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班 主 任 德 育 创 新 案 例

来源:易榕旅网


班 主 任 德 育 创 新 案 例

—— 用 爱 点 燃 后 进 生 转 化 之 火

山三中 王东红

背景:众所周知:只要有班级存在就有会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班主任就是这样的班级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费时费力而又可能收效不大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班主任同仁想出了很多绝招和妙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工作策略方法追源溯本、千变万化中都离不开对后进生的关爱这一法宝。

我国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知道,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师爱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它应具备正直少却虚伪、具备无私少却自我、具备广阔少却狭隘。它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得到安慰,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在顺境中更加奋发,不骄不躁,永远向前。然而现实的教育不容乐观,一部分教师虽然也爱学生,但学生却从未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原因何在?首先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做到很好的了解,尽管从表面上看,学生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因此,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教育与学生的感情要求就会背道而驰,更谈不上有的放矢、有着见效。再就是学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工作意义及人生价值的直接体

现,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对学生的同情和理解则是一种理智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典型案例过程:我班有个学生叫倪卓昱。初一上学期刚进校时,不做作业、迟交作业、上课情绪低落,下课狂奔乱跳找不着人影,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大家都嫌弃他,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找就是同学反映他的问题,种种行为和表现跟父母为他起的名字一点不相称。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几乎没有进展,初一第一次学校组织的月考各科几乎都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表现成绩上不来,我真的为这孩子着急。

怎么办?我必须要想法贴近他、走进他直至改变他。

记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要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多方面地了解学生。”为了有针对性地做他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接待我的是他的爸爸,他跟我详细谈了儿子小学的情况。从与他父亲的交谈中我得知:这孩子自尊心很强,但小学基础很簿弱,多次努力,多次失败,加上他自己长年在外做生意,平常很少管他。孩子的妈妈是位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教育的方法,仅知道给儿子吃饱了穿暖和了就认为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能帮助他,特别是孩子心理上的需要她根本没去多接触、多了解。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想好了第二天乃至下面的工作该怎么开展了。

我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经过观察,我发现他非常喜爱摄影,他爸爸还特地为他买了四千多元七万多像素的数码相机供他玩耍。摄影不也正是我自己的擅长

吗?这是一个多好的交流平台啊。于是,到了班级学校开展的活动期间、需要摄影之处,我总让他担任班级的摄影师,彰显他的个人爱好,发挥他的特别之长。每到这时他就特别开心,围绕他转的同学特别多。他既是大家的服务员,又是大家的焦点,同学们和他在一起摆出各种姿势和造型任他拍摄,他也为我和其他任课老师拍了好些照片,班级还为他专门举行了几期个人摄影展:什么“我的三班我最爱”“社会实践好处多”“寻觅春天的足迹”“走进飘舞的冬雪”等。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他的摄影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在班级和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我趁机在对他提出个人表现方面的要求,他欣然接受,而且改变很快。一段时间下来,开学初的一些不良表现渐渐消失了,本学期期中考试和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他几乎消灭了不及格,语文成绩达到了75分,真超出同学们的意料之外。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锦上添花:把他推选为班委干部的后选人待同学们考察通过。他非常懂得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从方方面面努力表现自己,一心想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上课时有了聚精会神的神态,课外活动时有了与班长一起钻研难题的影子,作业准确工整,书写大方,班上手抄报里有他的笔墨,劳动课上有他大汗淋漓的样子、校外补习班里有了他的影子……一切的一切证明他正在逐渐改变自己,而且变得越来越棒。有了他自己的不停努力及我和各科老师的适时激励,同学们对他的认可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委竞聘时他如愿以偿顺利的当上了班级的财政部长。他不但将自己的零花钱全部捐给班级开展活动之用,而且班级的点滴经费放在他身边他管得极其仔细谨慎。每一笔帐目的进与出、来龙与去脉他都有记录和发票收据,过一段时间就跟同学们通报接受审计,没有私自动用过一分钱。帐目每一次、每一笔都清清楚楚、毫无差错,同学们对他报以了高度信任和刮目相待。

在初一下学期,也就是本学期的日子里,经过我和全体老师的不断努力,他已横扫一切旧习,各方面遵规守纪,学习成绩步步攀升,成了同学们的学习楷模实践证明,只有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的甘苦,教育工作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实效。

案例反思:

一、 以人为本,释放师爱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要让这常被人忽略的爱让学生感知、感受。因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不能缺少爱,爱应融入到我们教师的职业生命中、渗透到我们奔腾不息的育人血管里。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倪卓昱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走进他,给他机会,给他时间,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温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 良师益友,宽容为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常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闭锁性”,这就会给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鉴于此,教师应当主动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取得他们的信赖,倾听他们的心声。班主任每天跟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情况最全面,掌握学生动态最敏锐,应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见到学生的不足应宽容以待之。据调查: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过于直率和火暴,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让他们下不了台,没有脸面。因此,我对朱学优同学的转变主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多次班级个人摄影展的活动开展,让他展示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做出了正事、积攒了人气,同时更让他感受到这一切都得益于班主任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老师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从而让他能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尝到从未有过的甜头!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

