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来源:易榕旅网
 学校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屏障/摒弃 猥琐/后生可畏 浩浩荡荡/赴汤蹈火 ......B.咀嚼/阻碍 苟活/苛捐杂税 慷慨淋漓/康庄大道 ......C.榜样/傍晚 忏悔/纤尘不染 日不窥园/丢盔弃甲 ......D.誓言/折断 亘古/持之以恒 沥尽心血/历历在目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陡峭 修葺 大庭广众 妇儒皆知 B.悠闲 妥帖 言外之意 峰芒毕露 C.循环 简陋 深恶痛绝 忍俊不禁 D.笼罩 垦切 微不足道 当之无愧 3.古诗文默写。(8分)

(1)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4)走近经典诗句,会让我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 , ”(《竹里馆》),王维的美妙乐音让我们凝神细听;“ , ”(《木兰诗》),木兰奔赴沙场的飒爽英姿让我们啧啧称赞。 4.名著阅读。(4分)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为什么在寿诞之日和虎妞争吵直至闹翻?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也是 ①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 ② ,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6.综合性学习。(共8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右图是“孝”的图片,请你据此说说“孝”的含义。(2分)

(2)观察右面漫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漫画的内容。(2分)

(3)在“中学生要不要讲孝道”的辩论中,有的同学提出初中生年龄还小,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什么可以孝敬父母的,等长大后有经济来源了,才谈得上真正地孝敬父母。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评述这位同学的观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沙漠中的胡杨树

许宝镇

沙漠中的胡杨树,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树!一棵胡杨树,能牢固一亩沙地,成片的胡杨林,则能挡住狂风飞沙。狂风漫卷的时节,飞扬的黄沙被胡杨树的柔枝嫩叶慢拨轻扫,便散落于树下,脚下的黄沙愈积愈高,胡杨树却益发向上,傲视身旁的沙丘……胡杨树给荒凉的沙漠,印证生命,带来希望。在有胡杨树的沙漠地带,芨芨草、骆驼刺、旱芦苇、红柳树会相继前来投靠,交织出一片翠绿,洋溢着生命的欢欣!

杨树的根扎得很深很深,透过千燥的沙层扎根于热土,那热土层有水分,有养分,胡杨树吸收,善于利用,因此,经历风沙冰雪的考验,便更加道劲苍挺,直指云霄……

胡杨树苍挺粗壮的树干显得刚正不阿,枝桠曲折向上,纤纤细枝如杨枝钻天……树叶却易变,幼时细长如线,年少如柳叶,壮年如小扇,面底同色,绿翠翠,密匝匝。在寂寂的荒漠里,株株胡杨树疏而不密地分头站立着,姿态各异,如炬,如伞,如盖,如云,俨似哨兵、煞像卫士,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守护着沙漠。那份热诚,那份坚贞,那份毅力,令人肃然起敬!

英雄也会落泪。胡杨树如果被折断,将会树汁直溅,人们又称其为“眼泪树”,那眼泪是喷射式的,那是无声无息的紧急劝告,是气愤的抗争,不是哀伤的表露!因此人们不敢也不愿轻易地折挠胡杨树。

胡杨树是二千五百万年前由热带、亚热带辗转来到新疆一带的,它是如何移居新疆的呢?那时还没有人类,可以肯定是由禽兽移植:一种是由飞禽叼籽播种;一种是由走兽衔枝移植。

胡杨树有惊人的抗干旱能力、御风沙魄力、耐盐碱恒力,生长繁殖于沙漠之中,与土地生死相酬,令风沙难肆虐,使沙漠变绿洲。

人们热爱胡杨树,呵护胡杨树,不折挠它,不砍伐它,任其生长,使其尽忠千年职守……悠悠一千年,胡杨树矫矫挺挺,郁郁苍苍,人们衷心赞美它:“生而不死一千年!”

当胡杨树颐养夭年后含笑长逝,尽管叶已零散落尽,躯体枯干成柴,但仍以一份执着,一缕幽思,化成千年精灵“死而不倒一千年!”

活着站一千年并不难,那是生命的旺盛、茁壮;生命萎蔫了,失去绿叶,失去风采,随着时间的推移,枯枝逐渐干裂、败落,树干也渐皲裂,但仍昂然屹立一千年!谈何容易?

当胡杨树的根基断裂,树干失去支持而轰然倒地时,虽然身已干枯,但停止跳动一千年的心仍有温热,它要伴随保护过它的热土再度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胡杨树与沙漠脉脉相依,息息相关,生在沙漠,死在沙漠,倒在沙漠,纵使叶已尽,身

已枯,也要献给沙漠,那是“装点此关山”缠缠绵绵的痴爱,也是轰轰烈烈的爱恋,更是坦坦荡荡的忠诚!

7.“胡杨树的三千年情怀”是怎样的一种情怀?(4分)

8.为什么说“沙漠中的胡杨树,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树”?(4分)

9.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4分)

(1)树叶却易变,幼时细长如线,年少如柳叶,壮年如小扇;面底同色,绿翠翠,密匝匝。

(2)当胡杨树颐养天年后含笑长逝,尽管叶已零散落尽,躯体枯干成柴,但仍以一份执着,一缕幽思,化成千年精灵“死而不倒一千年!”

