教育学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灵活使用,能够使得德育教学的渗透方式更为多样性。教师在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音乐认知程度及兴趣爱好所向,更具针对性的丰富音乐教学实践形式,为学生创设出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情境,使得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热情得到充分调动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使得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达到理想化水平。

例如,在对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渴望春天》这一节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学的相关

内容。在开展音乐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在网络上搜寻与春天相关的影像资料或文字材料,为课堂导入环节打好坚实基础,并在课堂伊始带领学生进行欣赏,可以在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配上由优秀童声合唱团所演唱的渴望春天这一歌曲,让学生在正式学习歌曲演唱前,对音乐的基本旋律和音调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与记忆,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能够更好的体会到春天的气息与美感,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这也是对德育思想的相关渗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所想,表达自己对春天及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这不仅是对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为学生健康心理状态及正确生活观念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作者莫扎特的人物生平,为学生讲述莫扎特为了摆脱大主教的控制而奋斗,勇敢与世俗斗争的经历,让学生了解莫扎特这一生所经历的种种坎坷,但即使是作者的生活经历如此痛苦,却仍然能创造出那样美好生动的作品,学生应充分意识到,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勇敢决心,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莫扎特的情怀与精神,不向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低头,而要勇敢坚定的朝着自己理想中的未来迈进,这也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形成提供了方向,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三、组织学生参与音乐课外实践活动,加强对德育教学的渗透

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延伸与拓展,能够通过学生的切实体验来丰富相关教学内容,在进行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德育教学的渗透,牢牢抓住这一机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良好情操的养成,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并有效激发其对音乐的感知与创造力,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例如,在对第六单元《校园的早晨》这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音乐课外活动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写生或散步等实践活动,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悟校园早晨的优美风光,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延伸,让学生在提升自身审美情趣的同时,

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积极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保驾护航。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的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能够促进其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还能够在学生积累基本乐理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才道路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初中音乐教师更应将德育教学渗透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起良好道德风尚,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兴趣爱好,将我国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亚.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践探讨[J].吉林教育,2020(34):16-17.

[2]付丽丽.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1):47-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