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引导他、鼓励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发挥特长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须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但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不屑一顾,甚至是放弃不管。但如果是一个眼中有情、心中有爱的老师一定会设身处地的为后进生着想:后进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又多么的令人佩服啊: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到校听讲;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却是屡败屡考;明知学校期中期末表彰会上听不到他们的名字,却要一直陪坐替别的优等生捧场。他们的坚强毅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多么的牢不可破啊!如果我们的教师对他们能够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值得你用初中三年的时间去爱他们,贴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信任理解学生,对他们怀有较高的期待,学生就会微妙地觉察到教师对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同时也能激发起自信心,产生进步的动力,从而实现教师期待的目标。朱学优的情况主要来自缺乏家庭的温情、父母的交流,和同学对他的排斥,失去了应有的家庭之爱、友爱。而我就以爱心为媒介、以爱心为原材料,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理解的桥梁。抓住他喜欢摄影,与他交朋友;抓住他自尊心强,有颗热情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心给他挑起班级财政部长的重任,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如他自己的姓名一样。

通过近两学期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倪卓昱同学由“皮猴子”转变为财政部长,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唯一遗憾的是因为爸爸的工作原因,他

已于本学期下学期转入老家辽宁绥中。离开本班后的倪卓昱经常挂念老师和同学,时不时给班级来书信或给我发短信。记得他给我的一则短信是这么说的:敬爱的老师,自从我离开和你们朝夕相处的班集体,我很想念你们。每当上起语文课来,我的眼前就会出现老师您的身影。我在这个新学校一定用心学习,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多我的期望,感谢您和其他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之恩。谢谢您老师!

这,虽是个个案,但也包含着转变后进生的一些技巧、方法,愿我们的广大同仁能在转变后进生的道路上寻出更多有效的策略,为每一个学生的顺利成长、健康发展倾出我们作为人师的全部的爱。因为,

惟有爱,才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惟有爱,才是人类最好的教育;

惟有爱,才能点燃后进生转化永不熄灭之火!

班 主 任 德 育 创 新 案 例

家校联系本——思想沟通的桥梁

山海关三中 李茹凤

古人说为师者传道也,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教师是学生思想形成的播种者。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

我们老师常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孩子可听您的话了。其实这句话的背后道出了老

师对学生的影响。这句话里,我们不排除学生有惧怕老师的一面(老师学生是矛盾的统一体),其实更重要的是老师动之以情之后晓之以理的教育。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的家校联系本,这个本子的来源是家校通,家校通便于老师把学生的情况及时通报家长,但是家长并不是常利用家校通和老师联系,而学生在家校联系中也没有自己的主动权。于是我让学生买了一个小小的本子。在这个本子上,学生写出自己一天中的收获,感受,烦恼,建议等等,拿到家里家长要看看一看,有时间要写一写,第二天返回我的手里,我把孩子的表现写在本子上,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期望,对他们错误的看法等等写在上面。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关注。

朱彤是我班现在的一名学生,他写的家校联系本上我们能看出他的成长。

9月12号 只写了三行,他说:希望我能像沙堆一样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妈妈说:为什么是沙堆呢?我给她写:沙子不能筑高山,像岩石一样堆积一起才有知识的高山,加油!

在这里,我看出了孩子孩子想得到知识的渴望,家长的一句话似乎有点疑问,我的一个比喻也许给孩子了一个提醒:知识要聚少成多。

9月13号 他写了5行,双休日玩电脑的问题。家长提示:玩电脑的时间多了一点。我的建议:学习用一点时间,玩电脑用一点时间,整理自己的东西用一点时间,帮妈妈干活用一点时间,和妈妈爸爸说说话用一点时间,孩子,你看看这样安排时间会有什么效果呢?老师相信你有自制力。

我用这样的说法帮孩子安排了自己的双休日,我想孩子会斟酌安排,在以后的交流中,家长没有因为孩子玩电脑而烦恼,我把这句话也告诉给了同学们,虽然不是大家都有这样

的安排,但大多数学生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因为很多孩子在自己的日志里写到帮家长做家务。

在后来的交流中孩子写的内容渐渐多了,家长写的内容也多了,比如:通过和妈妈爸爸聊天以后他写道:妈妈,我知道了珍惜,我一定会珍惜你们的。家长:现在你过得每一天都是你最年轻的日子,你要珍惜,并且开心快乐,长大以后这些都会是你最美好的回忆,宝贝,你要珍惜的是现在!我这样写:母子心贴心,老师好羡慕,孩子在这样家长的关心中成长,他会健康、快乐,我为孩子感到幸福!

9月23号我校举办了水力教授的讲座,孩子总结了教授的学法,更表达了自己好好学习的决心,他写了自己妈妈爸爸对她付出的一切,真情的诉说让妈妈感动。妈妈写到:我都看哭了,真好,写的真好。对于学习,你今天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感受到成果,对于感情,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爱。我的留言:情暖人间,爱无界限,珍惜现在,珍爱生活,珍重生命。

在与孩子、家长这样的交流中,我们渐渐形成一种默契,对班级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孩子们也在这样的交流中在思想上渐渐成熟。

在历史老师讲到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时,大多数孩子在这个本子上写出了自己的感想,他们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政治课上老师讲过了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孩子就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早恋的问题,交往的烦恼等等,当我一一为他们解答以后,孩子们一定会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我想,孩子的成绩不一定会高,但他们的心里是健康的、阳光的。一种良好思想的形成必将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通过这些,我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学习状况,生活中的烦恼等等状况,帮孩子解决这

些问题,让他们在青春期顺利、快乐地度过,也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初中阶段,懵懂的阶段,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让我们为学生种下一粒粒美丽的种子,相信这些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