10.在作者笔下,胡杨树仅仅是沙漠中的一种树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父亲,听话

①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在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交谈中,时不时地传来父亲的咳嗽声,我们赶忙问父亲:“咳嗽又厉害了?我们去医院检查下吧。”父亲喘了一大口气,故作轻松地笑着说:“检查啥呀?我这是老毛病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是的,父亲是老慢支,咳嗽的历史比我的年龄都大。我们多次要父亲去医院检查,可都被父亲坚定地拒绝了。

②父亲说:“咳嗽于我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不算个啥的,根本不用治。”可父亲的咳嗽却逐渐加重。我们都很担心父亲的身体,央求他去医院检查,可父亲眼一瞪,头一仰,手一挥,不屑一顾地说:“不用检查,我自己的事情我清楚。实在咳得厉害我就会想办法了。”可是父亲所谓的办法也就是在村卫生所里拿点药,打个针,简单地将就一下。执拗的父亲任凭我们百般劝说,就是一口咬定:“不去!”我们实在没办法就去搬救兵——我们的邻居张大爷,他在村里德高望重,父亲对他很是尊重。

③张大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你爹不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怕花钱。我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没舍得往自己身上花过一分钱。一检查就得花钱吧,你爹哪舍得呀,虽然花的不是他的钱,但也是你们辛辛苦苦挣来的,他心疼呀!这二来呢,你爹怕影响你们的工作。”

④张大爷说,因为我们姊妹四个都在外地上班,平时工作很忙,如果父亲要治病,肯定都要请假回来照顾他。父亲曾经对他说过:“有啥事儿,我也不跟孩子们说,自己去药铺瞧瞧,拿点药吃就行了,跟孩子们一说就成大事了。你看吧,他们都得跑回来围你跟前,忙前忙后的,耽误了他们上班。所以有事千万不能跟孩子们说。”最后,在张大爷的劝说下,父亲还是跟着我们去做检查了。

⑤到了医院,抽血化验,做CT。做完全面检查之后,医生说:“有病一定要及时检查,不要老以为没事,大事都是由小病引起的。你原来的老慢支如果及时预防治疗,也不会到

了现在的肺气肿和间质性炎症。”办理完住院手续,父亲跟我们约法三章:“你们该上班的上班,该忙的忙,不要请假。有你娘在这儿就行。你们谁要是请假过来,我立刻拔针走人。”

⑥我们点头应允着,泪水早已模糊双眼。 ⑦可怜天下父母心,一辈子都在为子女着想。小时候,我们病了,父母经常对我们说:“乖,听话,把药喝了。”现在,该我们对父母说了;“乖,听话,有病唯得治。养儿防老,用得着孩子们的时候了,就让孩子们去尽孝。”

(选文有改动)

11.选文第①段画线句中,“父亲喘了一大口气”表明了什么?可为什么又“故作轻松地笑着说”?(4分)

12.第②段中,加点的“想办法”“执拗”各指什么?(4分)

13.请赏析选文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爱莲说

周敦颐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莉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婀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者”字的用法或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7.语段(一)赞莲为“花之君子”,语段(二)赞荷为“花中仙子”,两文作者为什么有这样不

同的赞誉?(2分)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8.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决心。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19.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四、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请以“我尝到了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就像花儿承受了阳光雨露的恩泽,把美丽和芬芳留给大地一样,在亲人的关爱中成长的你,也懂得了爱与回报。帮爷爷捶背,他脸上的皱纹好像舒展了许多;给妈妈洗脚,她的笑容告诉你,她很满足;安静地待在父亲身边,听听他的美好时光……

请以“与你,共度美好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2分)A 2.(2分)C

3.(8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2)独怆然而涕下(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4分)直接原因是刘四爷在自己的寿诞之日情绪低落,以至于越看虎妞和祥子越不顺眼,想找碴出出气;潜在原因是他不想让女儿嫁给“臭拉车”的祥子,认为嫁给他就触犯了个人利益。(意思对即可)

5.(4分)①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②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6.(8分)(1)(2分)“孝”就是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敬爱老人。(意思对即可) (2)(2分)小时候,妈妈帮儿子洗脚;长大后,儿子帮妈妈洗脚。(意思对即可) (3)(4分)示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孝敬父母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尽管年纪小,但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给父母捶背等,来表达我们的孝敬之心。(意思对即可)

7.(4分)胡杨树与沙漠脉脉相依,息息相关,生在沙漠,死在沙漠,倒在沙漠,纵使叶已尽,身已枯,也要献给沙漠,它对沙漠的情怀是缠缠绵绵的痴爱,也是轰轰烈烈的爱恋,更是坦坦荡荡的忠诚!(意思对即可)

8.(4分)胡杨树有惊人的抗干旱能力、御风沙魄力、耐盐碱恒力,生长繁殖于沙漠之中,与土地生死相酬,令风沙难肆虐,使沙漠变绿洲。(意思对即可)

9.(4分)(1)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摹出了胡杨树在生长过程中树叶易变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胡杨树与沙漠脉脉相依、息息相关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10.(4分)示例:胡杨树不仅仅是一种树,它象征着在逆境中顽强抗争、无私奉献、无比忠诚的人们。(意思对即可)

11.(4分)“父亲喘了一大口气”表明父亲的“老慢支”很严重,咳嗽得喘不过气来。之所以“故作轻松地笑着”,是要掩饰病情,装作没事的样子,不想让儿女们为他担心并耽误工作,体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爱。(意思对即可)

12.(4分)“想办法”指的是在村卫生所里拿点药,打个针,简单地将就一下。“执拗”指的是不听“我们”的劝说,坚决不去医院检查。(意思对即可)

13.(4分)这句话模仿父母当年劝自己喝药的口吻,生动形象,真切感人,直接抒发了作者感恩父亲回报父亲的真挚感情,道出了天下儿女的共同心声,引发了为人儿女者心底的共鸣。(意思对即可)

14.(2分)(1)靠近赏弄。(2)少。

15.(4分)(1)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意思对即可) 16.(2分)A

17.(2分)语段(一)以“莲”自喻,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语段(二)为实景描写,赞美荷美好的形态。(意思对即可) 18.(2分)D

19.(2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20.(50分)略。作文评分标准参照中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